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梁延力 《山东教育》2002,(31):63-63
俄底浦斯情结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冲动力为核心的一种欲望,亦称“恋母情结”。此说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受到神渝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底浦斯。俄底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被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人们请教了神渝,才知道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罪行。俄底浦斯挖了双眼,离开底比斯,四处漂流。根据这个故事,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把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称为“俄底浦斯情结”。  相似文献   

2.
乔治·戈登·拜伦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歌颂自由的诗篇,也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为自由而争取的战斗。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拜伦的诗篇来发现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希腊情结,即对自由及远古文明的深切向往。  相似文献   

3.
希腊艺术与希腊宗教有着极深的渊源。希腊宗教对于希腊的建筑,雕塑以及绘画等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和繁荣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这些艺术形式提供了创作的素材,为艺术家提供了灵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教"问题的学术争论.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生了一场关于"国民宗教"的学术争论.尽管这两场争论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但涉及的问题却类似,即是否存在一种以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为指向的宗教.就功能而言,"儒教"和"国民宗教"都是与生命神学截然不同的政治神学.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不少作家由于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不同程度地在文学中表现出向宗教寻求拯救倾向,作家们借宗教道德理想表现对人生对世界的忧思,力求寻求能联系全人类的一种精神。苏联作家的"宗教情结"在20世纪下半期现代社会中具有新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具有全人类性、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秦王朝的统治思想是一种杂家思想,它利用宗教神学思想来神化统治。宗教神学思想在秦王朝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在维护和巩固秦王朝统治的同时,也推动了秦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的秦国宗教文化表现出原始低级的发展特征,经三百余年的不懈探索,至战国前期基本确立了以五帝祭祀为主体框架的国家宗教神学系统。秦始皇成就一统霸业,国家宗教神学系统的传承深受其个人的神学偏好的影响,直接导致秦汉之际宗教与神学系统的紊乱繁芜。汉初承秦之敝,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的发展建设同样具有任性随意的倾向,表现为汉初公共信仰的整体缺失与迷茫。这一情况直至汉武帝时期始得到根本性解决,董仲舒运用公羊学理论阐释天地运行之理,成为这一时期重建神学系统的先声。此后,汉武帝借助儒学理论完成了国家宗教与神学系统从多神并行向一元至上神的过渡与嬗变,并最终实现了神权统一。汉代国家宗教祭祀与神学体系的建构几与儒学独尊同步完成,成为西汉中期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标志着汉文化对汉承秦制这一历史窠臼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8.
拜伦有着鲜明的希腊情结,甚至为希腊独立和自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客观是由于古希腊灿烂辉煌的文明,但主观是源于拜伦身份认同的危机和朴素民主主义思想。拜伦为希腊奉献了一切,希腊也成就了拜伦的一世英名。  相似文献   

9.
宗教神学与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由神灵意识而来的,宗教神学的前提是神灵信仰,因此,神话是宗教神学发生的必要条件。由神灵崇拜而来的神话一方面为巫术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巫师又为神话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著名的天梯神话就是在巫术参与下而显示出丰富形态的。非理性的原始思维是无序的,无序的原始思维确认着神灵,因客体及映象的神秘属性在巫的积极活动下则建立着宗教神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宗教与哲学的关系 早期的宗教与哲学都是人类试图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加以解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西方宗教背景中发展,许多有伟大成就的西方科学家普遍具有极其浓烈的宗教情结,浸透着一种宗教精神。在他们看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但是,宗教和科学毕竟是两种信仰体系,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张力。这种张力对文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的领导者洪秀全在宗教神学世界观的指导下带领贫苦民众,进行了反封建、反名教的革命性运动。宗教在组织、发动群众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本质为唯心主义最终起了分裂革命的作用。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洪秀全无法走出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圈子,建立的政权仍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政权。在内讧和外压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3.
老子有关道的哲学是老子进行形而上学的理性沉思后对世界本原问题所作出的回答。同时,道所具有的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与老子继承和批判神学宗教中的神性观、天命观和神迹等问题密切相关。探讨老子的道观与早期神学宗教的神性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宗教向哲学和科学蜕变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子时代的人们的宗教思维。  相似文献   

14.
古代希腊和中国宗教信仰是中西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客观反映了各自民族社会生活诸因素,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的异同.本文通过对希腊和中国古代宗教特征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这些特征对中西文化传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德是图腾崇拜的产物,周人在改革殷商宗教的过程中提出了敬德思想,是时,德始由对上帝或先王的敬顺添加上道德的内容,从而开创了以德配天的政治伦理新局面。汉代德治是在宗教神学的背景下实现的,其文化取向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汉武帝即位后,德治理论开始向儒学偏移。司马迁的德治思想主要承袭儒家,其德讲天德、先王之德、君主之德,其表达带有明显的宗教神学痕迹,但他又把德治落实在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作为一种宗教神学 ,墨子的“天”是理性和绝对价值的体现 ,为社会整合提供了一种价值依据。由于墨子“天志神学”的异端性 ,墨家学说没有上升为意识形态 ,但对汉代天人感应论宗教政治学的建立 ,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3,(3):87-88
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身上集中体现了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精神向往。普希金不仅是"文字上的彼得大帝",更是"诗歌世界的先知"。无论是普希金的诗歌精神,还是人生道路,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其内心深处浓厚的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18.
构成简·爱性格的因素主要是自卑与自尊两个方面,其中自卑又是主导力量,决定着她的行为走向.由于浓厚的宗教情结,简·爱处处都表现出强烈的独立与平等意识,她以顽强的自尊支撑着自己的精神.而对于自尊的追求,也是她自卑情结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小升初”硝烟的弥漫中,许多孩子正在经受天气的升温和升学的煎熬。家长给他们准备了好多个“证书”,印制了精美的简历,正领着他们“过五关斩六将”——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接受“面试”的甄别和“测试”的遴选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古典希腊的民主政治向希腊化时期的君主政治转变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在形式上仍是多神教,但其本质已发生了变化,即从理性主义向神秘主义转变;从政教分离向帝王崇拜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