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阳 《出版参考》2006,(11X):10-10
本刊讯 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选秀活动近日在各大分赛区陆续启动。11月16日,一部由权威红学专家撰写的系统介绍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的普及性读物——《话说〈红楼梦〉中人》由长江出版集团旗下的崇文书局出版并已在全国各大书店正式销售。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是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因翻译中国古典诗文而广受国外欢迎。本文主要从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缘起出发,对《红楼梦》《葬花吟》翻译中林语堂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是中国著名的双语作家,因翻译中国古典诗文而广受国外欢迎。本文主要从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缘起出发,对《红楼梦》《葬花吟》翻译中林语堂的翻译风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的经典名著,对于经典名著档案价值的了解是我们分析研究其作品价值的重要表现,我们能够从这些经典中看到其文化价值是我们掌握作品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红学"博大精深,其创作艺术奥妙无穷,但就作品人物命名艺术而言,《红楼梦》中的人物成百上千,名字却精彩纷呈,如朵朵小花在作品中不时闪烁,这些名字既是人物的符号,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那闪烁的微光同时或多或少地暗示着作者对这个人物性格、命运的安排与评价,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思想,往往使我们过目不忘。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遗稿,早在乾隆年间业已在秘密传抄。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首次使用木活字本刊印《红楼梦》出版发行。其中插图24页,绘刻精雅,人物造型生动。《红楼梦》自问世以后,在美术界引起一定的影响,清代  相似文献   

7.
李凤 《兰台世界》2020,(5):44-4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红楼梦》的分析与探讨已不再只限于文学领域,《红楼梦》作为我国的经典文学著作,在内容上和红学研究发展过程中,都涉及了档案学学科的知识。多次明确提到"档子"这一名词,也体现了档案对贾府事务管理和社交活动等方面的帮助。简述《红楼梦》中提到档案的情节,对其中的档案进行分类讨论,探寻明清时代家族内部的档案管理情况,分析《红楼梦》中各类家庭档案发挥的作用,从而得出《红楼梦》对现代家庭档案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林语堂看词典、用词典和编词典三个方面解读林语堂在词典学的思想和遗产及其在中国词典编纂史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冀振武 《出版史料》2007,(2):122-125
巴黎赛纳河里圣路易小岛上,有一套散发着书香气的居室,那是旅法华人翻译家李治华先生的寓所。李先生1915年生于北京,从私塾到小学,就对语文有着特殊的兴趣,九岁时已识得五千个字,过两三年看小说自然不成问题。那时看的是《七侠五义》《小五义》《施公案》之类的石印本小说。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人们对这部中国社会大百科全书的研究从它出现的那一天就没有停止过。文章用档案学学科知识对《红楼梦》中的档案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红楼梦》中档案的作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红学”家的贡献与意义自然不可小觑,但“新红学”家自从走进曹家深宅大院后,就再也不肯出来,以为“自叙传”或“茸学”便是“红学”的全部,大有“反以他乡是故乡“之势。  相似文献   

12.
抚摸着散发着书香的新版《红楼梦》,回想着三次校注过程,在感慨时光流逝之速的同时,更感慨红学所诸位专家学者对读者、对红学的一份责任感,他们在三次校订过程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  相似文献   

13.
余绮 《兰台世界》2017,(6):113-115
作为文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何其芳对《红楼梦》的研究具有独到路径并保持研究方向的正确,将文学作为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探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学、历史学相结合的批判方法进行研究,在艺术成就的研究、社会背景的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成为后人研究"红学"的楷模,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4.
二百多年前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将中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国人留下一份伟大的精神文化遗产。他以情写史,将《红楼梦》视作自我情感的记录,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5.
关秋 《兰台世界》2014,(3):123-124
二百多年前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将中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国人留下一份伟大的精神文化遗产。,他以情写史,将《红楼梦》视作自我情感的记录,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费希尔的"叙事范式"分析林语堂笔下"新中国的诞生"的故事,通过考察叙事中的"一致性"与"逼真性",指出这一精心讲述的好故事合乎美国读者的价值观,为他们提供了同情、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的"好理由"。  相似文献   

17.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很高兴应邀来到南京图书馆为诸位宣讲《红楼梦与南京》这一专题,一是因为这是我30年来研究曹雪芹与《红楼梦》的主攻方向而自成的一家之言,很希望能有机会得到大家的关注、批评和指教,今天的宣讲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二是因为今天我们在南京图书馆新馆开讲,这里就是当年曹雪芹诞生的地方。但我也有一点顾虑,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乡音难改,担心会影响诸位的听觉。这只有请诸位谅解了。谢谢大家!  相似文献   

18.
姜华 《新闻传播》2015,(2):36-37
广告对受众的消费理念及整体社会价值导向有很大的诱导和影响作用。部分涉及到女性形象的广告着力从男性视角渲染女性对男性的崇拜、臣服,这是一种极大的误区。《红楼梦》对女性自我价值和独立意识的高举,对于当下广告创作物化女性的错误倾向有极大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善于表达情感,人类的各种情感在《红楼梦》中都有深刻表现,这里面既有我们平常所说的爱情、友情、亲情,也有一些畸形的情感,还有宗教情感。无论是少女怀春,还是高士悲秋,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丢魂落魄,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各种各样的情感在《红楼梦》中都有丰富表现。正是因为长于表现人类的感情《红楼梦》也是一部诗情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路振平等编辑的《红楼梦人物系列》对不朽巨著《红楼梦》改编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