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窗》这篇小说,在分析作品的思想价值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靠窗病人在不断地为不靠窗病人描述窗外美好景色时为什么没有注意到不靠窗病人的心理变化?不靠窗病人开始听同伴描述时觉得是一种享受,但后来窗外不断变幻的景色和精彩的描述,不可避免地诱发了不靠窗病人的自私心理。而且他对自己的想法也感到惭愧并加以克制。但是靠窗病人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心理变化,每天还在进行描述,使不靠窗病人的自私心理不断地受到刺激。这是不是说靠窗病人也有责任?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问题!笔者在教学预案中并未设想到这一点,恰好在集体备课时,教师们…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写的微型小说《窗》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了让学生领略结尾的艺术,以往我总是设计两个主要问题,把学生一步步引入作家的思想深处。这两个问题是:1.文中两位病人分别是怎样的人?2.从同一个窗户看出去,靠窗的病人看到了美好的世界,不靠窗的病人看到的却是一堵墙,为什么所见会有如此不同?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下会恍然大悟:靠窗的病人心地善良,有爱心,公园的平凡景物在他眼里是如此美好,促使他每天都要与病友分享。不靠窗的病人自私狭隘,冷酷无情,外面的大千世界在他眼里和一堵光秃秃冷冰冰的墙…  相似文献   

3.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很多听课老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以凤鸣山中学的热情欢迎所有老师,好吗?(热烈掌声.)谢谢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皇帝的新装》.(师板书课题.)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早看《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时候? 生:我第一次看这篇童话是六岁时.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它是一篇童话.他六岁就看了,真不错.你说说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相似文献   

4.
孟令宏 《快乐阅读》2011,(23):103-104
《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苏教版选在初中语文第八册,我和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以下就是当时的片段记录:生:小说通过靠窗和不靠窗两位病人言行的对比,赞扬了美好善良的心灵,鞭挞了自私、丑恶的灵魂。师:观点很正确。同学们还读出了什么?生:文章的景物描写很出色。生:文章的心理描写真实自然。师:好,同学们读得很细心。还有  相似文献   

5.
张奕智 《考试周刊》2015,(10):14-15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小说《窗》以"窗"为焦点,讲述了一个狭窄病房中的两位重病人: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对他们所持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批判了自私狭隘的心灵。这篇小说反映的不仅是美与丑、正和反等问题,更引人深思的是人性。透过这扇《窗》,写出人类的心灵之窗,折射心灵之窗的病痛。在作者看来是一篇拷问人性的佳作,是一篇真实反映人性弱点的力作。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回放《窗》教学实录一、看标题整体猜读师: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很优秀的小说。(展示课件1:窗)看到标题,请大家猜一猜这篇小说会写一个怎样的故事?生:一群男孩在操场踢球,一个男孩力气用大了,不小心球砸坏了人家的玻璃,他犹豫要不要去  相似文献   

7.
一、引入新课 师: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曾经问鲁迅他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篇短篇小说,鲁迅的回答是——《孔乙己》,并认为这篇小说有大家风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 (一)教学活动一:整体感知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稍微了解一下情节.这篇文章的高潮是哪一部分?在哪一节?是哪个事件? 生:第10节和第11节,断腿后的孔乙己出现在咸亨酒店的情节是高潮.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90):31-32
<正>我与学生一起学习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小说名篇《窗》,尝试"浅"文"深"学,课堂上呈现了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与生活、与自己内心之间多维、立体、精妙的对话:师:刚才有同学认为,那个"不靠窗的病人"生来就是一个"见死不救"的恶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有何依据?生1:不是。从文中他们"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看出他是善  相似文献   

9.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丑小鸭>.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只丑小鸭因为长得丑被别人欺负,最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很有趣的成语故事,一起读课题:螳螂捕蝉(板书)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有意思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快速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生读完课文)师:谁来用最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有意思的故事?生:课文主要讲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可他固执不听,并且下令说,谁敢再劝阻他,他就处死谁。后来,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给他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他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师:说得很概括,也很完整,大家像他这样,同座位之间互相说说。(生同桌互说)师:如果再概…  相似文献   

11.
【原文】透过窗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有鸟语花香、高山流水、风和日丽、电闪雷鸣。然而泰格特的这扇窗却使我看到了人性的冷酷无情。故事中的两位病人……该怎么形容他们呢?是善良的天使与罪恶的魔鬼,还是英俊的王子与丑陋的巫师?不,都不是。他们仅仅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会开心会难过的人。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心性会如此迥异呢?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是一样的,那个靠窗的病人,他是那么的善良,因此他尽管面对着一堵墙,仍然能为了病友的快乐而编造出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美丽公园。那位靠里的病人呢,正因为他嫉妒靠窗病人能每天看到公园的美景,所以他…  相似文献   

12.
由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写的短篇小说<窗>被选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的第四单元"小说之林".小说描写了两个病情都很严重的病人住在某家医院的同一个病房,其中靠近窗户的那个病人利用每天特许的两小时仰坐的机会,把窗外看到的一切栩栩如生地讲给不靠窗的病人听,不靠窗的病人在享受同伴描述的同时也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得到这个靠近窗户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师课前板书“叙事完整”.屏显“奔跑——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师:莫言先生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屏显)他还说自己能获奖是因为故事讲得好.那故事怎样才能讲好呢?首先就是要把故事讲完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怎么把故事讲完整.请观察这张照片(屏显学生跑步的照片).发现这张照片的特别之处了吗?好,你来说.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习作指导:1.在脑海里放电影,看看你熟悉的人有哪些。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写的人是谁?他身上有故事可讲吗?2.这个故事能很好地体现你想写的人的特点吗?品质、性格、脾气、爱好、特长等都属于人物的特点。特点往往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3.明确了要写的主人公,想好了最能体现主人公特点的一个故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大家还记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吗?小说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今天我们来学海因里希·伯尔的另一篇小说《在桥边》。二、初读交流师: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小说,老师特别想听听同学们读完小说后的阅读体会。请试着用1~2句话概括。生1:小说应该是讲爱情的吧?"我"甚至为了爱情丢了饭碗。生2:小说挺短的,读完后也大致了解了小说的情节,可是总觉得好像自己的阅读浅了点,  相似文献   

16.
师: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莫泊桑的小说.看一下题目,我们就知道,所有的情节都围绕什么展开?  相似文献   

17.
学写故事     
课堂回放 一、研读故事,探寻情节曲折的奥秘 师:今天作文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学写故事".说到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小时候大家都读过哪些故事?还记得吗? 生:小红帽.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看来大家读的都是经典故事呀.这些经典故事,不仅情节曲折,而且人物形象鲜明,想象丰富生动.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向经典故事学习...  相似文献   

18.
我曾有幸聆听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天鹅的故事》,对其中两段教学感触很深。【片段一】(学生初读课文,学完生字词后)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天鹅的故事》。我们以前也读过很多故事,看过不少故事片。大家知道,故事都有主角,都有主人公。那你认为《天鹅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请讲出理由。生1:主人公是天鹅。因为它们之中有一个“破冰勇士”,在湖上奋力把冰破开。(老师板书:破冰)生2:我觉得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因为文中写的都是他在湖岸上看到的。(老师板书:老人)生3:我认为是天鹅。因为课文题目叫《天鹅的故事》,虽然故事是老人讲的,但…  相似文献   

19.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一篇小说--<窗>,让我们看看窗内窗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好吗?现在把课文发给大家,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不过,老师要提醒大家"不动笔墨不读书"哦!希望大家在阅读时把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圈点勾画出来.  相似文献   

20.
师: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选自中国名著<水浒传>的第九回.大家在预习时,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