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代自然哲学是近代科学的前身。在人类自觉地运用经验对有关自然知识进行检验或自觉运用这些自然知识之前,科学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包容在自然哲学中.因而不同的自然哲学土壤会孕育生长出不同的形态的科学。由于中西方古代自然哲学基质的不同,决定了文艺复兴后近代科学只能诞生在西方而没有诞生在中国。其一,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贫乏使近代科学的孕育和诞生缺乏必需的基质,而古希腊繁荣的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孕育和诞生提供了肥活的土壤;其二,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无人合一”思想意味着取消了科学,而古希腊自然哲学“主客二分”的传统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其三,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仅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从而堵塞了通往近代科学的道路.而古希腊自然哲学寻求现象背后原因的努力成了促进近代科学诞生的巨大推动力;其四.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所需的思维方式背道而驰,而古希腊自然哲学注重逻辑的传统为近代科学的创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不对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转换.而试图在《易经》、道家、阴阳家、墨家、儒家之类思想中挖掘出与西方文化基因一脉相承的现代科学理论.只是缘木求鱼之举。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德国由一个四分五裂,经济落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迅速发展成为科学中心。分析德国科学兴盛的机制,无疑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德国科学中心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一,哲学先导,数学先行;二,科学教育系统创新;三,科学学派的兴起;四,科学—技术—生产的体制化。  相似文献   

3.
<正> 没有古典自然哲学就没有今天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由古典自然哲学发展而来的。古典自然哲学,包括中国的八卦、希腊的自然哲学和德国的自然哲学。德国的自然哲学,包括康德和谢林的、尤其是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直接来源。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止一次地指出,他们思想的发展,有很多地方得益于德国的大哲学家,尤其是黑格尔。”(《列宁选集》第一卷第88页)恩格斯也说过:“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科学体制化过程体现了西方近代科学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留学生群体成为了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的主体。他们在近代农业科学体制化完成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农业科学高等教育的建设、专业社团的成立及专业期刊的发行两方面探析留学生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5.
谢林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谢林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德国耶拿浪漫派.谢林的一系列思想,包括自然哲学、艺术哲学和神话观等都极大影响了德国浪漫派.但他们在目标和观念上还是存有分歧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中国地质科学留学生构成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的主体。在中国近代成就卓著的地质学家中,有留学经历的占72%;他们不仅把近代地质科学系统地引入中国和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地质地貌,还创建中国近代最早的地质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等。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科学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从个人的学术研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学术研究;1913年成立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领导机构。科学社团和科研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最重要的标志,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体制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科学理论及逻辑结构的分析,着重讨论了牛顿科学美思想的特点.作者认为,牛顿对自然界统一性、简单性的审美判断集中体现了他的科学美思想,而《原理》逻辑结构的统一性、简单性及其数学美则构成其理论体系科学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代欧洲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不是大学,而是与大学分而设之的科学院或科学社团。以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和柏林学院等为代表的科学社团,是近代欧洲科学教育的先驱,它标志着西方近代科学体制化的初步形成,并对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医学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相结合的结果。可以说,中医是借助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对大量直观经验的整理。古代自然哲学作为科学理论的最初形式也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是现代心理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数学、科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理性数学的哲学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神话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最初解释;不同文化的融合产生了批判,批判产生理性;人类开始摆脱神话的理性思考,产生了古代自然哲学;理性数学是作为古代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而产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和理性数学的产生是商业经济、民主政治、人性宗教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直接起因是对不同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科学精神的内涵认识、分析基础上,论述了科学教育体制化后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分析了科学精神对大教育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刘东玲博士的由博士论文扩充而成的《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一书,于2006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建国前后现代文学写作的文学场的体制化现象为研究范围,认为文学体制化是多种因素综合运作的过程,意识形态氛围、文学生产、作家审美观念与人格构成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促成了文学体制化的形成。其中前两个因素为文学体制化形成的外部客观因素,后两个因素为文学体制化形成的内部主体因素。著作分为两大部分,理论综述部分,从主客体因素着重就文学体制化与作家创作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个案部分,通过对四…  相似文献   

14.
13世纪,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在形成初期就表现出了在学术研究和授课上的差异。在自然哲学方面,牛津大学更关注数学和相关的自然科学科目,巴黎大学则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内容更感兴趣。在神学和哲学方面,巴黎大学与严格控制亚里士多德式的自然哲学的内容渗透进入神学课程中,而牛津大学的神学课程和自然哲学内容更多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差异反映出当时欧洲基督教思潮的变动,也预示着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方向。(1)  相似文献   

15.
从1841年至1846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时期,在这个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科学到科学的发展过程。 1841年马克思写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即《博士论文》。在这篇论文中,马克思极力强调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中主要是理论批判,这种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自然哲学何以迥异于牛顿科学而能够成为当代科学的哲学基础?一元-自因-时间性的中国哲学何以需要易学的最简关系式,并与一神教的二元-他因-空间性哲学相对而立?从天人关系、事物自化、气的量子论解析、气学结论和定义、有机自然哲学的科学观察等五个方面对《庄子》文本进行疏理,可对中国科技领先1300年之后遽然落后的"李约瑟难题"给出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7.
要说明谢林自然哲学的复杂性,就必须在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中,为谢林哲学定位。并以此为基点,深入分析谢林哲学思想,才能准确把握其自然哲学的二重属性及其对当时自然科学的影响,对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启示。一康德哲学是谢林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因而要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中国电化教育的体制化建设中,留学生的贡献功不可没。归国留学生为了实现“教育救国”与“科学救国”愿望,在电化教育体制化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探索和实践,从对电化教育的倡导,到专业学术团体的建立、大学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系科的建立及专业期刊的创办等方面,他们积极投身到近代中国电化教育新学科的开拓之中。这不仅为我国电化教育体制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而且阐明了电化教育制度发展的内涵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任鸿隽是以“科教兴国”为立国之策的先驱,终其一生致力于科学推展。他追问“科学之为物”,热情地介绍科学起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倡言“科学是立国的根本”,推进科学体制化;撒播“科学种子”,实施科学教育,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和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邵雍的“元会运世”说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对宇宙发展规律的定量研究。邵雍的自然哲学富有科学精神主要是:(1)相信自然界有统一的发展规律,相信人可以认识这一规律,并努力探讨这一规律;(2)他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理性地进行探讨,邵雍的学说和研究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科学范式”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否定邵雍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精神,不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