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作文》2013,(Z2):2
大赛评审委员会作家、教授专家简介陈若曦:生于台湾,曾与台大外文系同学白先勇、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后赴美留学。足迹遍及北美、中国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创作《尹县长》《陈若曦小说精选集》《清水婶回家》《打造桃花源》《坚持·无悔:陈若曦70自述》等文学作品。白先勇: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著有《金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13,(Z2):129
本届中美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评委会:大赛名誊主席:陈若曦白先勇入围初评:《新作文》《红杉林》杂志编辑部中文复审评委:吴玲瑶帅致若阙维杭吕红英文复审评委:沈悦郭瑞玲Lena Chen Pafrick Hamm大赛评委评审感言我们衷心祝贺获奖者和所有参加本次比赛的中美青少年。感谢你凭借你的经验并投入才华精力,与评审及读者慷慨分享你的思想与文字。参赛作品富于才华令人惊叹,我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浸染下,白先勇对社会、生活及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学界很多学者已从《红楼梦》、杜甫、古典诗词等对白先勇的影响以及悲剧感与沧桑感等方面论述了白先勇作品的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将试以《台北人》为例,从忧世情怀、放逐与悲秋、宿命论思想、女性依恋四个方面来论述白先勇灌注其间的传统主题与思想情结。  相似文献   

4.
选取白先勇短篇小说代表作《台北人》进行色彩分析,具体从白先勇之所以偏爱色彩运用的背景、色彩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花色的象征意义或对主题表达作用、色彩运用的规律、《台北人》中富有色彩感的意象群落对于整本小说主题的作用、色彩与书写白先勇心灵痛楚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色彩感对《台北人》影视变体独特作用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分析色彩在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纽约客》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文文学的力作。细读《纽约客》可以发现,白先勇在《纽约客》中为我们书写了人和文化的命运选择的三种模式:抗争、妥协、遗忘与麻木。从这三种模式中,不仅可以看出白先勇对人的命运与文化的命运的双重焦虑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白先勇小说独特的哲学价值与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对《将传统融入现代》一文的补充论述。讨论白先勇接受《红楼梦》影响的创作主体之外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只选择白先勇的代表作《台北人》来讨论的原因,并从创作经历、文学环境与背景等方面,对上述问题作了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回归与认同,使白先勇的作品日趋成熟。白先勇曾信心十足地说道:“对西方文化的追寻、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认同,这两种思潮融合,我想就会有一个新的文学局面出来。”本文就白先勇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来探讨他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的。白先勇的《台北人》中的十四个短篇,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相异,每篇能独立存在,可称得上是上流的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作者自觉地将传统的、现代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台北人》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学对白先勇这位现代派小说家的影响是巨…  相似文献   

8.
好书大家读     
《新读写》2020,(1):31-31
《八千里路云和月》作者:白先勇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文坛大家白先勇向全新作品集,书写一个时代的生命轨迹与历史魂魄,是故事的日积月累,更是填不满的文化乡愁。作者在字里行间深感生命中值得纪念的这些人、那些事,是永远回忆不完的人生财富,折射出他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及审美理想。白先勇用毕生的沉淀之笔,描绘了一幅至真的生命画卷,引领读者逐渐碰触热得发烫的文学家胸怀。  相似文献   

9.
鲁迅与白先勇同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深刻影响,同为后世留下了少而精的短篇小说,所以在鲁迅的《呐喊》、《彷徨》与白先勇的《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中,比较人物形象塑造的畀同有可行之处。两篇短篇小说中采用现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塑造了一批不幸的人物形象,并对作品中不幸的人物形象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也能看到白先勇对鲁迅人物形象继承后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白先勇《台北人》中的人物,囊括了台北都市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贫富各殊,行业各异,但每个人都背负一段沉重的往事,都和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有直接关系。尤其《一把青》中朱青的前后期生活的强烈反差,更能够体现白先勇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试从爱情、生命存在和历史文化三个维度来解读《一把青》的悲剧意识,深化对白先勇《一把青》的悲剧意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20,(2):26-30
赴美留学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去国后的小说创作相较早期作品有显著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珀西·卢伯克《小说技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小说技巧》对白先勇创作的影响首先是整体性的,它促进了白先勇理论自觉性的形成,其对于形式的强调也让白先勇将创作目光更多聚焦于形式之上;其次这种影响也是具体的,《小说技巧》中提到的绘画法、戏剧法、视点转移等理论都被白先勇吸收并贯通到他的小说创作里,这使得他的创作技巧逐渐纯熟。  相似文献   

12.
《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成熟的一个转折点,作品充分显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由于个人出身和国家历史等原因,白先勇经历且目睹了一幕幕人生的悲欢离合。在小说中采用了黄昏、落花等苍凉的意象作为他思想的荷载物,来表达他对生命苍凉的体悟。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的开篇之作。作者将空间和时间的魅力全部集中在尹雪艳身上,尹雪艳宛如时空中的永恒"精灵"。白先勇通过塑造尹雪艳的"永远",反衬了成为"台北人"的大陆人的今非昔比的失落感和人生的无常感。  相似文献   

14.
作为白先勇代表作的短篇集《台北人》,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同时,由于白先勇身份的特殊,与其他作品相比,这部短篇集所流露出的感伤意蕴也尤为浓烈。  相似文献   

15.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白先勇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相结合,把特定年代中国人的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文化的高度进行审美观照,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使当代中国文学拥有了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16.
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堪称将西方现代派意识流手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成功整合的典范:作者通过不断转换叙述视角、由眼前景物生发联想以及混淆今昔等手法,将轮回转世、历史沧桑以及人生无常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巧妙地传达给了读者。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作从《台北人》起,其小说创作可谓已步入成熟阶段。从《台北人》和《孽子》中小说人物的构建可见,对人物的把握上,白先勇摆脱了意识形态偏见,以更为客观的立场,在时间化和人本化的人物构建模式中,赋予人物历史深度和精神深度,构筑起两个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体系。这为中国作家如何继承本土经验,又能化用西方现代文学精神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是位杰出的作家,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广受赞誉。《花桥荣记》是《台北人》中最具有写实特点的一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白先勇一改惯用的全知叙述策略而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在这一视角的"见证"下,写出由大陆撤退到台北的那批人的悲剧故事,表达对往昔故乡的追念和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相似文献   

19.
白先勇是大陆读者比较熟悉的一位美籍华人回族作家,他的作品在大陆受到普遍的欢迎。其中《孽子》一书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长篇,发表于1979年,近两年才被介绍到大陆来。《孽子》所描写的生活对绝大多数读者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但这个陌生的世界所反映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病态,都又是人们并不陌生的。白先勇在《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孤恋花》等作品中,曾成功地描写过台湾社会下层舞女、吧女、妓女等被蹂躏者的悲惨生活和命运,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台湾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孽子》则是白先勇从另一侧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的又一次重要的摄象。在白先勇的短篇中,具有变态性心理的人物形象曾不止一次出现过,但象《孽子》这样  相似文献   

20.
《思旧赋》是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后期重要作品,被收入系列短篇小说集《台北人》里。自先勇系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小儿子,今年四十七岁,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教授。他五十年代末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工作,至今未断。他的作品,有《金大奶奶》、《玉卿嫂》、《寂寞的十七岁》、《纽约客》、《谪仙记》、《台北人》等几个短篇集,和一部长篇《孽子》。《台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