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1月10日上午九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在永州宾馆宣布成立。我市80余名柳学研究学者、柳学爱好者和各级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大会由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蔡自新主持。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玉贵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的批复》;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筹备组负责人、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主任、杜方智教授报告了筹备柳学会的情况;零陵师范党委书记吕国康宣读了《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学会理事会成员,提议市委书记曾庆炎,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爱才为名誉会…  相似文献   

2.
自“永贞革新”失败身遭贬谪之后,柳宗元几乎一直被悲伤、苦闷、抑郁、凄凉的情绪所左右,得不到解脱,本文从屈原及“骚怨”、陶渊明及田园诗与柳宗元的关系;柳宗元的个人性格与健康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原因等方面。分析了柳宗元的悲情因素,认为悲剧感、幻灭感、失意感是柳宗元无法摆脱的心结。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有学提出柳宗元被贬官后精神状态始终一蹶不振的看法,对柳宗元人格特点与缺失作全面审视,阐明家庭的教养与熏陶是柳宗元人格形成的基础;论述了坎坷经历,艰难处境铸就了柳宗元正直倔强、忠信真诚、执追求和勇于思辨的人格特点。指出由于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抑,导致了柳宗元人格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韩愈、柳宗元都强调从师求学,但韩愈抗颜为师,柳宗元则拒师之名,只愿尽为师之实;韩愈排挤佛老,力主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而柳宗元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但不株守儒家经典,主张兼习包括佛道在内的百家之言;韩愈要求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柳宗元则师友并提,强调挺立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妻室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一生凡两娶:贞元十二年在长安与杨氏结婚为第一次,元和六年在永州与吕氏结婚为第二次。杨氏无子;吕氏生双胞二女及周六兄弟。柳宗元的第二次结婚,具有明显而又强烈的继嗣意识。  相似文献   

6.
一、柳宗元对道家的态度《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主要思想资料,柳宗元对道家的态度,可以从他对《老子》和《庄子》的评论及其运用中看得出来。对于《老子》,柳宗元有一段很重要的话,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说:“太史公尝言:‘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学老子者,则黜孔氏,道不同不相为谋。’余观老子,亦孔氏之异流也,不得以相抗。又况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其迭相訾毁,抵捂而不合者,可胜言焉?然皆有以佐世。”(《柳宗元集》662页)认为老子的思想只是孔子学说某个方面的变化发展,二者并没有根本的矛盾;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是杰出的古文运动倡导者,更是唐代辞赋大家,其于贬谪时期所创作的十篇骚体文极具特色,本文即是以这十篇骚体文为研究对象,先探讨柳宗元政治上的遭遇以作为深入骚体文内容的基石,继而深入地耙梳与探讨文体流变的现象,以呈现柳宗元发扬屈骚融铸而成骚体文的讽谕与教化精神。柳宗元骚体文的写作方法借物讽刺、借事讽刺;其骚体文的艺术特色与蕴涵的思想包括:命题之善;篇篇有警语;以散文作序,骚为正文;精于描写,形象生动鲜明;讽刺隐微,深寓教化。从十篇骚体文的内涵、作法、艺术特色、蕴涵的思想及其对後世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藉以了解柳宗元骚体文的创发之功;其“穷形尽相”、“结合散韵”、“善用隐喻”的书写风格,不仅体现了“导扬讽谕”的文学观也在辞赋史上获得了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由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举办的“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学术规划会”于2001年5月20日在永州芝山举行。永州市、零陵师专党政有关领导和柳学研究者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认为柳宗元在永州的10年,是他政治上最为落寞与文学上最为辉煌的10年,从而,柳宗元在永州留下了大量著述,这是永州人民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20多年来,零陵师专在柳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新世纪的伊始之年,零陵师专柳宗元研究室制定了新的柳学研究规划,这将更有利于弘扬永州地方文化,促进永州经济、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体、文风的革新运动,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语言的大变革。韩愈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倡导者,只是柳宗元逻辑思维严密、性格谦和,文章以峭拔见长;而韩愈则好名利、有霸气,文章以气势和新奇取胜。在散文语言的革新上,韩愈的主张及实践均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元和元年(805年),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贬至湖南永州达十年。这十年,是柳宗元文学创作最辉煌的十年,是思想成就最突出的十年。这十年,他深入民间,体察永州民情,了解永州人民疾苦。是与永州人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十年,永州的山山水水,一石一溪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柳宗元虽然离我们而去已有一千二百多年,但永州人民仍然没有忘记他,深情的怀念他,纪念他。历年来省内外,以至永州人民乃至省内外国内外的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络绎不绝来永州旅游考察柳宗元当年的足迹。来永州…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乃其:蠡言创作的“有意为之”。其寓言大都写于被贬永州期间。结合这段时期柳宗元的心态,可看出此时他集中创作寓言的动因有二:一是借寓言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不平和对保守顽固派进行嘲讽,此为被贬的客观环境所激发;二是将佛经神物故事引入寓言,借此曲折表达内心的政治愤懑,此为柳宗元主观意识的外射。透过柳宗元创作寓言的动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柳宗元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2.
先秦诸子书成书较为复杂,其中的一些有增加、补缀的成分。柳宗元从多个层面对其进行质疑,写下了多篇辨伪之作。在这些作品中,柳宗元信奉儒学、融汇佛学、贬低道学;继承了《春秋》学派之疑经思想、反对经学中的章句师;拓展了辨伪方法,推动了古籍辨伪学的发展,在辨伪学史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把先秦的哲理寓言发展为社会讽刺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效果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批生动的寓言形象,把我国古代的寓言文学推向了成熟阶段;柳宗元在寓言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作家良好的文学修养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同时也与其本人的文学主张和个人遭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课文悟读“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是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诗中喻潭为梦,自有作者的追寻。读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简称《小石潭记》),同样让我们认识到:一潭如梦。《小石潭记》作于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即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柳宗元满腔的政治热情及高远的政治抱负横遭恶势力的打击,可知其抑郁愤懑。而他借游遣闷时所见的小石潭,虽位处荒郊,但能得自然造化,毫无拘束地尽展风貌;其水,潺潺流淌而…  相似文献   

16.
唐宋山水游记以柳宗元、苏武、陆游为代表。柳宗元为中国文学史公认的山水游记开山之祖,他再现山水胜景;苏轼则淡化自然山水,强调表现自我感受;而陆游的山水游记则处处留连的是一系列浸透文化意识的人文景观。唐宋山水游记的这三种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7.
樊华 《现代语文》2007,(6):109-110
崇尚自然和皈依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常于内心深处涌动的一种愿望,同时也是根深蒂固的内心需要。柳宗元作为曾经的一朝重臣,最终却不过是流落远荒的犯囚;地位的反差,内心的极度痛苦,“都使柳宗元不得不痛苦而艰难地寻求性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于痛苦和艰难中,面对世界的“恶”,柳宗元惟有的出路:放弃生命的价值有为、价值关切,以换取得个我灵魂安泰和清虚的山水木石世界。然而,悠游于其间的柳宗元,内心并不恬然,寻求心灵的自适,皈依于自然山水,这其间又夹杂着几多的被动,几多的勉强。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的种植诗真实地展示了作的内心世界,为读读懂柳宗元,走近柳宗元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通途。它向读诉说着失意的骚怨、伤痛的豁达和落魄的追求。它又一次启示人们:直面逆境,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柳宗元研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柳宗元作品整理与研究,二是柳宗元生平与思想研究,三是柳宗元诗歌与散文的研究,四是柳宗元的比较研究,五是柳宗元与地域文化的研究。日本研究柳宗元的专家和成果颇多,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概括出研究特点及可借鉴之处,对于国内进行柳宗元的相关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题材方面,柳宗元将南国许多特有的植物引入花木诗,较其之前的诗歌是一大创新;诗人以花木诗曲折反映其处境、心境、人格及身世命运之感慨,体现出的淡泊幽婉的艺术风格,此艺术风格在柳宗元的诗歌作品中亦独树一帜;花木诗所采用的比兴手法,是对屈原所开创的香草美人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