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年级下学期,学区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校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满井游记》这篇课文.两堂课体现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二位老师都选定了同一教学内容:“体会本文白描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值得深思的是,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没有完成这一内容.在课后的研讨会上,评课老师们针对“白描”教学环节,展开了激烈的评议,并对选择这一教学内容的合宜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
<正>王荣生教授提出“先进的理念首先与教学内容有关,首先必须知道教什么。”邓彤老师也在《取舍:语文教学设计的基点》一文中指出:如果你没有过滤教学内容,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那将是汉语教学中的一个致命错误。一、核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文体”出发。《爱之链》是一篇小说,小说的要素有环境、人物、情节等。很多教师在选择这课教学内容时往往会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入手,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新课 师: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篇“新闻”。(教师板书:“新闻”二字) 师:这篇新闻是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写作的。(教师板书:奥斯维辛) 师:作者自称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  相似文献   

4.
柳咏梅老师的巴金《〈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是很规范、很讲究阅读教学技巧的教学创意.这份设计值得我们品味与评析的技法在于“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竹“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即教学中课文处理;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样一篇优秀的新闻,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新闻报道的特点入手,划分新闻结构,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了解新闻的主要事件,再对课文段落进行细节探究,最后解决“为什么多次说没有新闻”“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等问题。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来教授这篇通讯报道,学生学习兴趣淡漠,积极主动性不高。对此,我采用从“反差”入手教授这篇课文,效果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一篇课文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内容或者说在确定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往往感到很茫然,要么什么都教,要么任意为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究其实质,这是受传统教学论"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理论影响的结果.教师在确定课文"教什么"的时候"目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规律来展开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要解决确定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内容的生成:关注与学生实际需要的契合 (一)语文课教什么,取决于具体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所出现的问题对一篇课文进行教学,首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因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而一篇课文的“教学点”和“学习点”非常多,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都可以选择出不同的教学内容。那究竟选择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点呢?这种选择有没有固定的标准呢?如果没有标准,教师又凭什么来确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马兰 《学语文》2014,(3):40-41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是每个语文教师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教什么”归根结底,决定了应该“怎么敦”,并影响着“敦得怎么样”。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定位,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会提出“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故弄玄虚。第一,目前中小学小说教学内容严重老化。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早就超越了“主题、人物、结构、描写”这样的老套子,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引入中小学小说教学。第二,小说应该是青年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但学生对教材上的小说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原因是什么呢?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我们教的这些东西既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平时阅读小说时会关注的东西。我们教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第三,实际上,小说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其特点是不同的,其“可教点”也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基本没有“小说类型”这个观念,即使有,也没有把它与小说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来思考。总之,“小说教什么”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我以为,这是当前中小学小说教学的一个当务之要。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期刊发两篇文章,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中马雅玲的文章直接提出了“小说的类型”与“小说的教学内容”问题,而吴含荃和钟峰华的文章,则从“叙事学”这个角度具体开发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值得大家借鉴。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第2期话题是:“人文”与“语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第3期话题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第4期话题是: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会提出“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呢?这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故弄玄虚。第一,目前中小学小说教学内容严重老化。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早就超越了“主题、人物、结构、描写”这样的老套子,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引入中小学小说教学。第二,小说应该是青年学生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但学生对教材上的小说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原因是什么呢?过去我们总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内容:我们教的这些东西既不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不是我们平时阅读小说时会关注的东西。我们教了一些没有用的东西。第三,实际上,小说有许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小说其特点是不同的,其“可教点”也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基本没有“小说类型”这个观念,即使有,也没有把它与小说的教学内容连在一起来思考。总之,“小说教什么”是个问题,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来讨论。我以为,这是当前中小学小说教学的一个当务之要。当然这个问题很复杂。本期刊发两篇文章,意在引起大家的注意。其中马雅玲的文章直接提出了“小说的类型”与“小说的教学内容”问题,而吴含荃和钟峰华的文章,则从“叙事学”这个角度具体开发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值得大家借鉴。欢迎大家积极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第2期话题是:“人文”与“语文”到底是什么关系?第3期话题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体教学”不需要了吗?第4期话题是: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一个什么体系?  相似文献   

11.
徐陈  高伟 《教育艺术》2010,(3):78-79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一般教案都没有“教后感”(或“教后记”或“教学反思”)部分,这一栏有什么作用.该写些什么,怎样写。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在这一栏中都不写。或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只粗略地写上几笔,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感”作为一篇完整教案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撰写“教后感”,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总有老师追求以“篇”概全,面面俱到.如何斫却语文教学中“非教学内容”“非语文内容”“非‘这一段’内容”及“非‘这一篇’内容”的成分,真正优化教学内容,打造生态的高效课堂,是当前亟需破解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这篇“设计”独具特色 ,全文没有“评析” ,文章的主题目是编者加的 ,可以算做是一种整体评价。不知您对这篇“设计”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教育》2014,(12):42-43
莫:肖老师您好!我一直有种困惑:拿着一篇课文,理出好多可以教学的内容,走进课堂,分秒必争,赶着、忙着,好不容易把教学内容上完,可学生却总是收获甚少。后来,我意识到这是自己对课文“教什么”的核心内容聚焦不准,导致学生“学什么”也不清楚造成的。为改变现状,我每次都用心解读教材,力求确定出合宜的教学内容。但是我发现同一篇课文,就拿《祖父的园子》一课来说吧,不同的老师拟定的“教什么”的核心内容却五花八门,这让我很茫然。一篇课文,究竟该怎样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相似文献   

15.
黄海鹰 《文教资料》2007,(18):148-149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  相似文献   

16.
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国家解决了语文教材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教学内容问题.对于一篇文章,究竟向学生教些什么,大体由教师自己确定,于是就有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的设计,语文,似乎显得无限宽广,本文从“言”“意”“情”三方面来分析如何做好语文教学设计及如何上好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导语:相信同学们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都不会陌生。近日,一位90后网友模仿这篇课文写下了一篇《××中学没有什么新闻》的网文,引起了不少网友,特别是90后网友的共鸣。那么××中学究竟是有新闻还是没有新闻?下面就让我们来一看究竟。  相似文献   

18.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不像新闻又饱含历史反思的震撼心灵的作品,作者以情感体验为突破,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通过描写传递情感的方法,重温历史,反思历史,关照现实,从而准确而全面的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不像新闻又饱含历史反思的震撼心灵的作品,作者以情感体验为突破,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通过描写传递情感的方法,重温历史,反思历史,关照现实,从而准确而全面的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20.
阅读王荣生教授的系列著作,认识“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价值所在,积极研究探讨“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相关理论,以文本体式、学情状况和助学系统等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并践行教学内容选定的原则和策略,力争构建中学学段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体系,真正让语文教师会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