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迅思想极其驳杂,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内窥探鲁迅思想,关键词教学法可能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阅读提问教学的原则和重要性作为出发点,并从关注学情状态,做到"科学问"和提高提问逻辑性两方面,分别分析了《孔乙己》和《社戏》的问题创设,以期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是鲁迅的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短篇小说。作品通过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丧失,通过人的灵魂的扭曲,使小说的悲剧意义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同时,以喜剧的手法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构成了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找准一个“支点”,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题目、设疑、词句、插图、比较等,均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支点”,教师以此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桥梁,能更好地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从而准确揭示课文主旨,更好地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5.
立足场域,在阅读中感知体验,这是小说阅读鉴赏的基本要求。教师执行教学方案时,要注意精选场景、进入场景、利用场景、延伸场景,引导学生感知情节烟火气息,认识人物情态百味,体会人间世故炎凉,理解主题社会意义,自然进入到阅读学习核心。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的所有小说之中.《孔乙己》是他最喜欢的一篇。这篇小说以辛辣而略带悲凉的笔调.一针见血的反映在封建文化制度的奴役下,芸芸众生的麻木不仁、自私冷酷的心态,及士人对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产品——“孔乙己”的凉薄。尽管文中的哄笑之声迭起.但在读罢此文后,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却涌上心头。这种以乐境写哀、以笑写悲的手法,使苦人儿孔乙己在走向穷途末路时更显得无限凄凉。  相似文献   

7.
《孔乙己》这篇文章笔者已教过很多次,但总觉得.未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备课时,我绞尽脑汁地琢磨着,教学的“切入点”该在哪里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冥思苦想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这篇文章笔者已教过很多次,但总觉得.未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备课时,我绞尽脑汁地琢磨着,教学的“切入点”该在哪里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冥思苦想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曾说过:“《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一般社会到底是怎样凉薄苦人的”这里暂且不议.我只是试着谈一谈对苦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编辑导语 记得有人说过.“他的路不知从哪里开始.但却知道在哪里结束:一段岁月的冷滢.一种旧制匿的腐朽.一个时代的没落。”这就是孔乙己可怜可悲又可恨的一生。在这篇《孔乙己》的续写中.  相似文献   

11.
孔乙己挪动着又红又肿的腿出了咸亨酒店。一路上许多“短衣帮”都对孔乙己指指点点。一个常去咸亨酒店的酒客打趣地嚎道:“孔乙己,那么久不见,你是不是又在偷东西啊个你看你被打成这样。活该啊!。说完还放肆地大笑起来。孔乙己在一片笑声中。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但他又能说什么呢?只是不停地挪动着,挪动着。  相似文献   

12.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一面旗帜。是一篇少有的极其精炼又极其成功的短篇小说。它的特点是高度的浓缩性,即把深广的社会现实内容浓缩在很短的不到三千字的篇幅里。它既是鲁迅的代表作品,又是中国短篇小说中优秀的范本,具有很高的典范意义.我们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其它小说中不易得到的创作营养。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李新房 《考试周刊》2013,(51):43-44
课堂教学设计是解决"如何教好"这个问题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基于"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以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就教学设计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应用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文本中感知形象,从形象中触摸社会生活,应当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难点所在,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写作思想。所谓“为时”,就是说文艺创作必须能反映时代现实,并为时代现实服务;所谓“为事”,就是说文艺作品必须写社会、写人民生活的具体事实,从而达到反映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花开中间法是一种将传统的从头讲到尾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以中间某个段落或某个句子为切入点,并勾连课文前后内容,使教学状态形成花开向外之势的教学法.运用花开中间法教学,必须注意结构的跳跃性和内容的承启性,并重点关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有“这朵花”的存在;二是要以深预习为前提;三是要注意“花意”的指向;四是要突出花开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引领学生学会发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力的彰显。语文教学从切入角度上看就是由问题发端,点燃课堂五彩缤纷的火花。但是,如果问题全都有老师提出,未必见得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其效果远远大于老师预设问题的效果。我们必须对于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本文阐述了什么是语文问题,如何提出问题,指  相似文献   

17.
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应该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效的运转中。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还要灵活使用教材,引领学生积极思维,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以《认识分数》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课例】本课例是笔者执教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这章内容中的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的一个教学片段。在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鲁迅小说《孔乙己》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和朱莉娅.罗威尔的英译本中选取了七个典型译例,比较分析了两个译本译文的得失优劣,认为两译本虽各有千秋,但杨译还是略胜一筹。  相似文献   

19.
思维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然而,现在很多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热闹和表面上的花哨,没有深度思维;有些教师没有抓住语文学习的本质,即没有把语言和思维方法的习得作为教学的重点,对教材的处理比较肤浅,常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错失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大好时机。因此,追求语文课堂的深度思维,凸显浓浓的“语文味”,应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的缘故,我对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有着一份比其他作品都更为特殊的感情。我知道对《孔乙己》的评析文章已有许多,我对此也读过一些,但总感到未能写出我读《孔乙己》时的复杂感受。我也曾多次试图写一写自己阅读《孔乙己》的感受,但每每一试图落笔,就苦于不知从何说起,而且觉得怎么写也写不出、写不清楚我的感受,由此,我算是真真体会到什么是“言不尽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