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对以往人性论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论;二,阐明了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三,注意并提出了人的本性的可变和不可变属性的关系,即“一般人性”和被每一历史时期“改变了的人性”的关系;同时,还论证了抽象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辩证统一。可是,长期来,“人性=社会性=阶级性”命题,在我国被认为是不容争辩的。因而使得我们对于人性的研究明显地落后了。所以当前,人性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首先要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基本内容做起。下面我们就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性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说一点意见。先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有些同志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推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否定人性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上述论断是针对费尔巴哈排斥人的社会属性而言的。费尔巴哈在论证人的本质时,除了“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马恩选集》第1卷第50页)事  相似文献   

2.
从人的本质出发,体育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在人的对象性和肉性特征、主体性和本性中,体育均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主要是由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本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叙述:一个中心———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观点———个人利益观(强调社会利益、为社会做贡献和社会理想的重要性,但也要说明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一、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应注意的问题1.人的本质指人类的本质,不是某个人的本质。2.人的本质是与动物相比较而言的本质。3.本质属性不等于惟一属性,人类还有其他属性。二、人的自然属性与其他生物的自然属性的关系区别:(1)人类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存、活动和欲求等方面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其…  相似文献   

4.
黄静斯 《教师》2013,(4):14-14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综观人类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变化之历程,可以明显看出,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在不断提升。社会越是先进发达,就越是需要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等高主体性的人才。因此,如何发展幼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认识人的本质的前提,揭示人的本质及其特征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不是在于机体的自然属性及其功能方面,而在于其社会性(实践性)方面。人的大脑等机体及其属性功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活动)中进化发展的。对于人的本质的把握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对教育本原等问题的回答,必须超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研究思路,必须超越形而下的技术层面的线性研究范式,而应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入手,研究人的发展及其教育的规律。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出发,才能科学地把握教育,教育也才可能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理解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运用 :用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原理 ,谈谈自己对认识价值的设想。【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Hello ,asusual,Iwanttoaskyouaques tion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联系如何 ?———二者统一于人之中 ,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 ,没有自然属性就没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人的自然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 ,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从这里我们可以说 ,社会产生着人 ,人也产生着社会。个人与社…  相似文献   

7.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基本含义首先,人不但具有社会的属性,同时还具备自然的属性,自然属性主要是为了实现人的内在潜质的挖掘,促使人得到尊重和激励,而这种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其次,人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而主体性也是人在发展中的本质属性。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能简单地把学生视为被管理、被塑造和被规定的对象,而是应该按照不同主体  相似文献   

8.
人的属性是就人作为一种物质形态而区别于别的物质形态来说的。人的属性中有物质属性,亦即自然属性。人的属性中也有精神属性,但人的精神属性并非是对应于物质属性,因为它在归根结蒂的意义上从属于人的物质属性,它在形成和存在上又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所以,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不能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这么两类属性。不仅人的意识、精神依赖于人的社会性活动,而且人的其他许多具体属性特点也是在社会性活动中形成的,所以社会属性就成为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社会属性是可以跟自然属性平行、并列的属性,又是跟自然属性相互依赖的属性,于是,人的属性中下一个层次的基本属性,只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么两类属性。  相似文献   

9.
论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0世纪中期以来,主体性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其为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主体性教育的提出、涵义、意义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进一步明确了主体性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从受教育者自身出发,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人的本质?最近一个时期有不少同志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进行了讨论。对这个问题的主要分歧之一是人的自然属性是否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我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社会性和人的自然属性。就此,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什么是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人们都会提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的一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 的规定性。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就 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人的地位、作 用和特征问题,主要涉及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关系 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 及其伦理水平决定的,可分为三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附、顺从自 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改造、利用 自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自 身不断发展,智力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人类从自然的奴隶向自然的主人转变;第三阶段是刚刚起步的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阶段,2、人与社会的关系离开个体发展就没有社会发展,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系统全方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马克思主义系统发展观出发来探讨,可持续发展观应当是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协调持续发展的系统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来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全方位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观点在我国学界流行已久,其理论依据是:这是马克思下的定义;社会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而人的自然属性是抽象的、不变的。然而,这个定义是社会性本质论者歪曲马克思的论述后拼凑出来的。社会性是现象,不是人的本质,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的自然属性是具体的、变化的,是人的真正本质。确切地说,这一观点颠倒了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混淆了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其理论依据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前社会,如何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能力。笔者认为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人的主体能力,这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而主体性和主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则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响应时代号召,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发展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坚持主体性原则,这是旨在以“主体间性”来思考和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实现二者主体性发挥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浅谈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齐建国,刘绍曾体育是以人自身为对象,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体育的对象是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解决个体身体变化的意义说,体育的对象是自然的人,但体育的组织与活动都是社会性的。体育以...  相似文献   

16.
从一定意义上讲,弘扬主体意识、正视主体作用,对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重新把人放到一个主导位置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但目前学术界也存在着一些偏颇,就是把人的主体性抬高到至上地位,把个人的主体意识凌驾到作为整体类的主体性之上,从而造成了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个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在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如何把这种主体性的弘扬放置在一个合理的度之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关于人的本性《课程标准》在“理解”层次要求“分析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为了明确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材必须先指出人的自然属性,并着重指明社会性的三个表现。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比较中“分析社会性是...  相似文献   

18.
<正> 《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不论是最主要的孙悟空、猪八戒,还是与之对立的各种妖魔,大都是人,妖(神)、兽三者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这些神魔形象,既体现了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属性,又有着动物的外形和习性等自然属性,以及妖的神通广大的本领等传奇性。很多论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一致强调,这三者并非平分秋色,“不是并列地融化在一起”,而是“以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性为主体”,“动物性和传奇性,都是为人的思想感情等社会性服务的”.这是从艺术与生活一神魔形象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去突出三结合艺术因素中的人的社会性,自然没错.因为文学韵基本原理早就告诉我们,文学家们任何新奇的幻想虚  相似文献   

19.
生成主体性的建构主义教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 ,人类文化的历史 ,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 ,所以 ,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 ,主体性教育也成为了近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 ,以活动为生成机制 ,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 ,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 ,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 ,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 ,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 ,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 ,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 ,…  相似文献   

20.
主体和主观及其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令学生困惑的问题。主体是人,主观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主观具有主体性、客观性、能动性、价值性、被动性。主体和主观的关系重要表现为主观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通过主体和客体的协调达到主观展现自身、创造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