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2008年,"山寨"似一夜梨花,千树万树开起来,成为地球人都知道的名词.从没牌照、小作坊、低价位的"山寨"手机,到"山寨"数码相机、"山寨"MP3、"山寨"电影、"山寨"翻译、"山寨"明星……"山寨"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家族日益壮大.感慨于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山寨"现象之时,一个问题本能地浮现于眼前:"山寨"离教师有多远?  相似文献   

2.
陈军 《高中生》2009,(14):6-7
山寨现象,众说纷纭"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和小作坊。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不过,如今提到"山寨"一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山寨手机"了,"山寨数码相机""山寨电影""山寨T恤"  相似文献   

3.
陈军 《高中生》2009,(7):6-7
山寨现象,众说纷纭 “山寨”一词,出自粤语,原指那些没有牌照、难入正规渠道的小厂家和小作坊。随着“山寨手机”大规模地“攻城略地”.“山寨”这个有些江湖气的词汇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不过,如今提到“山寨”一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山寨手机”了.“山寨数码相机”“山寨电影”“山寨T恤”纷纷出炉,就连“春晚”也出现了山寨版,甚至衍生出了“山寨文化”。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一股文化旋风席卷了整个中国,不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网络平台,到处都能找到它的痕迹,它就是受到广大网友热捧的"山寨文化"。用搜索引擎去搜索,山寨机、山寨电影、山寨艺人、山寨门、山寨话剧、山寨音乐……"山寨"话题层出不穷,"山寨文化"流传之快,流传之广,令人咂舌。随着"山寨春晚"的酝酿,关于"山寨文化"的讨论再度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是国家级电视台首度关注网络时代所形成的草根文化,也意味着由"山寨文化"这一新兴词汇所代表的民间文化现象,第一次进入了官方视线。  相似文献   

5.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粤语系统中,"山寨"是"小朝廷","山大王"是"小皇帝".由此,"山寨"延伸出了模仿、克隆、仿制等含义.最初有山寨手机、山寨游戏机,然后是山寨明星、山寨电影、山寨百家讲坛、山寨鸟巢、山寨春晚等.在网络的"帮助"下,"山寨"成为了2008年的流行语,甚至蔓延成"山寨文化".……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对中国当代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作品这一现象的分析,对建国后中国电影改编研究的得与失作了简单的梳理与总结,从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法三方面作了较为细致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电影现象构成了中国电影界十分奇特的冷热现象:一方面是观众的好评和高票房收入,一方面却是某些圈内人士和学术批评的严厉遣责。本试人中国的商业电影和是中国电影现状入手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诠释,并尝试着从市场,电影的社会功能,情节的组建与构架,冲突与悬念和独特的喜剧等方面探讨冯小刚商业电影的成功所在,希望能为中国商业电影的繁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黎鲲 《文教资料》2008,(27):55-56
王朔的许多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他的电影满足了一些人的审美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文章简要介绍了王朔电影的改编情况,并从王朔电影对传统的反叛、对小人物的悲悯、对社会现象的透视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王朔电影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莉 《文教资料》2009,(11):54-56
电影诞生之初,就被当作奇观而为世人争相观睹.作为艺术的电影,不仅能再现现实,更能呈现奇观.本文旨在从电影本体论的角度审视电影的奇观本性,分析电影奇观的构成,揭示出当代华语电影存在着对电影奇观的误读,而产生的一系列弊端.通过对电影奇观的梳理,全面地认识电影奇观,对研究当代奇观电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后方电影”是中国电影史“战时中国电影”时段的主导性维面。作为相对复杂的电影历史现象,“大后方电影”研究应该确立动态通连的观照态度,侧重针对官营电影体系的建立、电影创作和电影化建设几个重点维面,注目于内在联系性,灵活采用多种方法,真正理清复杂交错的内在纹理。  相似文献   

11.
《中学科技》2009,(3):8-9
什么?有人做出山寨版的潜水艇啦。这怎么可能?潜水艇又不是手机,这个大家伙对大多数人来说,别说做,就连见都只在电影电视里见过。不过,在这山寨风潮方兴未艾之时,还真有人做出了山寨版的潜水艇,而且中外都有。下面,我们一起来见识一下这些潜水艇长啥样。  相似文献   

12.
幻想题材的电影随着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逐渐成为当今主流,这一现象的形成当然不能全部归因于技术单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提高和大众审美文化水平的逐渐进步。我们在追寻电影艺术创新的同时,要关注电影创作的各方面因素,因为就艺术创新而言,并不是单单更改内容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3.
当某一新事物被冠以文化一词之后.其身价像牛市一样立马翻几番。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山寨广受追捧。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山寨官员、山寨电影、山寨天安门、山寨大学……形形色色的山寨之风像金融危机一样在中国的市场上刮得人心不安。  相似文献   

14.
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现象,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进行一些思考。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对称现象;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历史回顾及相关问题;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内地与港台对国外电影片名的不同翻译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内地与港台对国外电影片名翻译的一些特点,同时分析了近年来内地与港台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发展与变化,归纳了内地与港台在此出现的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借助着民族电影业蓬勃崛起之势,更得益于电影这一媒介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国人自办的电影刊物获得了迅速发展.2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刊物便是“电影特刊”.本文探寻电影特刊的特性及其演变轨迹,同时对学术研究中如何开掘与使用电影特刊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以期为早期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拓展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山寨"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词语已经迅速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无事不山寨,无人不山寨.这是一种仿拟的造词方式,并与隐喻认知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山寨"与对象之间有关联之处,通过隐喻形成了一个由准词缀"山寨"组成的词族.力图从现象入手,着力分析隐喻认知模式下的"山寨"词族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电影来说,第五代导演正在越过他们创作的高峰,第六代导演不得不采取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姿态,后殖民语境的批评紧守着民族保护主义的立场,好莱坞电影作为强势文化更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之后期待着大举入侵.而在电影市场上,电影票房急遽跌落,电影产量大幅度下降,电影信誉更是出现严重的危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电影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问题.而对如此内外交困的处境,电影人还是缺少一种猛醒的意识,缺少紧迫感和振奋精神.一些更年轻的导演适时地提出"新主流电影"的口号,但似乎还没有更具说服力的作品来为中国电影的重新崛起开路.  相似文献   

19.
独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制度改革、社会流动和文化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独立电影产生的时代原因以及青年电影文化中独立意识的扩散过程。从被动接受的地下电影到主动选择的业余电影,再到更加独立个人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独立电影逐渐远离了与体制的必然联系,进入生产与消费的自足状态。  相似文献   

20.
独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制度改革、社会流动和文化变迁三个角度探讨了"独立电影"产生的时代原因以及青年电影文化中"独立意识"的扩散过程。从被动接受的"地下电影"到主动选择的"业余电影",再到更加独立"个人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当代独立电影逐渐远离了与"体制"的必然联系,进入生产与消费的自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