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价值观、工作需求及知识结构的差异,不同社会群体对黄道婆历史记忆有着不同的解读.政府因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利用名人效应塑造文化品牌,以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学者因学术研究及本土利益需求,站在不同立场诠释着黄道婆文化;而民众仅对黄道婆是否存在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而“汗牛充栋之史书。皆如蜡人院之偶像”。当代学者将历史研究的视角扩展到史料文本之外,以口述史的形式,从社会下层发掘反映历史变动的轨迹,以集体记忆的传承力量最大限度地触摸历史的真实。由张成德、孙丽萍主编的《山西抗战口述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无疑是这种积极探索的又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抒怀》是安徽籍词作家王和泉和作曲家雷远生深入大别山地区田野调查而创作出来的声乐套曲,是大别山红色记忆重构的典型性作品。该套曲的创作和采风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大别山红色记忆重构之旅,其主要的记忆重构路径是通过歌词的语义性和音乐曲调的非语义性达成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多维重构。在该套曲的传播过程中,军旅歌唱家的群体表达是为大别山红色记忆接力的重要助力。重新审视声乐套曲《大别山抒怀》的创作和传播过程,可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借由大别山红色文化记忆融入新中国新时代集体记忆的“音乐密码”。  相似文献   

4.
侠作为社会发展的特定产物,在其初生态就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扶助良善铲除邪恶的内在使命,无论是作为社会的离轨者还是义无反顾的为王前驱。他们都有着多智与勇武合一的内在神理。从战国游侠传一直到20世纪以来的新武侠小说。就主人公个人素质而言,大都具有扶危济困、智勇双全的典型特征。晚清《第一侠义奇女传》对此之侠文化精神进行了形象化的展示。  相似文献   

5.
《台北人》中一个极有价值却没有得到明确阐释的主题,在于这群游离于故乡母体之外的流亡者对待记忆与现实的不同态度。记忆的重构与现实的再造,是反映人类生存困境及沟通的艰难的方式之一,而童年因素、父辈影响及历史原因则是白先勇塑造这群行将消失的老灵魂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6.
汤洪俊 《文教资料》2010,(30):108-109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作者结合个人的学习体会.从以学为乐、终生学习、诚信精神、勤奋精神、谦虚好问五个方面对孔子的治学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启文是一个有着精神根基的作家,他的《南方冰雪报告》很好地表现了文学中普遍存在的人性与温情。陈启文直面人性深处的复杂情感,将自然灾害中的行为和情感,与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连结了起来。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人性中残存的负面因素,而且还寻找到了克服这些因素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8.
罗康隆教授新著<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以下简称<论纲>)一书,正好弥补一些人类学著作某些不足,对澄清人们对人类学的一些模糊认识,让人们了解这门学科的精神与实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品读《史记》,拂去历史的尘埃,走入历史的风雨。从太史公的字里行间,去理解他眼中的历史。随着他的笔触去感知人物,去品评世事。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虚美,不隐恶。将每一个历史人物放入一个具体的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去揣测他的心理,去体会他的言行。不孤立地去看待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是把与之相应的,或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放入时空的维度中去评价。在文学创作方面,通过具体翔实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的描写,有效地避免了人物的扁平化、模式化,使之形象生动。在人物的描写中,还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使文本中的形象更为真实可感。在史记教学中要把握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去理解品读经典。  相似文献   

10.
11.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早年任职于长安,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与其说此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不如说是一篇寓言。表面上看,作者似乎是在大谈种树者郭橐驼的养树之术,实则写出了为官之术、养民之术。上完这篇课文之后,我再三咀嚼,觉得文章不只是评议了为官与养民,还包含更多的内容,能给我们当代人更多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家喻户晓的15世纪民族女英雄贞德传奇般的壮举和命运已经深深地印在法兰西民族的记忆中。法国史学哲学家、诗人佩吉以他特有的方式阅读并续写了这段记忆,从中发掘出的法兰西民族精神的内涵,经过作者的内化、锤炼、丰富与实践,再次沉淀于法兰西民族的记忆,进而也延续着人类的共同记忆。  相似文献   

13.
叶开艳 《考试周刊》2010,(40):32-33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成名作,描述了主人公玛丽的悲剧故事。小说中充斥着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文化历史烙印。本文结合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从记忆理论的视角对《野草在歌唱》作进一步的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准确把握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方式和途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编写出版了《中国精神教育读本》。要深刻理解、掌握该书所阐释的全部内容,就要正确理解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发展,深入理解弘扬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明确中国精神与实现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成...  相似文献   

15.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菜辛的成名作,描述了主人公玛丽的悲剧故事.小说中充斥着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文化历史烙印.本文结合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从记忆理论的视角对<野草在歌唱>作进一步的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16.
论文认为阿来的《空山》,是作者的精神乌托邦建构,在这个意义上,《空山》的写作是一次精神还乡。这种封闭式美学和挽歌式写作,在美化过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劫持”了西藏;西藏成为作者的创造物。作者用“六个花瓣”来结构自己的长篇巨制,显示了作者建构宏大历史的愿望,但是由于作者固型化的思维,历史被极其简单化处理,小说在历史书写方面没有突破。  相似文献   

17.
《烟霞明宫》写活了历史,文中信史的成分很足,原始历史信息的含量很高。《烟霞明宫》写活了人物,作品以"改变大明国历史进程的"青州美人"万贞儿作为核心人物,倾注了巨大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进而激活了这段尘封的传奇历史,让凝固于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一个个鲜明生动、栩栩如生起来。  相似文献   

18.
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是紧接着电视剧的开放性结尾再设置成三个假定性的情节,它与电视剧的叙事模式基本上定位于延续和重构的关系。这部电影从内容到形式都对一代人情感结构的继续和爱情意识的重构产生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客家学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过于偏重民间文献史料收集和文字叙述的缺陷,而在田野实证研究和民族志影像表达等方面则相对薄弱。闽西民间文化学者拍摄的四部客家民俗事象纪录片,以其原生态的直观表达方式,成为人类学者观察和研究客家地方社会的有效载体和工具。当下的客家学研究应与影视人类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客家文化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在分析客家社会的急剧变迁、抢救文化遗产和反思客家社会文化发展历程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末,"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建设"成为理论界最热门的话题。这既是出于我国文学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迫于西方文论强势话语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要想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必须立足于我国文学艺术发展,通过对其历史嬗变轨迹的精确"还原",揭示其蕴含的民族特质,在此基础上,借助西方文论的理论资源进行精神重构,进而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