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章档案学 学习提示:本章主要了解中外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档案学三大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来源原则、鉴定理论的产生,内容与发展趋势.重点了解国别、学者、著作、思想观点的对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档案学理论的最基本问题既档案概念着手,对文件、档案的本质与内涵进行了新角度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对文件和档案的关系加以重新审视并对其进行理论界定,以期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导致文件运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作为档案学支柱理论之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受到了冲击和质疑。与此同时,西方档案界提出了文件连续体理论,至此两大理论的优劣之争拉开了序幕。解决两大理论的优劣之争,不仅是档案学基础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电子时代档案管理的实践。围绕着两大理论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主要形成了哪些观点?国内外观点差异何在?对于同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陆勇敏 《浙江档案》2000,(10):36-36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它与纸质文件一样,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同样具有参考利用价值,需要存档备查.这改变了传统观念上对档案的理解,并引起了对文档管理的变革.在电子文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对于档案学领域重要理论之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不得不加以重新考虑,改变传统纸质文件时代的管理和思维模式,重塑电子时代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5.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文件管理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西方现代档案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档案自然形成规律理论,"是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②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件与档案关系的问题在档案界历来讨论颇多,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对档案学学科性质与本质特征认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档案学经典理论和档案管理实践,以及国内外档案核心理论等角度,重新探究文件与档案的关系,认为二者实为同一种事物.  相似文献   

7.
丁璇 《浙江档案》2005,(11):4-5,33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同产生手上世纪中叶,这两种理论的诞生在世界档案学界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奠定了现代档案学的理论基础.在我国,"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提出后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档案工作者不变的信条,学界奉之为圭臬.在欧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文件中心--这一独具特色的档案中间保管机构的坚强理论基础.这两种理论都是对档案(文件)运动客观规律的揭示,但在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上存在明显差异,笔者将逐一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档案学理论建设中,档案鉴定理论历来受到高度的重视,“鉴定工作的结果,象档案界通常说的那样,‘决定档案命运’,涉及档案的‘生死存亡’和馆藏质量.”而对文件价值理论的论述,似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理论,而是将有关文件价值理论的论述纳入档案鉴定的理论范畴,这里仅举一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关于公共文件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观点是对档案鉴定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InterPARES项目中document,record,archives等档案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差异,以及该概念体系与我国档案学概念体系中记录、文档、文件和档案等术语的对照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document与记录对应关系,重点分析了record对应于文件或者档案的合理和不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10.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问题,是档案学理论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首先从文件与档案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一图,两等式"的认识方法,进而围绕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关系、电子文件时代电子文件的管理等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世界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以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根基的理论发展体系经历了漫长的由诞生到发展,由发展到成熟的演进历程。这种理论发展体系是在对传统历史档案的整理和早期档案实践基础之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具有广泛的历史性和适用性。但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先期档案管理经验的中国却未在这种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大部分档案学理论以借鉴西方档案学理论为主。  相似文献   

12.
文件还是档案?——为records正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岚 《档案学研究》2009,23(5):13-1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档案界越来越多地出现以"文件"来解释档案工作.如:文件生命周期、文件连续体理论被称为档案学基本理论;文件管理及元数据国际标准将采用为国家档案工作标准;很多学者还认为国外没有电子档案、只有电子文件等.实际上这些以"文件"入主"档案"工作的困惑,都源于档案界多年来对records翻译、使用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属于档案学基础理论范畴.毋庸讳言,我国档案学界对两者关系的认识直至现在还是自相矛盾的.本文拟对文件与档案的关系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档案形成规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形成规律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我国档案学者对档案形成规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档案形成规律的名称与内涵、档案是有意识形成的还是自然形成的、档案与文件的关系、档案形成规律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电子文件(档案)的形成规律等,文章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学术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振华:"档案是由文件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理论被称作"我国经典的档案学理论".新中国的档案工作就是伴随着这一理论成长起来的.这一理论为新中国档案工作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件与档案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档案》2000,(10):4-6
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是档案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档案界人士就此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文件与档案是否属同一事物;(2)文件是否可以作为档案的属概念;(3)归档是否是文件与档案的分界线.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元数据与文件的关系准确认识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件与档案的形成规律历来是中外档案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电子文件或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同样如此.在我国传统档案学理论中,我们常说,(现行)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现行)文件的归宿,档案是由完成现行使命后的文件经归档转化而来;就单份文件而言,档案与(现行)文件虽然处于不同的运动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态,但作为客观存在,它们却拥有相同的物质、相同的表象和相同的信息内容.对此,我国档案学界观点基本一致.而在电子档案的形成规律问题上,我国档案学界却有着一定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涌现出不少有影响力的档案学理论思想.本文根据文献调查情况,收集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较有影响力的档案学理论类型,利用专家调查法,梳理出了四个符合一般原创性理论标准的档案学理论,即主客体全宗理论、文件运动规律理论、档案双元价值论和档案物质实体双重结构论.本文在分析这些理论的产生原因以及有关理论的反响和持久影响力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档案学原创性理论形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档案学理论原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档案学理论的重要支撑理论之一,奠定了文件的阶段性管理和全程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档案业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关于档案管理方面的业务职能或工作环节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门的档案外包服务机构,利用他们的优势与专长,  相似文献   

20.
文件运动规律研究是站在“大文件观”的角度上将文件运动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从中剖析文件运动的内在规律.是从新的视角来审视档案学的基础理论。文件运动规律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研究文件运动整体性和阶段性特点为主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第二,将文件运动看作是群体运动而并非个体运动的“全宗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