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感受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文是“把从客观现实汲取的感性材料,通过头脑加工制作,再运用文字符号表达的过程”(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如果学生缺乏对生活、对社会的感知和认识,作文的训练就无异于缘木求鱼、纸上谈兵.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把视线投向家庭、社区、社会,让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体验发生在身边的变化.通过勤看勤听、勤想勤记,积累身边的事,眼前的景,熟悉的人,难忘的物,形成日后的习作素材.写文章就是写生活,从内容入手,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学生写起文章来,就用不着为组材而咬着笔杆苦思冥想了.  相似文献   

2.
在数年的语文教学探索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就要努力做到:一、努力提高作文命题的质量作文命题一旦确定,就直接涉及到选材。为便于学生选材,作文命题应力求做到:1.贴近学生生活,给他们更多的说话机会。学生平时写作之所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主要是他们对实际生活涉猎得不够,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作文材料来源于生活、就在自己的身边。其实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及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中时刻都在孕育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因此,平素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确定一些涵盖大量实际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3.
潘英 《青海教育》2004,(3):43-43
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学生没有生活感受,作文就缺乏源头活水、材料不足,以至写起来思路狭窄,内容匮乏,久之,学生便害怕作文,厌恶作文,自然作文水平就难以提高。契诃夫说:“谁要想描写人和生活,谁就得经常亲自熟悉生活,而不是从书本上去研究它。”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作文材料单调“无米下锅”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生活缺少足够的感受,对许多有意义、有情趣的生活没有细细体味,或缺少体味的能力。改变“无米下锅”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李海螺 《课外阅读》2011,(6):286-286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提倡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引导学生述真事,启发学生抒真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灵来感悟生活,把身边熟悉的一切,变成生命中最美丽的景色!让每一次习作,都成为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相似文献   

5.
车站一瞥     
[真题回放]1.片段作文。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我随着其他旅客下车了,只见一伙拿着头盔的、衣衫不整的摩的佬涌了过来,紧紧跟随在旅客的身边,他们个个热情洋溢,手臂挂着一顶简单的塑料帽,不停地发问:“小姐,去哪儿?坐车吗…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个万花筒、多棱镜;“社会”是块试金石,是个大熔炉;“时事”是块大磁铁,是个聚焦点。说起“生活”“社会”“时事”,初中生有说不尽的话语,有辩不尽的辩题。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校外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投身社会带来的成功喜悦、困惑烦恼,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西部大开发、国足冲出亚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在作文中最大的困惑是:虽然了解社会热点,但不会结合实际运用素材;虽然熟背很多课文精美语段,却不能结合生活观察思考;把“学”和“用”割裂开来,积累的材料不能真正运用到作文中,了解的时事亦不能结合自身实际,不能小处着眼、大处立意。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利用所学知识来提高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8.
“治人事天莫若啬”是老子《道德经》的重要命题.老子认为,只有以“啬”这一理念去修身治人和敬畏自然,才能符合“长生久视之道”,从而达到天人和谐的人生境界.根据“治人事天莫若啬”的生态环保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应大力提倡与宣传“崇尚简单生活”的理念.“崇尚简单生活”是人的一种美德,是一种新的环保理念,也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绿色生活,更是人的一种幸福快乐的最高人生境界.在现代社会中,老子的“治人事天莫若啬”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文老师会发现:学生一到写作文,就开始头疼,不是觉得“无米可炊”,就是有着“眼前有景吟不得”的困惑。究其根源,就是缺乏观察,缺乏生活体验。生活是作文之本,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要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自然,去参与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再现生活,从五彩的生活情趣中去挖掘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写出真实的、有情感的练达文章。一、融入社会,参与生活作文教学应直面社会,与生活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一下中考题,就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命题一般要考虑这样几方面的因素:同学们的语言知识基础,以便让同学们能够表达得出;同学们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以便让同学们有话可写;同学们身边的热点话题,以便引导同学们关心生活、关心时事。一般情况,中考书面表达都是半控制式的写作。这篇文章主要谈论用英语写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1.
一、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展望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 ,我们不难发现 ,有以下几种趋势 :1 命题更贴近生活 作文考查 ,要求以正确的思想为核心 ,以社会生活为内容 ,是显而易见的。而中考作文命题 ,尤其要体现“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一原则 ,因为从语文教学改革的角度考虑 ,“小语文”变成“大语文”、“第一课堂”变成“第二课堂”是基本趋势 ,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再者 ,初中考生大都涉世未深 ,见识不广 ,生活范围相对狭窄 ,对那些缺乏认识、感受的大题目自然无从下笔 ,即使写了也是凭空编造 ,词…  相似文献   

12.
学生常常苦于没有素材,一提起笔来就无话可说,这已成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可写的自然美、社会生活之美,数不胜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把学生的作文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的感受力,开展"寻美""创美""写美"活动,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写作水平。这不仅是坚持作文"从内容入手"的要求,而且是转变教学思想,实现作文育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又是新的一年,《作文世界》以崭新的面貌与各位亲爱的读者见面了。你一定想了解,除了“身材”变大了,新的《作文世界》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别急,让我们先到ZW聊天室里去看看:作文是什么?作文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吗?“作文是讲发生在身边的事”,“作文是真实的记录”……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是啊,作文就是用我们手中的笔,来描述我们身边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作文就是用我们手中的笔,来讲述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作文就是用我们手中的笔,记录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次欢笑、每一次流泪、每一次感动,说出我们心里想说的话。既然,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作文…  相似文献   

1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是真情的流露、个性的体现。“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只有热爱生活。热忱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才能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有所感动。因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情感.常写观察日记。常读那些人文性较强的时事文章。因为那里面有作者细腻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淳朴的表白。我想,那些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别人的文章也一定能够感动阅卷老师.无疑这一切.已经为你中考作文奠定了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堂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容易让学生觉得说教多、枯燥无味,慢慢失去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中考改革后分值比例打折,更是让学生变得“势利”起来,学生在课堂上不冷不热,课堂气氛沉闷.所以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让学生爱听、乐学呢? 一、巧用热点时事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思想品德教育当然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教师应该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善于去寻找身边的例子,如学生身边学习与生活的故事、国内外的热点时事等.  相似文献   

16.
一、关注社会焦点,提取校园热点所谓焦点、热点,就是当今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广泛议论的事件(即社会上的热门话题)。“非典”是2003年的一个热点,也是时事焦点。2003年辽宁省以“餐桌”为话题作文,北京市海淀区的看图小作文题为“僵持”(鸟与蚯蚓),河北省以“感动”为话题作文。“美伊战争”是个焦点问题。2003年江西省以“和”为话题作文。“神舟五号”是2004年的社会焦点。南昌市的作文: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作文教学症结何在?我认为主要是“为文而作”.所谓“为文而作”就是指仅从教材每单元作文的要求出发,根据这要求来听、说、写、改.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其不足有三:一是使学生的写作形式单一,内容“雷同”;二是把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简单化;三是为文造情讲假话.这样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仅仅能得到一篇作文,其写作能力提高自然缓慢.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节"感动就在身边"作文教学课,来培养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周围人的点点滴滴,从而使学生悟得身边其实处处是素材,处处有"风景"。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反观问题,明确引领方向(一)作文教学的困惑1.滥用生活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习作与素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出现“虚假作文、空话作文、老三篇作文”,就是因为写作素材的缺乏。而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是写作积累的重要来源,学生对习作无从下手,就是没能从大自然、生活中、社会里去捕捉素材,导致滥用生活素材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20.
构建“生活作文”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走进生活 ,丰富素材库叶圣陶先生说 :“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 ,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1 以社会为背景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 ,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 ,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 :如民警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