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能根据实物或图形正确理解每一个具体的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知的数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在对“分”的理解中,渗透“相对与绝对、有限与无限”的数学思想。4.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能根据实际,理解每一个分数的具体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并能组织好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述每一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媒…  相似文献   

2.
正【"望":病例观察】"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这节课比较难教,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学生从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飞跃,跨度比较大;二是在小学数学中,分数一般都采用以下定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几分之一.(人教课标版数学三年级上教材92-93页内容)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分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②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法。2.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等于“1”,从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逐步发展数学的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和合作交往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5页例1、例2。2.教学重点: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3.教学难点: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防止知识的混淆。在教学"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时,教师多次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从感知表象到建构概念,最后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万微 《云南教育》2000,(21):38-39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 112页~ 113页的例 1~例 5,“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第 1~ 5题。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会读写几分之一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   2.通过教学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及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在“平均分”概念基础上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分数各部分的认识和写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小黑板、卡片 ,三张长方形纸 ,一张正方形纸。   学具准备 :彩色笔、三张长…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12"形成的过程;会读、写分数;初步理解"12"的意义。2.在折绳子、折纸、涂色系列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并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大小的过程。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之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实验本)第五册P_(112-113)例1—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直观教学和各种实物、图形的演示,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同步发展,并通过自学课本,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教学(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创造精神。(2)初步建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目标]1.从认识简单分数开始,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重点掌握"平均分"的概念。2.正确地书写分数,会读分数。3.认识并熟记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环境]局域网络教室。[课件来源]自制。[课件用途]1.应用计算机技术制作课件推动小学数学的任务驱动学习,让学生把计算机作为学习的重要工具自主地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体现一种学生与计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分析 《认识几分之—》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先以1/2作为分数数学的起点,进而认识几分之一,在这基础上比较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亲身经历操作感知的过程,积累表象,从而抽象出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结合情境用描述性语言表述对几分之一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王德兵 《学子》2016,(6):5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P87-89页的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并学会比较这类分数(几分之一)的大小。2.经历用不同折法表示分数的过程,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来表示。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2.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刀、月饼、苹果、正方形等学生用纸、水彩笔。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疑,引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中秋节到了,兔妈妈有4块月饼,要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得几块?如果2块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①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探讨、研究.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②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6~9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用不同分数的彩条铺满"1"(抢1)以及从"1"里面逐次拿走表示不同分数的彩条(清0)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1"这几个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丰富对分数的认识。2.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逐步增强对分数大小的体验,丰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所有的优质课教学,使我收获颇多,尤其是在"认识几分之一"的两个教学片段中,教者引导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中,深化分数认识的做法让我感触很深。下面是我通过两个教学片段,对如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抓住核心与关键问题,提升概念、理解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是在整数基础上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由于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加上分数与整我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讲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又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因此过材是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着重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几分之一的初步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见分之几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三个: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放各部分的名称。2.借助直观议示、保…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想一想"和"想想做做"。【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一方面可以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  相似文献   

20.
以练为主培养能力「分数的初步认识」教例评析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第五册第112、11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结合平均分、理解几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