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逻辑学界关于传统逻辑教科书中“概念”与“词项”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从“概念”与“词项”内涵与外延的上 ,以及传统逻辑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来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 ,而词项是语词在命题中的逻辑内容 ,是构成逻辑形式的基本要素 ,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传统逻辑教科书中用“词项”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图示法,即以示意性的草图辅助教学,以达到“以简驭繁”,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蕴之目的。“蔬菜、白菜、青菜、萝卜、黄瓜”一组词中,“白菜、青菜、萝卜、黄瓜”在逻辑学上属于概念间互不相容的并列关系的种概念,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它们的属概念“蔬菜”的外延。要让低年级学生认识其间的关系,有一定的难度。运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从“是”到“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是逻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探究“是”这一系词所表示的明晰的逻辑关系一直是逻辑学家们所努力的工作。本文通过对于“是”与“蕴涵”之间联系的历史探索,试图澄清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历史连续性和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和“以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和“以便”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词,也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用错的两个词。由于它们在基本语义上的相似,导致它们经常被弄混用错。本文从分析它们的基本语义入手,对它们在深层语义上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比较;同时还从结构、语体色彩几个方面对这两个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这儿要说的“俱”与“具”,是就它们在文言里作“范围副词”使用的情形而论的。这两个词的读音,今天完全相同:jù;而它们的古音却不尽同:“俱”是“见”母“侯”部,“具”是“群”母“侯”部。从使用频率上看,它们较多用作副词表范围,且意义相通,都有“全”、“都”的意思。因此,王力先生把它们列为同源词(见《同源字典》1987年版184~185页)。这两个词不仅古音有别,就是用作范围副词,也是有别的。一般地  相似文献   

6.
“怪诞”与“荒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怪诞”一词在西方有两种用法 ,一指本义“洞窟” ,二代一种审美形态。“荒诞”一词在西方有三种用法 ,一指本义“不和谐”、“与理性相背” ,二代一种戏剧流派 ,三代一种风格载体形象 ,即风格形象。“怪诞”指代审美形态和“荒诞”指代风格形象时两词容易混淆 ,原因第一是它们都有滑稽形式 ,第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重合为同一对象。两词容易混淆还与它们中文译名中有同一语素“诞”相关。  相似文献   

7.
“饮食文化学”是由阿洛伊斯·维尔拉赫仿照“逻辑学”和“日耳曼学”的构词法,从拉丁语“厨房”一词派生创造出来。本文介绍了“饮食文化学”的研究领域,分析了饮食与文化,“口味”的口头性和文化性,饮食、享受与交际的关系。这些饮食文化学中重要主题的研究是多视角的文化理解源泉,能在增进相互理解的同时加深对本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的研读,试就对立统一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核心问题作了论证。即从黑格尔“逻辑学”总的方法的本质、贯穿其“逻辑学”的核心及黑格尔“逻辑学”中三分法的根本三个方面论证了对立统一是其“逻辑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规范模态判断中的规范词“可以”在法律条文中是经常出现的,对它的逻辑含义,一般认为,法律规定“可以做”的,也可以不做,就规范词“可以”的辩证含义来说,不能说上述观点是不成立的,但是体现立法者意志的法律条文中对每一具体行为规定“做”或“不做”的倾向或多或少是存在的,同是“可以……”的规定,人们在用其指导具体作用时对其意思的理解应当是明确的,或者说是确定的,而不应当模棱两可的。因此,对规范词“可以”逻辑含义的系统研究,无论在法律逻辑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般朋友见面或者其他社交场合,如果带上了家属,男士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通常会说,“这是我夫人”,有的会说“这是我妻子”,也有的会说,“这是我内人”……这些介绍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对于“夫人”、“妻子”、“内人”等等看似简单的称呼,却是很有讲究的,它们从词义上来说是等意词,词的内涵完全一样,但是它们在实际使用中...  相似文献   

11.
一天,“的、地、得”三兄弟碰到一起,它们唉声叹气,各自抱怨:有些同学看不起它们,在该用的句子中不用它们;而有些同学呢,想把它们派上用场,可又不会用,于是就把它们东拉西扯。“三兄弟”实在忍无可忍,就决定开个讨论会。“我们都是助词,作助词时都读‘de’,但在用法上是不同的。”“的”老兄迫不及待地说,“我是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词性的,如:美丽的风光、宏伟的建筑、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博大的胸怀等,这里的‘风光’、‘建筑’、‘任务’、‘胸怀’等都是表示名物的词。”二兄弟“地”等得不耐烦了,赶快抢过话头说:…  相似文献   

12.
初中英语教科书中出现了5个表示“好,好的”的词,它们是:good,well,nice,fine和OK。这些词含义相似,但用法有别,究竟它们各自“好”在哪里?以下例析将告诉大家答案。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常常会遇到以下四个词:ability,genius,skill,talent。这四个词都含有“才能”、“能力”或“技能”的意思,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之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为了正确使用,有必要对它们做如下区别。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方言特征词中有一类是“外区罕见词”,该类词对内有很强的“一致性”,对外有很大的“排他性”,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本文深入分析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内容 ,发现它们集中体现在“山居”与“山田”上 ,据此揭示了客家方言的“山话”特征。  相似文献   

15.
“常常”和“往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常”和“往往”是一对容易被混淆使用的词。通过实例讨论它们在语义特征、句法分布、句类选择上的不同,并对两者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6.
蒙古语中表达“母亲”、“姐姐”、“妻子”、“女儿”等称谓意义的词互相间尽管其派生形式不同,但是它们的词根形式相同或相近。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这些称谓词曾有过同源关系,它们的共同形式为,并且进一步认为,同表达“乳房”意义的词同源。它反映了如下情况:人类在其早期阶段,“乳房”是女人区别于男人的重要标志,从而女人也有了“乳房”的称谓意义,之后,随着“女人”的社会分工的加细和明确,由“女人”派生出了“母亲”、“姐姐”、“妻子”、“女儿”等不同称谓词。  相似文献   

17.
“得”字既可以做助词使用,也可以做词素使用,但它们的形式几乎完全一样,为此,就要注意识别。从语言现象看,它既可以跟双音节的词连用,也可以跟单音节的词连用。当它跟双音节词连用时,除了在“恨不得”、“巴不得”、“舍不得”、“由不得”等带有否定副词,构成“△不得”的格式里是词素外,在“粗暴得”“激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上一级”,在逻辑上是上一级属概念,在语言学上是上一级语词。本文为避免名词术词的纠缠,简称“上一级”。提出寻找“上一级”这个话题,是因为好多学生在语言表述中理解不清,把握不准,把“上一级”理解为“上级”,或扩大为“上上极”,也有把“平级”、“下级”语汇当作“上一级”的做法。语汇中的相当一部分词或短语,是有级别的。比方说,诗人、画家、演员的上一级概念是“文艺工作者”;苹果、香蕉、梨子的上一级是“水果”。这是逻辑学上的属种关系,是最简单的例子。即使这种“最简单”,不加注意,表述上也会出现错误,看…  相似文献   

19.
「只有……才……」与「只要……就……」的区别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就……”与“只有……才……”一般都是用来表示条件关系的,它们分别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联项。在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往往列出关联词语“只要……就……”、“只有……才…...  相似文献   

20.
“度过”和“渡过”这两个词读音相同,而且都是“通过、经历过”的意思.但它们适用的场合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