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流的课程体系,我国大学现有的课程体系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要建构高质量课程体系,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的课程基础,我国的大学就必须从现实出发,选择能体现自身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取向,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课程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课程体系;建立跨学科综合研究型课程,适应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需要;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特色,塑造一流大学课程形象;以激励机制为保障,建立功态课程实施体系;优化课程管理系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2.
3.
教育创新从微观上讲,是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从宏观上讲,则涉及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涉及整个教育制度的创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集“调整、改革、建设、提高”为一体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本文从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出发,探讨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并为教育创新提供助力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研究型大学通识外语教育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育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基础之一,但是传统的外语教育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亟待创新。本文结合通识教育理念,探讨了建构研究型大学通识外语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设想。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是一种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自主选择的教育课程,培养社会人的现代教育方式,其本质是自由教育。我国在从传统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教育物质基础的制约,还存在诸多问题。转变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注重教育理念的转变,课程设置的调整,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是韩国高等教育财团(KFAS)资助的境外研究课题“全球化语境下东亚一流大学及其通识教育”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论文分别分析介绍近年来东亚名列前茅的五所名牌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状况和趋势,并对各自的特色及其相同之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文提出,国内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除了参考西方一流大学之外,对东亚邻国一流大学的经验也有必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是大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创新成果则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转化成生产力,产生良好的校企合作态势;基于科研创新和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国际交流,不仅对于培养精英人才提供了国际交流的平台,使得培养出的精英人才不但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而且同时又为科研创新、国际合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出现偏差,过于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过于注重专业素质而忽视人文素质;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视教育的价值性,导致我们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杰出人才。因此,从创新人才培养本身来看,要培养杰出人才,就必须一方面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另一方面逐步消解学习的工具性、功利性。  相似文献   

9.
坚持育人为本的本科教育观,是打好教育改革攻坚战的前提。近年来,西南大学立足三大教育发展理念——做面向未来的教育、做重拾灵魂的教育、做负责任的教育,构建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探索有特色、有成效的大通识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创新:建设一流大学的灵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世界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 ,创新是世界大学发展的动力。我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应以创新为核心 ,正确处理指标与特色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 ;以研究为抓手 ,多种职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留学海外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能否做出高回报的海外高等教育决策,与他们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了解有着密切联系。本研究利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对全国东中西7个城市12961名高三学生所做的“留学海外高等教育的看法和意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高中生对海外高校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以及可能影响这种重视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学生普遍重视海外高校的质量信息。同时,在各种因素中,不同留学付费方式、留学国家和专业选择偏好,以及学生个人特征(如家庭居住地特点、学业自评水平)因素,对学生对质量信息的重视程度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象应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前,大学校园内师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而制约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管理制度,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包括调整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教师及学生的评价制度、构建创新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大学文化等,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当前高校为国家战略服务的重任。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是创造精神与创新能力。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式,特别是要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推行研究性的教学方式尤其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搭建丰富多彩、宽松自由的非课堂教学空间。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化,须依赖优良的高校内部治理。通过强化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实行校院两级分权治理、学生参与管理、行业精英介入人才培养过程等学校内部治理,促进和保障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仍然是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尚未形成;学生考试评价体系不合理;教育资源紧缺制约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师管理体制;优化课程体系;注重第二课堂;推进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5.
高中与大学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当前高中和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联合培养的成效。为了使高中和大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取得成效,在培养单位上,要以高中为主,依托大学资源,深化合作;在培养目标上,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普及化;在选拔方式上,科学选拔,选拔性识别和过程性识别相结合;在师资队伍上,加强创新型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招生制度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搭建人才衔接"立交桥"。  相似文献   

16.
大学制度的完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而学术制度则是大学制度的根基.当下,中国现行大学制度尚有不完善之处,这对繁荣大学学术环境和促进科技创新有一定阻碍.学术制度应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相对独立且自由的学术环境,这样才能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造就学术繁荣,才能为创新型国家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本科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认为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之本,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本科教育中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从构建全程化的质量监控体系、实施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建立研究型教学制度以及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中课程改革,学校领导要积极学习领悟新课改的总体目标和理念策略,转变管理者和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观,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教师角色转换意识,为迎接挑战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已经启动,作为成都市属高校的成都大学明确提出了创建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发展定位。外国语学院的发展目标为围绕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符合成都市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以人才强院为目的,采用内培外引的措施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在课程建设上,基本形成“以基础课为核心,方向课为特色,必修、选修课与语言实训有机结合,一、二课堂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打造以“语言能力+文化素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愿景班级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为两翼的应用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