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2012,(5):54
《人民教育》2012年第3-4期合刊2008年第21期《人民教育》推出长篇通讯《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2009年第15~16期《人民教育》推出《生本教育》专辑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大批学校在考察调研后,走上了生本教育之路。如今,大多数生本实验学校的生本实践已进入课程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探索出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2012,(10):9
2008年第21期《人民教育》推出长篇通讯《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2009年第15-16期《人民教育》推出《生本教育》专辑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大批学校在考察调研后,走上了生本教育之路。如今,大多数生本实验学校的生本实践已进入课程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探索出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做法。应各地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本刊于2012年2月第3-4期合刊,隆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论丛》2009,(10):2-3,12
“生本教育”是近年来创立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模式,是教育的新观念、新思路、新资源和新方法(见2008年21期《人民教育》杂志的长篇通讯《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实验开展10年来,在全国各地(含内地和香港、澳门地区)的100多所学校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就,它倡导教育者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和全面依靠学生,把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  相似文献   

4.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把教育回归自然,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培养出自主、积极、创新、活泼的现代型学生。国内多个学校开展了生本教育实验,希望通过生本教育来实现课改的目标,找到一条适合国人的教育之路。生本教育的蓬勃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让学生有了主见。广义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  相似文献   

5.
我们《人民教育》杂志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有着不解之缘,2008年第21期《人民教育》发表了一个长篇通讯,通讯的题目叫作《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用一位资深教育人士的话说,那是在全国刮起了一场"生本教育的旋风"。时隔半年多,我们在2009年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2008年第21期刊载《郭思乐和他的"生本教育"》长篇报道时,教育较为落后的我们正为实现"教育强市"目标而寻求途径,生本教育理念让我们眼前一亮。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生本教育  相似文献   

7.
《人民教育》2012,(6):66
2007年8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成立。建校初,学校就确立了"以生为本,开发潜能"的办学理念。2010年11月,学校确定了以"生本教育"为核心的课改方向,从此学校走上了生本之路  相似文献   

8.
吴方静 《教师》2014,(25):29-29
正"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灵魂所在。有人说生本是一种教育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可我更愿意把生本视为一种教育理论,从而用这种理论来指导我的教学行为。初识生本是在三年前,新来的龙校长把一本名为《教育走向生本》的书送到我们手中说:"看看这本书,对你们的教学有好处。"那时的我工作刚好十年,  相似文献   

9.
孙冬梅 《教育》2012,(27):42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引导学生较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笔者所在校自2008年以来,各个学科积极推行"生本教育",两年多的实践,收获颇大,树立起两种理念,构建了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教育哲学,是把不应该产生知识的哲学中的"哲学知识"搬移到教育思想领域,并据此统治、规制和异化了人类的教育生活,制约了人类教育认识的深入,带来了种种教育领域的困惑。2008年初出版的《教育知识论》一书,以教育生活为本,以哲学思维反思为手段,重新编制了教育学思想的序列,是发生在教育哲学领域的一种新思维,无疑应该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2012年3-4期隆重推出《"生本教育"实践专辑》,我得以走近"生本"理论。郭思乐教授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郭教授认为,真正的教育:"教不过是唤醒生命、启迪生命、激扬生命,把社会人生的既有的领域和发展方向以及智慧的端绪介绍给生命,而由它自处之,如此而已。"在生本教育理论看来,"周周清、日日清、堂堂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仍然是一种分数课堂、短期行为课堂。10年来,生本教育坚持从  相似文献   

12.
<正>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体系希望实现这样一种理想。如同生本教育方兴未艾一样,现代教育技术也在发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1月,四川省初中共同体"校长论坛",主题聚焦"绿色质量与课改生态",核心诉求是:引导学校整体培育课改生态,探索达成绿色质量的思想方法、行为路径与策略智慧。此前,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旨在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引动学校从评价改革和课改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宁城县先从忙农镇蒙古族小学开始进行生本教育课改实验,头道营子实验小学、存金沟中心小学、必斯九年一贯制学校相继加入生本教育实验校的行列。在九年的探索中,我们把郭思乐生本教育理念与宁城教育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宁城本土化的生本教育实验之路。2015年,赤峰市生本教育现场会在宁城召开,与会领导和  相似文献   

15.
前言2011年3月8日,中国教育报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思考能力》为题刊载了沈阳市第二十中学的课改成果,重点介绍了其"两纲一模"的生本教学和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做法。文章发表后一年间,来自辽宁、河南、河北、山西、湖南、吉林、内蒙古等九十多所学校共四千多位教师前来观摩学习。四月,学校承办了辽宁省新课程改革高中校长会议,约两千人参加了会议;十月,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八十位教师专程坐飞机前来学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曾说过:"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教育."体育运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因而体育教育也应最大限度地依靠人的本能.然而几十年来的学校体育教学受到"军事化体育"的影响,远离了生命自然.与此同时,体育教学面临的现实环境和理论也限制了共回归自然的各种尝试,课改举步为艰.  相似文献   

17.
<正>一、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教学中一切为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它既是  相似文献   

18.
我结识《教育文汇》纯属偶然。2008年秋天,我去一所学校听课,课间发现一位同行手里拿了一本《教育文汇》,便借来翻看,看着看着就入迷了。记得当时看到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征文启事,便决定把刚写的一篇随笔投给《教育文汇》电子邮箱。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1]。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随后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开展"三生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我校作为生本教育实验校,把生本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以前置性作业为课堂教学的基础,总结出语文阅读教学的五步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