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孔子所提倡的一些原则,如“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既是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准则,也是普通大众安身立命的信条。历代的思想家都以阐发孔子思想中  相似文献   

2.
读者推荐     
推荐人语生活中有的人总喜欢去揣度别人,以己之见去断定他人的是非,岂不知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轻易让人看透的。深刻是一种智慧的境界,是一种思想上居高临下,一切皆没必要的状态,是一种所思所想不随波逐流的觉悟。因此,常常不被众人看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有智慧的眼睛和较深的造诣,要不然,就像文章中的季咸,每次都看不准壶子的真面目,最后只能慌忙逃跑,恐怕以后再不敢为人相面了。下面这篇小文章不知读后有何感悟,不妨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3.
鲁迅说,“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因此,“我辈评论事情,总须先评论了自己,不要冒充,才能像一篇说话,对得起自己和别人。”我以为,这话不仅概括了鲁迅评人论世的经验,而且也道出了报刊评论作者所应有的文德和修养。所谓“先评论了自己”,自然不是说自己有缺点者就不能评论别人,也不是说要在每篇评论中先都检讨一番自己。而是说,遇事先看看自己做得怎样,然后再想想如何去评论、要求别人。将心比心,表里如一,可以避免求全责备,苛责于人。倘若“冒充”完人,装出一副唯我正确或一贯正确的架势,只知训人,不知省己,自…  相似文献   

4.
广播最大优势就是即时和快速。笔者认为,无论新闻媒体的竞争如何激烈,我们“广播人”必须静下心来,克服“浮躁”的心态,正视当今竞争的大环境,把自己的优势“放大”,进而做好生存与发展的文章。在此,笔者欲围绕广播的即时、快速的优势,就如何进一步打好“直播牌”,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要正确引导舆论,也要讲求宣传艺术。而加强新闻评论的感情色彩,则是提高新闻评论宣传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新闻评论要追求感情色彩 一、受众共性心理的要求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即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天生具备并且喜欢分享别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托尔斯泰说:“艺术活动就是建立在受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俗话更有“合情合理”、“通情达理”、“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6.
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初出茅庐的记者,第一次出门采访,到处缠住人家问“有没有新闻”,结果,无论问谁,人家都一律回答说:“没有”。新闻这东西,奇妙就奇妙在这里,一般的人的确难以发现它的存在,非得待到别人的报道发表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新闻啊!”新华社老记者杨瑛曾经谈到过去我们的政法记者到公安、司法部门去采访,热  相似文献   

7.
新闻自由如今已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西方媒体的玩偶,他们常常对己一套,对人一套。对有利于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不吝赞美之词,对不符合自己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则大加讨伐,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在他们眼里,新闻自由只不过是掩饰自己过错和讨伐别人的“挡箭牌”、“杀手锏”。  相似文献   

8.
1欣喜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的正式公布,是中国图书馆界2008年最大的一件喜事。这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图书馆仁人志士期盼已久的一件宿愿的“尘埃落定”;这是中国当代图书馆人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奉献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当代中国图书馆人欲振兴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豪迈宣誓,同时也是中国图书馆人向世界同行发出的“醒狮”般呐喊。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人类一个最伟大的发明,也许就是继广播之后,发明了电视。从此,地球变小了,人与人更接近了,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但是,正因为电视是个“暴发户”——它历史短、发展快,因而也带着与生俱来的弱点——实践大于理论。作为电视文艺,它更是整个电视理论中的弱项。国际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博士(Dr.Wilbur Schramm)曾说:电视是二十胜纪最伟大的发明,但人类是否能享受到它的好处,主要决定于我们“运用”它的智慧是否能与“发明”它的智慧并驾齐驱!因此,如何智慧地运用电视,将取决于我们对电视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君波 《青年记者》2004,(12):60-6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说你“被人当枪使”,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没有头脑,没有主见,是被别人利用了,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也许是“此一时彼一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一些新闻媒体,的确是在有意无意中“被别人当枪使”,并且常常还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13日,某报报道:“昨天中午12时,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恒龙苑小区疑因家庭纠纷问题,一妇女端坐10楼阳台上作欲跳状……然后众人如何劝解,女子最终跳入早己布置好的气垫中,被送往医院”。同时,该报道配有四幅异常清晰的图片,记录了女子跳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高君波 《新闻前哨》2005,(2):120-12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说你“被人当枪使”,意思就是说你这个人没有头脑,没有主见,是被别人利用了,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也许是“此一时彼一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一些新闻媒体,的确是在有意无意中“被别人当枪使”,并且常常还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命是由记忆组成的,就像没有表达力的智慧我们不能称之为智慧一样,没有记忆力的生命,我们同样不能称之为生命。”  相似文献   

14.
人啊,越待越懒。小的时候,一放学大人就让我们干这干那儿,总是不让我们闲着,我们稍一偷懒或玩一会儿,大人们就训斥说:“人不能待着,越待越懒,越吃越馋。”小时候不大懂事,大人一说,我们就噘嘴,嘴上不敢说。心里却很烦。现在想起来,大人的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多些自省意识。我曾从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西方某家大公司的老板派人去参观另一家大公司,参观人员回来之后向老板汇报别人的技术和管理如何落后于自己公司,结果挨了老板好一顿训斥。老板说,我要你去参观,就是要你去发现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我比别人好的,你不说它不会跑掉,别人比我好的,你发现不了,我们就永远也赶不上。这样的事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我们最流行的做法是通过别人论证自己的正确和英明。西方人这种自省意识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有不有关联,我没有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西方人好像并不把这种自省意识看成是丢了脸面,要不,卢梭当年就不会写《忏悔录》,德国总理就不会因为“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而向犹太人谢罪了。从西方跑了一圈回来的老鬼最近出版了一部非虚构的长篇小说《血与铁》,这本书因为它的忏悔意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7,(1):62-62
从2007年起,“传媒人健康”与您见面了。传媒人,在“信息高速路”上的辛勤耕耘者,高压力、快节奏,使我们的生命常常处于透支的状态。但在唱响“健康是权力,是尊严,是财富”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再不珍重生命了。我们,比别人更能体会生命的价值,我们应当极大地去享受生命。那么请你走进“传媒人健康”,劝君多采撷。  相似文献   

17.
<正>暴力是人的生存本能,是人类最原始的生产力,否则我们的祖先就只能吃草,我们就只是食草动物了。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认为,人类是通过对知识、智力和暴力的掌握,来统治世界的。人类历史实际上没有“要不要暴力”的困惑,只有“如何使用暴力”的选择,以及使用暴力的知识、智慧等伦  相似文献   

18.
王敏 《青年记者》2009,(14):23-24
《咬文嚼字》是宣传语文规范、传播语文知识的刊物,以“咬”为自己的特色,你要“咬”别人,别人也会“咬”你。记得有首“剃头诗”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要让《咬文嚼字》经得起别人“咬”,编校质量过硬是最基本的要求。《咬文嚼字》多次在各级编校质量检查中获得好评,这是与我们积极建立编辑的文字优势、培养严谨的编辑作风和形成紧密的编读互动三个方面的工作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莫军华 《兰台世界》2014,(3):134-135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其主张“性恶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于“欲”的理论,他认为欲望是伴随人的一生的,“欲不可去”。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了对于“欲”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其道德教育观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有的学者从心理上探讨新闻的起源时,认为“由欲知道的欲望才生读者,由欲使人知道才生新闻纸,由欲被人知道才生新闻广告。”有人说:“新闻之所以发生,实缘于‘新闻欲’。……所谓新闻欲,乃由‘欲知道’、‘欲使人知道’及‘欲被人知道’三个心理作用而发生了新闻欲。”还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