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国史记》记载了高句丽于氏的相关事迹,从对于氏两次婚姻的解读可知,高句丽王室存在着与不同部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间通婚的状况,其民族在婚姻关系方面保留着原始的“蒸报”制,“兄死妻嫂”、女性改嫁均未受歧视。从对于氏家庭关系的解读来看,高句丽民族在原始婚俗的影响下,从王室贵族到平民百姓,存在着一夫多妻的家庭模式,王室家庭在一夫多妻的环境下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纵观于氏的一生辅佐三代国王,其在男权社会有一定的政治权利,说明高句丽女性并未被排斥于权力核心之外,总体反映出其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句丽历史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出发,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论证了高句丽建国前中国东北行政管辖范围、高句丽民族渊源与文化渊源。得出高句丽民族是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高句丽国家是古代东北的民族政权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民族在其生存和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即统称高句丽民族文化。通过阐述高句丽民族文化及其历史特点,民族文化在高句丽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高句丽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高句丽民族文化是衡量高句丽民族进步的重要尺度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高句丽民族和中原汉民族进行交往过程中.中原化从内容到方法都深深地影响着高句丽民族化教育的发展。结合本民族的地缘化特点,高句丽民族的教政策表现为:崇儒兴学、释道并兴、三教融合.并反映了高句丽民族化教育的等级性和阶级性、官学和私学并行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开国传说看高句丽文化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和族属问题,一时难以在短时间内统一。但是从文学以及文化起源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高句丽的开国传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原文化对于高句丽文化的深远影响,甚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原文化是高句丽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明传播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高句丽与中华明的关系,内容涉及高句丽民族对中华明的贡献;高句丽民族贡献特点;中华明对高句丽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中华明构成中的高句丽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民族政权,在其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农业与渔猎并重的社会经济。随着农业生产区域的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了粮食仓储制度。从高句丽农业发展与粮食仓储、高句丽仓储的管理及高句丽仓储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有关高句丽粮食仓储方面的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句丽民族是一个喜欢歌舞的古代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和舞蹈。公元5世纪,高句丽乐舞就传入中原,在隋唐宫廷乐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文献和高句丽古墓壁画中保留了一批关于高句丽音乐的珍贵资料,利用好这些资料,加强高句丽音乐的研究,充分发掘和展现高句丽音乐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总结和分析高句丽音乐研究的状况,阐释高句丽音乐研究的价值,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契丹在民族形成和部落发展时期,长期被高句丽所侵役,既仰仗高句丽的力量庇护,又时刻警惕为高句丽所兼并,在高句丽民族中亦不乏契丹人的融入。在契丹与高句丽相处的三百余年间,双方既有合作,又有摩擦,他们之间的战合关系反映了彼时东北亚局势的变化,也见证了双方实力此消彼长的演变过程。最终在强大的唐朝军事压力下,契丹成为征讨高句丽政权的马前卒。  相似文献   

10.
辽东高句丽古城遗址旅游产业开发的探讨靳颖高句丽民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属秽貊语系的一支。在漫长岁月中,高句丽民族及其国家经历了兴起、发展、衰亡的历史过程。虽然历史驱使这个民族最终走向解体,并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但她在七个多世纪里所创造的灿烂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宋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F0003
高句丽历史研究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人物、事件、美术、体育、法律、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出版的历史研究类著作是所有类别中数量最多的,主要侧重于高句丽通史、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疆域及高句丽历史归属问题的研究。截止目前已经出版12部著作,其中代表性成果有《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研究》(杨春吉、耿铁华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6月)、  相似文献   

12.
朱尖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9):2+145-F0002,F0003
2013年7月3~4日,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以集安市新出土高句丽时期的石碑为主要议题召开了2013年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年会,本次会议的议题还涉及到高句丽考古与历史问题研究和东北民族考古与历史研究。来自北京、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的10余家科研单位和高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部分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诸学者就集安高句丽碑与东北民族历史与考古等课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高句丽宗教文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对高句丽的研究蓬蓬勃勃、方兴未艾,有关高句丽宗教信仰的文章屡有出观。耿铁华写有《高句丽壁画中的宗教与祭祀》(《辽海文物丛刊》1988年2期),李殿福写有《高句丽民族的宗教信仰》(《北方民族》1990年2期),喻权中、张碧波写有《东北亚诸族创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句丽冠帽的种类与特征,专家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壁画进行了诸多探讨,成果颇丰。综合看来,主要是从冠帽形制本身来论述高句丽民族的冠帽不仅受到了汉、隋、唐文化的影响,而且亦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基于此,拟简要呈现学界有关高句丽冠帽之研究成果,通过对先秦冠制的分析,梳理出其与高句丽冠帽的承袭关系,从一个侧面论证高句丽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同根同源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句丽冠帽的种类与特征,专家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壁画进行了诸多探讨,成果颇丰.综合看来,主要是从冠帽形制本身来论述高句丽民族的冠帽不仅受到了汉、隋、唐文化的影响,而且亦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基于此,拟简要呈现学界有关高句丽冠帽之研究成果,通过对先秦冠制的分析,梳理出其与高句丽冠帽的承袭关系,从一个侧面论证高句丽服饰文化与中原服饰文化的同根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秽貊与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及建国前的文化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考证。指出了秽貊与高句丽民族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句丽民族起源研究。我国学者经历了一个认识——冷漠——深入研究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全面展开,20多年发表高句丽民族起源论文27篇。相关论文23篇。出版高句丽历史研究著作4部;相关著作12部。在高句丽民族起源上形成了五种不同意见:秽貊说、夫余说、商人说、高夷说、炎帝族说。既有一源说,也有多源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高句丽民族的起源、高句丽国家建立、高句丽国家的社会性质及高句丽与中原的关系等问题予以综合分析,在归纳、整合与分析有关史料文献和当代一些学术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高句丽民族,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人口不断增加,国力不断增强,并吸收融合了大量其它民族的人口。在高句丽政权灭亡后,高句丽人除部分迁居中原地区,大部分融入其周边各民族之中。  相似文献   

20.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9):F0002-F0002
2014年是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申遗成功10周年,也是高句丽好太王碑建立1600周年重要纪念年份。6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办、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高句丽研究中心和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与东北民族研究中心承办的“高句丽申遗10年暨好太王碑建立1600年学术研讨会”在通化师范学院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