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和国际地位的稳定,中国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重建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对于文化自信的立场与心态是国家成功重建并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来源,但是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现状并不容乐观。以传统文化滋养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重建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当仁不让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受众导向分析,探索利用"非遗"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对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和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困境人手,找出解决思路,以保护我国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前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所面临的传承问题更为直接和迫切.在传承问题上,必须重视和讨论三个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课程配置问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师徒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4.
郑颖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267-268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所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价值观。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对我国的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来阐明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粤剧进课堂"的做法,旨将粤剧为代表的区域传统音乐置于音乐教材,这对区域传统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粤剧进课堂"的意义,石牌小学的近三年的实践与做法,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做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对几个“非遗”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问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间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相似文献   

8.
《邢台学院学报》2020,(4):49-53
为响应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以及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双万计划"背景下,邢台地方高校积极开展国家非遗项目梅花拳展演,并将梅花拳纳入体育课堂,形成地方文化传承特色教学。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非遗项目进高校,还有效助推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打下基础。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国家非遗梅花拳在地方高校的开展现状、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国家非遗邢台梅花拳在邢台高校开展的对策研究,以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校园推广和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在《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一文中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如何创新?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开放,吸收世界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挖掘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国教育是在中国的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它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文 《时代教育》2009,(8):237-237
本文是课题教育教学活动后的反思,从教学实践方面总结了"中国红"为核心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11.
12.
发掘中华文化之精髓,传承中华文化之精华.乃是中华立国兴邦之大计,也是国人立志成人之大举。有鉴于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我们如何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厉燕老师教学《扬州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厉燕老师教学《扬州慢》,是以“问题群”支持教学,她以理性认知“空城”词境为目标,引导学生渐进深入姜词境界,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刘淮保 《儿童音乐》2013,(12):67-6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属于传统口头文学组成部分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概念,每年一度的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六月六"会就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本文通过对老爷山"花儿"会和朝山会的包容、包含和文化空间的叠加这一现象的认识和探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树立大文化空间观念,进而设想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在宣传课改理念时,有一个提法说:这次课改要“先立后破”。我认为这一提法不科学。理由是:1.我国现行教育模式是从旧中国科举制度和私塾教育脱胎而来的,解放初期又照搬了苏联的一些东西。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教师们已习惯于旧的教学程式和教学行为。此种情况下突然提出“先立后破”,容易给课改教师们造成盲目感,’在实际操作中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一些中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始把国学当做一个重要的改革课题,甚至一个突出的教育主题。不少学校还给它编了书,为它排了课,让它上了墙,似有越来越热之势。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一直议论不断。有人还对这个现象做出评价,说是亦喜亦忧。要是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所谓亦喜,是因为这场国学热唤起了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整合研究建立在当下这样的文化背景中——继1989年开始执行的国际传统文化保护法案生效后,90年代初,研究与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这对于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历史见证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价值的进一步明确,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自然存在的空间相对逐年减少,正如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一样,各类文化消退的原因也复杂多样化.例如: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的进步引起民间文化生活、娱乐方式改变.物质生活方面:国际信息时代的来临,引起经济发展、文化观念新旧的更替速度过快,以至于变化快过于吸收过程,因此传统文化的发展误区不断出现.拟定具体针对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的研究项目,将传统文化与目前产品设计的创新概念化、科学化、教学程序化进行整合,试图有效的缓解传统艺术面临的窘地,将是本研究开展的系统化的具体教学革新项目.  相似文献   

19.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构者和传承者,唯有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的回归,才能实现非遗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存续和活态保护。文章阐述了“文化自觉”的理念以及其在非遗保护中的倡导,在对国家级非遗“赶茶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非遗和民众生活的强关联性,民众对非遗传承的自主选择以及非遗传承路径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传统“学院模式”、柏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本土大学服务社会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专业教育,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现代大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以及科技创新作用持续凸显,使得现代大学与传统学院的差异更加凸显,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和专门学院等应运而生,推进了高校分层定位和分类体系的不断完善,但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应客观看待和科学分析高校校名、分类和办学定位。中美两国国情不同,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与环境差异很大,深化美国现代大学与传统学院的讨论分析,开展中美比较,有助于增强辩证思维和教育自信,进一步规范校名管理,准确把握不同类型高校的分层定位与特色优势,为教育、科技和人才强国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