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垣枝 《考试周刊》2008,(3):136-137
本文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观察等多种方法对运动员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的表现做出研究和分析,认为"形神兼备"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注重运动员形态和神韵的培养,有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群众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研究武术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如果就单单进行武术套路演练,时间一久总是会感到很多的乏味感,如果在武术套路演练中配上合适的音乐,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让武术套路演练失去它的技击性,而且还将武术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本篇文章中就详细分析了将音乐与武术套路演练相结合起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急演练是应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预案,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合理完善预案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烟草行业应急管理实际应急演练工作的现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应急演练与应急准备的关系、应急演练的规划与准备、应急演练的类型选择、应急演练实施及应急演练的评估与总结等。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的武术套路教学中,提高武术学生各专项身体素质、套路演练水平是武术套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的运用时间控制、声音刺激、视觉刺激不仅能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兴趣,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专项身体素质和套路演练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学活动系统理论的发展为研究神韵提供了新的视野.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即生活、作者、作品、读者,从现实生活、创作主体、作品和接受主体这四个角度来探讨神韵.现实生活的内在精神是神韵产生的源泉.创作主体通过养气,形成富有神韵的审美气质和个性,进而创作出富有神韵的作品.作品是神韵的载体,神韵在作品中表现为超越语言、由作品整体产生的深远无穷的意蕴.接受主体在接受作品时,在创作主体意图的指引下感悟出人的生命意义、人生存在的价值以及现实生活的意蕴,形成富有个性的认识,丰富作品神韵的内涵,实现对神韵的再创.现实生活、创作主体、作品、接受主体构成了文学创作活动连续的、上升的循环系统,神韵在这一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音乐精粹是她具有独特的个性--神韵.神韵使一切事物赋有神采,演奏艺术亦是如此.在演奏中要表现出中国音乐的神韵,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有个性的、有修养的审美观使其达到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张志臣  张志贤 《考试周刊》2009,(22):179-180
武术套路练习中,运动员的呼吸形式应随着套路演练的转换而迅速变化。正确的呼吸形式与配合自我控制与调节,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运动中的呼吸调节方法,着重对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的聚、提、沉的呼吸方法,以及其对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向兴 《考试周刊》2013,(33):194-194
<正>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为建设"平安校园"、建立健全高校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机制,高校进行消防灭火综合演练是个很好的方式。1.高校消防灭火综合演练的目的与内容1.1高校消防灭火综合演练的目的是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提高逃生自救能力;高校消防灭火综合演练的内容是火灾报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现场救护和灭火等。  相似文献   

9.
《秦淮杂诗》集中体现了王士禛神韵诗的独特构思、常用意象与创作心理。他的神韵诗具有蹈袭前人意象、缺乏艺术独创性的缺点;其创作心理虽不是无病呻吟,却小心翼翼、故作雍容,以雕章琢句代替深厚的意蕴表达。所以神韵诗中的"神韵"是馆阁心理的一种刻意掩饰。"神韵"诗风实际上是一种迎合时代需要、以神韵为掩饰的新台阁体。  相似文献   

10.
"神韵"说在中国古代诗论中是颇为重要的一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王士禛在吸收借鉴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神韵"说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其"神韵"说的美学内涵包括:1.自然天成;2.余味、余意;3.清远冲淡。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综合改革方案的实施,学院作为实验室管理的实体,院系实验室安全教育与演练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院系实验室安全教育与演练的主要内容、教育方式、演练效果等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与演练开展情况的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形成院系实验室安全教育和演练的系统化方案,构建覆盖面广、教育性强、演练效果好的安全教育与演练体系,保障院系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大诗歌理论,王士祯(王渔洋)的神韵说历来众说纷纭。论文从神韵说的产生、含义、在诗中的体现及对此说的评价等四方面重新解读神韵说。与成说相反,认为将《秋柳》四首作为王士祯神韵诗的代表作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黄伟 《华章》2011,(31)
本文从节奏、武术套路演练的动静节奏的定义以及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构成要素深入探讨了武术套路的节奏问题,最后以如何提高套路演练的动静节奏性为结论,为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从事武术科研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数学,数学家却能理解其中的奥秘,领略到美的神韵,这是高层次的美感,与素养、数学研究经历和对数学理论的评价水平有关,是处在审美意识深层的表现形式.由于中学生知识水平和生理、心理的限制,在学习中很容易忽视数学美的存在,更不要说数学审美.所以,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数学欣赏的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的眼法主要分为注视法和随视法两种。注视法是完成动作后的定势时,目光集中地看准一个地方。随视法是目光与动作过程中部位在方向上的配合。练习太极拳时对眼法有个要求:“眼随手动,手眼相随,目随势注”,使眼神与手法、身法协调配合,从而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 在我几年的太极拳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注意动作的变化,不注意眼法的配合或配合不协调,演练时难以体现太极拳的神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太极拳的眼法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缓慢柔和、心静体松、圆活连贯、以意导动,不像其它拳种那样快速有力、节奏分明、不用过多注意眼法。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要做到“心静体松”,闭着眼睛演练都可以做到。其实不然,太极拳中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太极拳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太极拳的精气神除与动作配合,主要靠眼神来表达。拳谚道:“眼为心之苗”,“神发于目”。在太极拳运动时,要“以心形随,意发神传”,运用眼法来传神达意,以显示出动作的完整和太极拳的神韵。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大诗歌理论,王士祯(王渔洋)的神韵说历来众说纷纭。论丈从神韵说的产生、含义、在诗中的体现及对此说的评价等四方面重新解读神韵说。与成说相反,认为将《秋柳))四首作为王士祯神韵诗的代表作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7,(5):96-100
为了更好地促进段位制长拳的普及推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段位制长拳演练的配乐与口令探究为研究对象,对段位制长拳三段的演练进行风格特点分析.分阶段创编口令并配以背景音乐,制作演练所用的配乐,以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练习者掌握动作和巩固练习,从而提高段位制长拳教学的效果,促进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普及和推广,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个地方的风景名胜能够给游客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处风景名胜肯定拥有其独特的灵气与神韵。风景名胜的灵气与神韵就是因自然造化或文化赋予,隐含在特定景区、景点或景观中的神秘精神,即能够引致游人顿生崇敬之意或顿人审美愉悦的神奇魔力。造化神奇的风景名胜,固然拥有超凡的灵气与神韵,自然造化不够神奇的风景名胜,同样拥有超凡的灵气与神韵。  相似文献   

19.
<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校能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而学有所长,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文内容演练因其新颖、逼真,独具的情感、意境及创造性,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从演练中完全理解课文,从演练中受到思想教育,从演练中学到各种技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一、课文内容演练,激发兴趣的平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影视产品不断进入家庭,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思维活跃了,传统注重教师讲  相似文献   

20.
沈德潜论诗注重神韵,对王士禛也极为尊重,但是,沈德潜对王士禛的神韵说更多的是批评和改造.首先,沈氏编选《唐诗别裁集》,明确标出“以李、杜为宗”的选诗观点,以纠正王士禛编选《唐贤三昧集》的偏失;其次,在《清诗别裁集》中,沈氏对王士禛诗进行取舍、改造和重新评价,对其单一以神韵论诗的做法也提出质疑;最后,沈氏明确标出“始审宗旨”的论诗标准,以纠正神韵说末流回避现实,陷入虚响的明显缺陷.沈德潜对待王士禛神韵说的态度,是其诗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必然反映,同时,也反映出清代前中期诗坛风尚的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