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生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以活激活”.激活共生现场,必须尊重所有学生的学习表现,善于及时发现教学现场的共生点,善于激活学生现场的学习热情.激活共生现场的具体方法有问题激活、任务激活、差异激活、矛盾激活、情景激活等.  相似文献   

2.
共生过程的促进要聚焦于共生原点,教学内容的生成与教学过程的生长要统一,学生学习的成长与教学过程的生长要统一,主干共生与枝叶共生要统一.可以围绕共生原点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还可以通过分解共生原点或转换共生原点的方式促进共生过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共生原点的选择,是共生教学操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共生教学成功的基础.共生原点应该是生长性和操作性的统一,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统一,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师教学需要的统一.共生阅读教学和共生写作教学的共生原点有诸多类别.  相似文献   

4.
"读写共生"的要义在于打通读与写的关隘,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强调读与写相辅相成。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读写共生"教学路径是:感受文字魅力,激发写作愿望;解构谋篇布局,透视写作思路;鉴赏文本情感,剖析写作方法;群文对比阅读,揣摩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5.
共生原点的选择,是共生教学成功的基础.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发现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共生原点.共生教学的原点具有统领性、生长性和思辨性的特征,教师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加以选择,让共生原点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执一处而御万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游中庆 《四川教育》2022,(22):30-31
为了促进教研工作由“消极共存”走向“积极共生”,争取不同参与者的“互利共赢”,肩负着示范和引领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促进和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使命的教师发展中心可多措并举,着力培育“共生型”研训文化:营造思想统一、目标一致的研训共生环境;激活自信自主、以点带面的研训共生单元;建立上下联动、内外兼顾的研训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实验是指在数学思想指引下,学生借助一定的操作手段或仪器而进行的数学化活动。以"怎样围长方形的面积最大"为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探究、推理等数学实验活动,以做促思,以思导做,真正达到做思共生。  相似文献   

8.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文选型编写体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选文是教材的核心.课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成为实施语文课程的主要平台。选文标准不同,入选的文章就不同,如果选文标准不科学、不合理,就容易导致教材质量的低劣。正因为这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出“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共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对语文教材的选文也有自己的诉求,即追求文质共生。这种诉求与“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的选文标准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9.
1.中心对称 (1)点关于点对称 一个已知点(x0,y0)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0,-y0),点(x0,y0)关于点(a,b)对称的点坐标为(2a-x0,2b-y0),其中点关于原点对称仅是一个特例.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有一种共生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这种效应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在.由此我觉得我们各个班集体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产生“共生效应”的团队。那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共生效应”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习要刻苦,要舍得花时间;第二,学习要开好头;第三,学习要咬牙坚持;第四,学习要有好环境。另外,学会换位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只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只有“情感”和“智慧”相融合,才有语文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才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向往共生的理想,这种理想的达成需要教育奠基。共生教育需要打造共生的学校育人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适切的方式培养具有共生品格的人。共生教育具有五大特征:基础的先在性、方法的涵养性、过程的互惠性、价值的多元性、目标的整体性。在共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从学校文化、教师团队、课程建设、课堂改革、道德涵养等维度共同发力,才能造共生之境,结共生之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智慧的积淀,靠的是对学生成长的本质的不断认识和深刻把握,靠的是自觉地回归原点,只有从原点出发,才能寻找NJL童成长中最质朴的东西,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充满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找准所学知识的切入点、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关联知识的共生点,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搭建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参与的平台;这样,课堂才能生成灵动,学生才能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民族振兴、社会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培养大批专业人才的艰巨任务。县级电大分校拥有众多的电视中专普通班学生,他们的思想、生理、心理正处在发育和发展阶段。因此,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四有”人才,成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近几年来的工作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赋予新的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方能求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语文共生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在大量课例的基础上提炼出共生教学的课堂结构——树式共生课堂结构,不同于传统课堂结构,它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很大的推广价值.“树式共生课堂结构”可以概括为:“一个点,一条线,分层推进,多点共生.”  相似文献   

17.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基于此,教师应该融入学生的写作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团队学习的优势,这就是"共生写作"。在"共生写作"的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丰富,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整个作文课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提升,在各种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城市日新月异,但是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尚不成熟,缺乏对城市有机体的深刻认识和宏观把握,导致部分城市规划不合理,无法接受长远发展的考验。为了丰富城市规划理论,以黑川纪章的"生命原理"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阅读法,重点分析"共生"思想,提出了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规划建议,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主张在做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做思共生"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做中有思、思中有做、适切导引、做思融合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从而打造高效、灵动的科学课堂,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和谐共生教学法的核心是共生共长.共生写作教学侧重教学过程,师生思维相互开启,相互激活.本文以黄厚江老师执教的写作课“议论文思路的展开”为例,从激发学生思想火花、开辟学生思维路径、开创思想互融的空间三方面评述共生写作教学理论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不凡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