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很多同行们议论:写新闻故事很难。实践中,我也感到写新闻故事是比写单纯的“本报讯”难。不过如果掌握了新闻故事的写作特点,我想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命中率也比较高。新闻故事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一、文字不长,篇幅不大,人物不多,思想性要强,以达到“从一叶而知秋,一目而传精神”的效果。二、内容要有矛盾过程,情节要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使文章既遵循生活的本质,又充满戏剧情味。三、表现手法要活,要有悬念,格调不落俗套,写出文章的色彩。四、语言要精炼,新闻故事篇幅短,字数少,越要求语言形象感人,通俗俏丽,力避废话空话,学画家人物速写的表现手法,寥寥几笔把人物的个性特征勾画得栩栩如生,增强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最重要的审美价值就是真实,一个电视新闻作品如果失去了真实,画面拍的再好,解说词写的再精彩,这个新闻作品都将失去价值。这里所说的真实是新闻内容一定要真实。而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直接影响到电视新闻视听形象的真实感,如果表现手法得当,就会大大增加新闻的感染力,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3.
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借鉴故事的写作方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受众,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看性,赋予新闻以一定审美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侯晓银 《新闻传播》2010,(3):113-113
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不仅要传达信息,更要做得好看。将新闻节目故事化,是满足观众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而打破传统观念,加强影视表现手法在新闻中的应用,是新闻节目故事化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具体的操作,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媒体竞争,故事类电视专题节目由于画面的可视性和内容的趣味性,加上故事化的表现手法,逐渐获得观众的喜爱,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以江西卫视《传奇故事》为例,探讨故事类电视专题节目的故事化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6.
鞍山电视台最近推出的叙事类专题节目——《记者说事》。这档电视专题节目自推出后,在鞍山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吸引了许多观众定时观看。它主要通过主持人串针引线,像说故事一样,用电视镜头把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和代表性或者特殊性的人和事表现出来。由于其表现手法较之电视新闻类节目要细腻、曲折,具有一定的情节,  相似文献   

7.
所谓新闻背景,是指与新闻事实有联系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政治原因、地理特征、科学知识等过去时的材料。新闻背景有多种功能,它可以使读者了解新闻事实同周围事件的种种联系以及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那么,怎样运用好新闻背景来提高新闻稿件质量呢一、表现手法要灵活多样如果把新闻事实比作红花,那么,新闻背景就如片片绿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纪录片尚未打开海外市场,主要缘于电视纪录片故事讲述能力的欠缺。因此,如何利用好叙事艺术,加强电视纪录片中的创新元素,是当前创作中的重点问题之一。1.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提及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表现手法融入电视纪录片,有人担心电视纪录片拍成故事片。事实上,电视纪录片本身  相似文献   

9.
制作标题,要力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其手法是多种多样的。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认为采用反弹琵琶的修饰方法(以下简称"反弹法")制作标题,具有独特的魅力。所谓"反弹法",就是正话反说。它不同于"倒反法",也不同于比喻、比拟、比较、排比等。在现实生活中,正话反说往往比正话正说效果好得多。历代流传的一些故事也说明了正话反说的效果。如人们常说的一个故事中的寿联:"这位老太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  相似文献   

10.
朱斌 《新闻世界》2013,(11):17-18
新闻故事化具有易读性、贴近性、娱乐性和人情味等特性,备受当今媒体推崇。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新闻故事化,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对新闻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丰富新闻的表现手法等,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接受理论基本观点,提出了新闻故事化的几点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客观地报道世界五方杰伴随着中国改革大环境的变化,新闻越来越需要采用客观报道的手法。所谓客观报道,是指真实、全面、恰如其分的报道新闻事实。它既是一种新闻观,又是一种新闻表现手法,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作为新闻表现手法的客观报道。为何要进行客观报道?世界是客观...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故事是近几年新闻园中的一朵奇葩,全国许多报纸都纷纷开辟了故事专栏,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其实,新闻故事无非是融真实的新闻内容和文艺的表现手法于一身,它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增长了知识,受到了教育。因此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闻形式。近两年来,我在省地报刊、电台发表新闻故事134篇,对于写好新闻故事初步摸索了一点门路,谈出来以求教于方家。写好新闻故事归纳起  相似文献   

13.
新闻性电视节目宜多采用现场纪实手法,因为它所传递的信息或展示的情景最接近事实,和新闻的本质相适应。一、新闻性电视节目要选择最能表现真实内容的表现手法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内容最注重的是真实性,那么,就要选择最能表现真实内容的形式,这就是新闻性节目内容的真实与表现手法的真实要统一。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把事物的客观情况如实地纪录下来,并把它直接或稍后送入受众的耳目,是真正的“第一手材料”,是原情实貌的纪录。而其它媒介或表现手法送给受众的却是“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们的头脑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经过改造的东西,是间…  相似文献   

14.
第八个字名曰“实”。所谓“实”,是指“实在”,从新闻的基本规律讲就是“用事实说话”。写通讯要站得高。还要落得实。周总理早年写《旅欧通信》这篇通讯时,提出个原则——据实直书,这句话说出了通讯手法的特点——直接、实在。通讯反映新闻事实比较详细,也比较曲折复杂,写作上要具体、形象、自由、灵活;其表现手法为“全天候”——记人、叙事、写景、说  相似文献   

15.
报告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寻找报告文学选题,既要朝“前”看也要向“后”看;要发掘独特视角并持续追踪,越是冷门的地方越能挖到好题材;陈年旧闻、历史典故都是呼应时代精神的题材宝库,使用得当,同样可以出彩。  相似文献   

16.
幽默电视广告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感性诉求、叙事故事化、戏剧化、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趣味性、感染力深等特性,创作者必须遵循冲击力要强、创意要新奇、兴趣感要浓、关联要巧妙、信息传达要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陈志勇 《新闻世界》2012,(8):246-247
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任何表现手法,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题材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表现手法;图片编辑更要不断学习,把握新闻摄影的发展脉络,在选择、编辑专题时用多个标准来衡量图片优劣。本文从新闻摄影专题的历史演变入手,对专题摄影的表现方式做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8.
李颖 《视听纵横》2009,(4):21-22
讲述型栏目是近些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电视栏目类型。栏目时长一般以大板块的30分钟为单位;每期栏目内容通常由一个曲折或煽情的故事主线构成;表现形式由一名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叙述口吻独立完成。从各种电视讲述型节目看,它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分运用电视声画结合的表现手法,用丰富的影像画面来叙述一个个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19.
“怎样写好新闻”?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就我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谈几点初浅体会。我深深体会到:要写出有指导性、有价值的新闻,必须在新字上做文章。一是要选择最新鲜的事实。即是说新闻报道的内容、素材要新颖,如果内容陈旧,素材不新也就无从谈所谓新闻了。去年六月,我因工作下乡,去静边区发现四名高中生回乡联办化肥厂,于是,我深入采访,写了《回乡青年有志向,联合兴办肥料厂》一稿,席稿寄出不久,很快被《四川工人报》等报纸刊用了。  相似文献   

20.
詹茂庆 《视听纵横》2004,(1):113-113
所谓组合报道,就是将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在表现手法上把新闻消息、新闻背景、新闻特写、新闻回顾、新闻述评、新闻评论、口播新闻、深度报道等组合在一起,将电视表现手法综合运用,使观众对这一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