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一句,后人有两种断句方法。本文从"强弩"所指入手,试图解决此句及与"强弩之末"相关的几处断句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倩 《现代语文》2006,(5):55-55
给古文标点断句,一些文言字词,能够起到一定的标志性作用.最明显的是文言虚词,如见到"夫"、"唯"等,就要考虑它们是不是句首语气词,如果是,就要在它们的前面断句;见到"矣"、"哉"等,就要想到它们是句尾语气词,要考虑在它们的后面断句.其实,许多文言实词也具有这种断句的标志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o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断句不准确容易造成歧义、错义。文言文断句作为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近年高考中呈上升态势,逐渐成为新课标卷中的一道常规题,江苏、广东和北京甚至有把该知识点作为必考题的倾向。考查形式有主观题和选择题,尤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中主要有三种考查方式:①只断句,不标点;②断好句,考生标点;③既断句,又标点。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词义、语法、古文化知识。作为近年新热的一个考点,大家对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方法。本文侧重介绍一些断句技巧,以期对大家有利。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参加了苏州市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在可以称得上语文教师"基本功"的几项考查中,分值最大的一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在大赛的组委会看来,语文教师的"断句"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点,它已然成为衡量一个语文老师基本功是否"扎实"的重要考查环节了。一、断句的重要性1.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读书都先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结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相似文献   

5.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陈纪七宣帝太建十一年"中记载:"周主从容问译曰我脚杖痕谁所为也对曰事由乌丸轨宇文孝伯因言轨捋须事."中华书局1976年版对于此句的断句与胡三省关于此句的注解并不一致.根据史料判断,胡三省的注解欠妥,中华书局版的断句应该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陈金华 《新高考》2011,(Z1):27-28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年再兴起的一种文言文题型,主要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文言文句读的把握能力。断句古时称"句读",所谓"句"就是句末停顿,所谓"读"即"逗",指句中停顿。古时文章没标点符号,流传下来也未注明朗读停顿。正确断句标点,是阅读古文的基本能力。1978~1985年全国高考有过对古文断句标点的考查,但1986年后教学与高考忽略了这一内容。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再将文言文断句标点列为考点,是对文言文学习的回归。此后至今,全国高考每年均有多套试题考文言文断句,这样,给文言文断句标点的传统题型又成了再兴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考点解读文言文断句,古人称之为"句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提出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延续了多年的人物形象分析换成了断句,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是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参加了苏州市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在可以称得上语文教师"基本功"的几项考察中,分值最大的一项就是"文言文断句及翻译"。在大赛的组委会看来,语文教师的"断句"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点,它已然成为衡量一个语文老师基本功是否"扎实"的重要考查环节了。一、断句为什么会如此重要?1.断句是古人的"必修课"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  相似文献   

10.
1、抓住主、谓、宾进行断句.这种方式适用于句式比较规范的情况. 2、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备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起落,进行断句.这种方法适合于省略主语、宾语或主语不断更换的情况. 3、利用句末虚词断句.句末虚词都在句末,借助它们,可以点断一些句子. 注意:有些句末语气助词亦可用在句中,表句中停顿或舒缓  相似文献   

1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行文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经常要对句子结构进行转换或变动。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顺势断句"翻译法。"顺势"是指译者要把握好全句的语义宏观结构,理顺全句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断句"则要符合逻辑语义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对比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等,关键在于断要断得恰到好处。具体讲,"顺势断句"的操作是将原来的句子先作有序的分割,实际翻译时通过  相似文献   

12.
林奕峰 《亚太教育》2020,(1):165-166
文言文断句题在2017年福建省统一中考后以选择题的姿态“重现江湖”,作为阅读部分较难的内容,断句题主要考查句间停顿。其触及教学过程中极易忽视的汉语语法“死角”,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解开汉语语法的“死穴”。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句间断句的方法技巧进行了探究,旨在让断句题变得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3.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呵呵,"断句"这个问题,呱呱鸟本来以为只有读文言文时才会出现呢,可看了大家讲的故事.才知道小呱呱鸟们不但读课文、上课回答问题时能出现,就连平时说话,这"句"断得也是千姿百态,好玩得很。读课文或者说话时。一定不要开小差。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小小停顿,语意可能已"谬以千里"啦。平时可以一笑了之,但关键时刻断句错误有可能贻误大事呢。好了,咱们赶紧一起来看看小呱呱鸟们的"断句"故事,笑了之后注意不要再如此"断句"哦。  相似文献   

14.
正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从断句能力与句意理解的关系入手,运用标准工具检测研究法,借助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英语测试成绩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分别与他们对句意的理解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从断句能力与句意理解的关系入手,运用标准工具检测研究法,借助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英语测试成绩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分别与他们对句意的理解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古人写文章不断句不标点,人们阅读时就在句末用。”“断开,叫“句”,在句中用、”“断开,叫“读”。这就是传统上说的“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近几年高考经常出现断句题。那么,怎样给文言文断句呢?下面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中有句"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对于"积威约之渐也",文中注为:"积累长期的威力制约,逐渐形成了目前的状况.威约,威力制约."①显然,编者将"威约"当作一个整体,一起做动词"积"的宾语:认为本句的断句应该为"积威约/之渐也".我们认为,这样理解不太妥当,正确的断句应该为:"积威/约之/渐也."全句的意思是"长期积累的威力,制约猛虎,逐渐使猛虎形成了这样的结果"("渐"引申为"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9.
对《孙子兵法.计篇》中"计"、"索"等字的传统注解和"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一句的断句提出质疑,并给出了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20.
给文言文断句,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综合性较强的考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式。同时,读文言文,明句读,也是一项基本功。我们应指导学生在文言文的断句上下功夫。要想正确地给文言文断句,关键是要先弄通文章的本意,知道大概讲的什么,不要读一句断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