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感到无“米”下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做到“锅”中有米可“下”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之前,首先得教会他们积累写作素材。一、在农村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不能离开生活。因此,要热爱生活,认真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边的老师、同学、父亲、母亲,都是写作中鲜活的素材;街坊邻里,平常小事,也是作文的内容;悄然改变着的农村给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写作环境。不仅如此,大自然同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花草树木、虫鱼…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引领孩子们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一、关注生活,胸藏万壑凭吞吐学生普遍怕写作文,写作时,不少人抓耳挠腮,眼神发愣,双眉紧锁。难道写作真的  相似文献   

3.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作文之所以能做到言之有物、有血有肉,是因为它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生活中活生生的材料。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我们该怎样从生活中选择素材?又如何把选好的素材组织成一篇井井有条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就要求学生能在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写出有生命活力的文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习作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做到“以文传情”呢?一、丰富生活体验,激发倾诉愿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材可取、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但高中生作文中却普遍缺少鲜活的现实生活。对高中生作文进行"生活化"研究,就是试图解决高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远离生活、脱离实际的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写作时能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而写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具体说来,"生活化作文"有这样的基本途径。一、引擎:以观察生活为发端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写作是情感的一种表达需要,也是情感表露的一种形式。情感从何而来?从对生  相似文献   

6.
何良娴 《快乐阅读》2011,(22):118-119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汲取源头活水,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文章来。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找寻作文话题和切入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引导学生把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作文指导课上,尽管教师从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讲得头头是道,但学生作文还是比较空洞,假话连篇.作文教学困挠着我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说明:小学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强调作文教学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社会,丰富见闻,使学生的写作活动更加开放,写作素材更加鲜活,写作触角更加敏锐,写作内容更富有时代气息.在评价方式上,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指出:写文章不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学生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写什么,致使作文成为最疲惫、最痛苦的一件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得先让他们有东西可写.因此,我尝试着发挥三面“镜子”的作用,为学生打开写作和生活的绿色通道,拓宽作文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黄素玲 《课外阅读》2011,(2):222-222
教材分析 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文心雕龙》中有一句十分深刻的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情真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生命。做作文,必须注重真情实感,这是作文的价值所在,没有真实,作文就没有价值;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
注生活,热爱生活,写作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而淌。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捕捉写作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悄悄做学生的"导演"。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1.
常常听到有同行发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生活圈子越来越小,作文也越写越差,简直言之无物。是的,现在的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生活圈子确实狭窄,但作文越写越差则未必,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学生还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作文谈两点看法。 宋朝理学家朱熹有一首诗叫《观书有感偶得》,富有哲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实际上也讲了作文的一个道理:要写出好文章,一定要有生活体验,要有积累。有了生活就有了“源头活水”。诚如当代文豪巴金所说:“我  相似文献   

12.
看到这个题,家长朋友们一定觉得好笑,作文怎么“吃”得出来?可别笑,我在指导孩子作文时,的确从“吃”入手,把握“吃”与“写”的关系,引导孩子“吃”出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对家长指导孩子作文也许有些启发。“吃”出作文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留心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吃是孩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总是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坚决反对千文一腔、没有真实情感、胡编乱造的“八股作文”。中学生作文,应回归写作的本质,返璞归真,紧密联系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原汁原味地写出中学生的“生活状貌和感受”,从而写出个性和新意。那么,我们如何再现“生活的状貌与感受”呢?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作文难,难作文”,很多时候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自然难以写出东西来。本次习作教学,我贯彻新课标中“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的新理念、新方法,深化作文教学改革,实施愉快教学,体现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15.
潘爱华 《语文天地》2012,(16):63-64
很多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这种抱怨揭示着学生作文的弊病,同时也引发我们对学生作文弊病出现原因进行思考。其实,学生生活单调,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会使学生作文去弊生新。我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寻找作文素材,完成了"描写春天"的写作教学任务。一、引导学生在诗文中寻觅"咏春"素材读到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会  相似文献   

16.
龙铁成 《吉林教育》2000,(10):27-27
作文源于生活。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有事可说,有东西可写。所谓的“事”和“东西”就是写作素材。有了它,你的思想就自然从笔端流露出来。那么,怎样积累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17.
如何教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写出好文章来呢?我们不妨采用“观察+想象”的作文训练方法,教会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去发掘写作材料,经过自己的联想加工,润色成文。每个学生的思想内涵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样至少能避免“多胞胎作文”、“拼凑作文”的出现,处理得好还可以重新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笔者就曾经尝试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作文,学生当时空前高涨的作文积极性真是前所未见。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中 ,有的学生作文 ,提起笔来 ,总是信手拈来 ,左右逢源 ,大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之势 ;有的学生作文 ,提起笔来 ,便觉无话可说 ,即使搜肠刮肚 ,仍无所取用。究其原因 ,我认为是不注意向生活去探究写作的源泉之故 ,这就要求引进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激发热爱生活的激情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自觉性。 生活里到处都是闪亮的东西 ,只是没有挖掘出来而已。要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 ,就要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品质和热情 ,一个对生活麻木不仁、冷若冰霜的人是谈不上细心观察生活的 ,即使是闪光的思想、闪光的人物在眼前出现 ,也…  相似文献   

19.
习作素材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高,写作现状不容乐观。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作文命题不尽人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作文命题犹如制约学生思维的一道“开关”,学生有没有如泉妙思,能不能写出好的作文,实在与这一道“开关”是否通畅有关。目前,对作文命题的研究,大都提出命题要有个性,讲究趣味性,能触及学生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调动他们的写作激情。这固然不错,但正如理科教师设计司题,首先要保证题目本身没错;我们在考虑作文题目时,最起码的要求也是使题目与生活常识、人之常倩、社会发展趋势等不相违背,要科学、填密,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