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背景下,高校车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文章研究了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提出基于“分布式”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思路和具体方法,为高校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车辆工程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民办本科高校在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需考虑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1)
教师作为高校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在大数据背景下,全面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总结了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浪潮下,各行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这就对新时期大数据相关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现实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创新大数据学科体系,为大数据产业、大数据科研领域输送多层次的大数据人才。本文结合当下的教育环境,对我国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对于电力行业来说,电力大数据也是当下的重要时代背景,在此背景下,高职电力类人才的培养无疑面临着许多的机遇,但是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电力人才培养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需要改变和进步。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行业的新特点,找出目前的高职电力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张宏武 《科教文汇》2014,(32):193-194
探讨了目前高校校园网数据处理与存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关系;提出了较为科学的高校校园网引入大数据理念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20)
在现今医疗大数据应用与发展背景下,针对目前大学高等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如何建设《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改革思路。结合《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当前研究进展、课程目标以及实践探索进行分析,从教学方案、教学方式、考核办法等几个方面分析。探索《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建设方案,并立足新人工智能专业以及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基于医疗大数据背景下特征和特点,探索新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建设模式。最终,本课题实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并产生对高校课程改革提供探索及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和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面临的用户隐私安全、数字资源更新滞后、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通过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在线化服务、新媒体应用、强化人才培养来不断优化和创新图书馆服务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同时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提供了技术支撑,是高校治理网络舆情的重要依据。根据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主体将其研判指标体系的构成分为舆情传播、舆情进展和舆情干预3个核心部分,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高校网络舆情研判指标体系,为高校制定舆情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高校存在大数据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对大数据产业专班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进行探索,完善现有的基地建设方案、持续稳定扩大专班规模、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为培育符合大数据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福州大学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大数据产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实践经验可为高校开设相关产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