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为学校数学教育中心”是国际数学界提出的口号.“问题解决”既是教学目的,也是教学过程.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年来,我们以“问题解决”的数学观念为指导,  相似文献   

2.
“提问”的含义一般是指“指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目前教师考虑较多的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提问”,而如何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却涉及较少,甚至根本不考虑.这种只重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势必会造成学生的数学品质形成缺陷.因此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中写道:“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这就决定了数学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是高考的能力要求,近几年应用题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应用题的教学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的阐述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项独立的数学活动.是教学的目标所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创新能力是数学的一般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即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猜测的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发展始于“提出问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更重要.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不仅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而且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使学生拥有一颗敢于探索,不畏权威,敢于质疑的心.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谈如下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选择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教科书九年级有关“高度测量”问题的一节专题复习课,通过选择具有现实意义而对学生又富有挑战性的“树的高度”测量问题,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树的高度”采用不同测量方案的探究,经历数学的抽象过程,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与人合作的愉快.重点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树高的测量问题.难点是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加强学生应用意识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知识应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实施“问题解决”形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引导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初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 第八届(1996年)和第十届(2004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都提出“要重视数学教育中的语言和交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数学交流”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重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近年来全国和各省市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阅读理解型试题为基本素材,对其进行初步“探究”,归纳出了阅读理解型试题的三种常见类型:(1)文字型或图表型;(2)数表型;(3)新性质型.在教学实践和解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途径:(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2)在定理及例题、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作图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抽象的数学式于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几何图形,便于有效地引导学生加深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弄懂它们的几何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笔者用尺规作图来研究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一些做法.且已知椭圆,求作它的中心、对称轴、顶点、焦点、准线(1)中心的画法:要确定一个椭圆的中心,我们要先解决问题1已知椭圆>十头一1(。>b>’-‘——“一“””“——‘hi“”——~0),求斜率为天的平行弦的中点…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蒋秀云 《成才之路》2013,(28):15-15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接一个问题的出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确定“四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能”,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该如何培养“问题学生”呢?这里的“问题学生”不是有问题、不正常的学生,而是指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就能不断地从提问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成为时代英才。这也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上)(必修课)第34页中,对推理“p→q”进行了说明,“p→q”是:“‘若p则q’为真,是指由P经过推理可得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记作p→q”.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认为“p→q”与“‘若P则q’为真”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7.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在传授数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课程的实用性特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生应用意识与能力的重要价值展开探究,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主张“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提出了一个“加强”和一个“关注”,即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联系学生与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的技术手段,成为优化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标准》进一步强调指出了六个核心概念,其中之一便是“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在“数学能力”的诸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当学生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时,才能说他有良好的数学能力,从而才能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所以对学生加强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推理的意义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化”成为一个关注热点,但怎样用数学“教化”人的问题还未得以完全解决.眼下在数学教育研究中对“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于是“数学化”、“问题提出”成为两个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