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不但是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更是人的心灵的一面镜子,要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固然从外部的描写可以达到,但直接剖析、展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更是重要的手段。所以,对于典型性格的刻划来说,心理描写是非常关键的。作家的心理分析方法与他的美学观有密切的联系。心理分析法往往是美学观点的一种具体体现,屠格涅夫作品中的心理描写,也是他审美观点的反映,他对作家应如何刻划人物心理,是有他自己的看法的。他认为:“诗人必须是一个心理学家,但却是一个隐蔽的心理学家;他必须知道并感觉现象的根源,但只描写这些现象本身,…  相似文献   

2.
心理描写指的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以求更好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长篇叙述类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手法,甚至还出现了以意识流动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心理小说。在篇幅极为精短的古典诗歌中,这种笔法按理很难有用武之地,可是,中国古代诗人神机妙用,使巧写心理成了抒发思想感情、突出诗歌艺术形象的一种重要的诗词笔法。  相似文献   

3.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分析人物,不仅要注重研究人物的言谈举止,还要善于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他外部行动的依据;外部行动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具体反映。所以,只有深入地剖析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及其社会意义,树立人物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的。要分析这种无声的语言,首先必须懂得什么是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心理描写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常用的一种是披露心灵的直接描写。  相似文献   

4.
<正>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同学着重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却忽视了心理描写。其实,描写人物的心理,往往更能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记叙文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一、直接描写心理,揭示人物品质心理描写,一般运用第一人称,把人物想  相似文献   

5.
小说创作最基本的任务是探索人物心灵的奥秘,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作者通过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正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大干世界,每个人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情趣爱好,各不相同。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要想写活人物,前提是细致的观察和传神的描写。对人物外貌的观察、描写是一项基本功。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体态、服饰的描写。它通过对人物外表形象的刻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即绘“形”以传“神”。中外名家作品中,外貌描写的成功范例比比皆是,描写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学是人学,尤其是小说,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人物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美学观点。因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小说阅读的考查热点。而鉴赏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走":首先,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等;其次,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最后,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下面主要以2010年高考试题为例,分类简析其设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史传文学史上,《左传》无疑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史学著作。它以其简练、独特的心理描写揭示了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人物的心理活动,凸现了个人的心理动机在历史事件中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史学叙事模式草创之际,《左传》独特的心理描写不仅在史学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而且对后世的叙事文学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小说这种文学样式主要以环境的描写,人物的刻画为主,如何使人物跃然纸上,形象鲜明生动成为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作者在《子夜》“新后记”中强调要塑造“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人公吴荪甫便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手段刻画出一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人物形象。   《子夜》第 12章人物描写较为集中,成功的对话、心理、神态描写掀起了全书的高潮。人物出场十分直截,开头就将矛盾又焦虑的内心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个愁结,一桩桩心事排山倒海…  相似文献   

10.
烛幽发微纤毫毕见──谈小说的心理描写江苏省高邮师范曹民光当代文艺评论家侯金镜同志说过:“文学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人们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而是告诉人们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就要揭示人的心理世界、感情世界,用以影响读者的心理世界和感情世界。”“文学如...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典范的传记文学著作《史记》的写人艺术一是将传主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传主的精神世界;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的描写。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它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人物心理描写的具体手法很多,但概括地说有两种:直接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史传文学史上,《左传》无疑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史学著作。它以其简练、独特的心理描写揭示了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人物的心理活动,凸现了个人的心理动机在历史事件中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史学叙事模式草创之际,《左传》独特的心理描写不仅在史学上具有重大的开创意义,而且对后世的叙事文学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思想活动的直接表述,它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及其情绪变化、猜度联想、判断推理等具体展现出来。心理描写常采用的方式有人物内心独白和作者旁白、它对深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推动情节发展有重要作用。欣赏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应注意两个问题:一、心理描写是不是合理、真实;二、心理描写与人物行为、故事情节的关系。有时,心理描写是和外貌神态、言语动作等描写交融在一起的。阅读这样的文字,应把体会人物心  相似文献   

15.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伟大作家。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也不同于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描写。他的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描写,我们甚至可以说非理性心理描写是劳伦斯的独创。 一 文学的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很早就已开始,《荷马史诗》和古希腊罗马悲剧作为西方最早的文学作品,其中就有了心理描写。在欧里庇得斯的名剧《美狄亚》中,美狄亚杀子前的独白,就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妻子爱子怜子又不得不杀子的复杂的二重化心理。但这些心理描写在文学史上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文学作品真正深入到人物心理世界的是托尔斯泰。在他之前的作家如司汤达、巴尔扎  相似文献   

16.
记叙文当然以记叙为主,但少不了描写、议论。因为描写可以使记叙更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鲜明;议论则可以揭示所记叙内容的本质、深化文章主题。那如何作必要的描写、议论呢?描写必须结合记叙来进行,要把描写融入记叙中,在记叙中需要描写处作必要的描写。如在刻画人物时,如果描写可以更加突出人物性格、精神,读者更能直观、形象地感知主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和性格,或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使人物性格个性化,增强文章表现力。但切  相似文献   

17.
<正>"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心理描写是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的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直接写出人物的七情六欲,把单靠外部形象难以表现的内心感受揭示出来。在作品中,心理描写往往是与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结合起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心理描写是写人物"怎么想",直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散地进行描写,这种情况比较多;另一种情况是  相似文献   

18.
德莱塞在其现实主义杰作《美国的悲剧》中,通过克莱特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批判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道德风尚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年的严重腐蚀。克莱特是拜金主义下的悲剧人物,作品向我们描写的既是克莱特的个人悲剧,更是美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周龙英 《初中生》2005,(34):16-19
在各种描写方法中,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莫过于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情绪、联想等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深匿于衣饰背后的心态——谈小说中人物的衣饰描写●贵州杨秀喜着装穿戴,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和心理状态。在小说创作中,描写人物衣饰着装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具有重要意义。而我们在指导学生分析时,往往泛泛而谈其显在作用,如交代人物身份地位、暗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