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彦 《今传媒》2015,(1):31-33
世界各地对网络谣言的治理都非常重视。从2013年开始,我国对网络谣言的治理出现了一些变化。政府完善了过去以公开辟谣、删除谣言和关闭非法网站为主要手段的表层治理模式,从处理谣言传播者向追究谣言发布者转变,它为研究谣言制造动机提供了数据。通过60例比较完整的网络谣言案例的研究,对网络谣言的发布者性别属性进行描述,厘清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利他性、利已性和无利性三种动机属性,分析性别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依法治理网络谣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过高的"无利性"网络谣言是对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伤害,而男性成为网络谣言的主体也打破了传统"女人爱造谣"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2.
薛恒  陈燕 《新闻界》2013,(17):41-46
网络谣言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害群之马",不仅给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带来了伤害和损失,而且败坏了蓬勃发展中网络言论自由的声誉。在网络信息全球化传播的时代,治理网络谣言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通过考察各国的治理网络谣言的对策,总结其足资借鉴的一些通用性经验,可以作为我国治理网络谣言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有蔓延之势。应对网络谣言,我国刑事立法采取积极预防主义策略,该策略在规制网络谣言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存有侵害言论自由等风险。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限度在于明晰其与言论自由的界限,具体可从“实际恶意”主观不法性、“危险理论”客观不法性、比例原则需罚性三个标准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蔡桢  李新华 《新闻传播》2013,(12):140+142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成为网络谣言的载体,并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目前集中开展的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引起人们的反思,打击网络犯罪应遵循哪些法律依据,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如何保证,如何在治理网络谣言与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之间进行合理平衡,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自由地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以某种表现方式进行自由地言说。本文把网络谣言看作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值得进行社会研究的事实,通过认识理解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分析网络言论自由的内涵及其特征,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潜在关系,为规避网络谣言泛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以新型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web2.0时代的到来,谣言的形态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借助社交媒体而传播的网络谣言利用各种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进行阐述或诠释,一般而言缺乏真实性根据,由于"迷惑性"极高,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在新媒体时代,网民制造的谣言借助网络不仅扩大了传播范围,还加快了传播速度,增加了人们对谣言辨识的难度,使其危害性更大,后果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主流网络媒体要勇于担当"网络谣言扑灭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民意表达更加容易,但也为网络谣言更迅速传播创造了条件.在互联网广泛普及所创造的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如何看待网络谣言的破坏性?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面对网络谣言,主流网络媒体该如何作为?西部网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多起网络谣言事件中主动承担起了"谣言扑火者"的角色,让很多网络谣言在及时准确的报道而前"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8.
民无信不立     
近来,网络谣言成为时政、社会热点。有人因在微博上制造谣言而被依法拘留,传播相关谣言者也被教育训诫。主流媒体连续发表文章分析谣言的危害,而大连某企业家也通过现身攻破围绕着他的谣言。毫无疑问,谣言是有害的。但是,究竟何为谣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谣言为"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可见谣言的要害在于没有事实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拼凑裁剪的片面事实、虚假新闻让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加大。2019年4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AI"谣言粉碎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遏制社交媒体和网络新闻中谣言的传播,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网络谣言传播现状出发,结合AI"谣言粉碎机"的原理和效能,探究其对网络谣言传播路径的影响,分析痛点并提出对策,助力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的深化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网络时代,但与此同时,网络谣言顺应而起,层出不穷,网络已然成为谣言滋生与传播的温床。这不仅扰乱民众思绪与判断,同时也极易引发社会动荡。本文以2016年美国大选中"披萨门"谣言为基点,试图厘清谣言的传播过程,进而提出相关策略,以有效抑制网络谣言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信息环境中,匿名制酿成的网络谩骂、网络谣言、网络欺诈和人身攻击,造成无数媒体伤害,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屡受其戮.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网络实名制的问题,而是商讨在具备条件的网络领域如何强制推行实名制,切实保护公民的正当言论自由.现在也不是什么人愿意不愿意实行实名制的问题,而是滥用话语权设伏的网络"炮烙",激起无数网民的愤慨,强烈要求立即建立实名制.在不涉及个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网络表达领域,网络实名制则应有宽容性——可实名也可不实名,也可后台实名但前台匿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并抓获一批在网上造谣、传谣者,网络谣言泛滥的问题以及如何整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社会转型期的意识形态混乱、一些媒体转企改制后为追求利益而忘记责任、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网络和传统媒体的渗透等是网络谣言不断泛滥的根源,我们应该从既要积极"打苍蝇"更要敢于"打老虎"、新闻行业要争做整治谣言的表率、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抓手,长期依法严打等几方面去努力,才能标本兼治,杜绝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13.
汤晓峰 《新闻传播》2014,(2):312-313,316
网络谣言是负向舆论,对社会舆论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网络世界里,"把关人"缺失,而网络上的版主、网络"大V"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且背景复杂,难当"把关人"的重任,导致一些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多年来,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方面积累了积极正面的形象。传统媒体要发挥长处,及时揭示事实真相,正本清源,澄清无根无据的流言蜚语,在破除网络谣言中发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高章幸  肖峰 《东南传播》2014,(1):97-100
21世纪,随着网络在全世界范围的普及和3G时代的到来,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的网络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谣言不可避免地延伸到网络平台,网络谣言随之诞生,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当今大众的舆论导向,其危害性不得不引起网络媒体业界、新闻传播学界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网络谣言作为一种新的大众舆论现象,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传播特性和传播机制。作者试图从传播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网络谣言的成因、危害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究行之有效的治理网络谣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中旬,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并一度引发公众对真相的探寻。当月30日,该谣言以6人被依法拘留、16家网站被关闭而宣告粉碎。这不是第一起网络谣言,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起。抵制网络谣言,激浊扬清,用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客观有力的报道安定人心、稳定局面、凝聚力量,将是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党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自觉肩负好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杨静 《新闻窗》2011,(2):26-27
谣言与突发事件 顾名思义,谣言,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现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得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  相似文献   

17.
“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传播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青云  刘晨 《东南传播》2012,(10):35-36
"自媒体"时代下,微博一方面成为普通大众表达个性和自我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极易成为谣言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如何应对微博谣言是网络信息管理者和媒体研究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微博谣言的应对机制,以加强政府对微博谣言的治理与防范,推动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健康谣言频发,《人民日报》盘点十大网络谣言,其中六个都属于健康谣言。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健康谣言的产生和消弭就会发现,"沉默的螺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意见领袖的登场又使健康谣言往两个方向发展:要么放大谣言,要么辨明真相。值得注意的是,"群体模仿"效应与网络新媒体的"匿名性"对健康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提出,为平息健康谣言的传播,首先要完善官方信息发布制度,其次要强化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才能坚持科学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健康谣言频发,《人民日报》盘点十大网络谣言,其中六个都属于健康谣言。从传播学角度研究健康谣言的产生和消弭就会发现,"沉默的螺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意见领袖的登场又使健康谣言往两个方向发展:要么放大谣言,要么辨明真相。值得注意的是,"群体模仿"效应与网络新媒体的"匿名性"对健康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提出,为平息健康谣言的传播,首先要完善官方信息发布制度,其次要强化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才能坚持科学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