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意义]探究多元属性任务情境下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规律,可为健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更多洞见,也是对用户健康心理、健康行为与决策等问题的关切,可促进健康信息系统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优化设计,进而帮助用户高效获取健康信息、解决健康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实现。[方法 /过程]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和模拟仿真工作任务情境,招募64名参与者参与实验,通过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法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了多元属性任务情境下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特征。[结果 /结论 ]在线问答社区、在线健康社区、社交媒体、百科类、专业数据库等排名前5的信息源构成用户网络健康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些平台应成为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的聚焦对象;由任务复杂度、任务产出类型、健康话题等分面属性组合而成的任务类型对用户网络健康信息源的偏好有显著影响,即用户在进行不同类型健康任务的信息搜索时,对不同信息源的偏好不同;基于多元属性任务类型与信息源类型的对应关系,构建面向智能化健康信息系统个性化设计的任务类型—网络健康信息源选择偏好模型。  相似文献   

2.
社交网站中潜在好友推荐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交网站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方式.作为开放的用户交互平台,社交网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交互程度和用户黏性.然而,随着社交网站用户规模的爆炸性增长,准确定位兴趣相近的潜在好友对普通用户来说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文研究基于用户交互网络的好友推荐方法,分别提出两阶段推荐模型和基于信任传播的推荐模型,通过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潜在好友,帮助用户扩大其朋友圈子,进而提高用户黏性.最后,通过对来自Yahoo! Answers和Metafilter两种不同社交网站的用户网络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文中推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协同过滤是推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最成功的推荐技术,但是随着系统中用户数目和商品数目的不断增加,整个商品空间上的用户评分数据极端稀疏,传统协同过滤算法的最近邻搜寻方式存在很大不足,导致推荐质量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类偏好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首先为目标用户找出一组项类偏好一致的候选邻居,候选邻居与目标用户兴趣相近,共同评分较多,在候选邻居中搜寻最近邻,可以排除共同评分较少用户的干扰,从整体上提高最近邻搜寻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好友和历史行为,为用户推荐潜在的好友。【方法】通过共同好友比例和互动比例两个指标衡量社交网络图中好友关系亲密程度,综合社交兴趣度和兴趣相似度进行评分,选取分数最高的Top-k用户推荐给目标用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方法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均有显著提升。【局限】互动行为中的非正常情况未识别和处理,可能影响推荐结果准确率。【结论】考虑互动比例等多因素的好友推荐方法较传统单一角度方法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社交网络中,以用户群体作为服务对象来进行个性化推荐服务,能有效提升推荐效率。已有的研究在进行群推荐时大多仅考虑用户群体的整体兴趣,忽视了群体中用户间的相互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力传播的社交网络群推荐方法,综合考虑用户自身兴趣与其受核心用户影响而产生的兴趣来进行社交网络群推荐服务。以微博“超话”上的数据为例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验证,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从研究结果来看,加入对影响力传播的考量能显著提升群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毅 《兰台内外》2020,(8):34-35
借助社交网络分析工具,对在线社交媒体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影响力进行量化刻画,并寻找社交网络分析中相关联的指标。基于成都A校食堂问题事件的微博转发数据,通过构建分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这些指标与网络舆情事件影响力的相关性。在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当前在线社交媒体盛行的背景下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了解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的使用行为偏好及态度,为在线科学交流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参考。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主流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的平台使用及态度信息,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分析不同学术身份、学科领域用户的使用行为差异。研究发现用户科学交流行为与学术身份显著相关,但学科差异不明显。其中,教师群体比学生更重视在线科学交流,但学生更容易发现感兴趣的出版物。讲师/助理讲师寻求科研合作的意愿更高,并且对平台促进学术传播作用的认同度最高,而教授/副教授存在社交不足现象。此外,平台在发现工作机会和项目资助方面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利用三度影响力理论,从网络结构的角度进一步拓展用户关系连接,提高社交网络好友推荐的效率。[方法/过程] 首先,计算用户之间的关系强度,并筛选关系强度较大的用户集合;然后,通过用户共同关注的内容计算用户兴趣相似度;最后,融合用户关系强度和兴趣相似度实现好友的推荐并通过实际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关系强度和兴趣的社交网络好友推荐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用户推荐提供参考和借鉴。该方法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推荐理论。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社交网络用户行为影响因素框架形成需求动机维度的22个标签,结合用户特征维度的8个标签形成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标签体系。采用社会调查方法获取标签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需求动机维度的4个分类特征因子。基于所提取的特征因子进行快速聚类,得到娱乐型、社交型、信息型和全面型4个差异化群体用户分类,并结合用户特征维度的8个标签对各类用户画像的典型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0.
苏慧 《新闻世界》2014,(8):165-166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片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内容,随之发展兴起的兴趣图谱网站,也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而且对于庞大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进而成为网络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本文对兴趣图谱类网站的用户社交进行研究,探讨兴趣相投的"陌生人"的社交机制,研究其社交网络化功能对用户间互动和提高用户"弱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校学生移动阅读使用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移动阅读逐渐兴起,为鼓励大学生合理使用移动阅读,图书馆必须有所作为。文章运用扎根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学生移动阅读使用偏好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得数据和结论,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社会移动阅读逐渐兴起,为鼓励大学生合理使用移动阅读,图书馆必须有所作为。文章运用扎根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学生移动阅读使用偏好进行分析;并根据所得数据和结论,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combin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changing librarian roles, and a generation of “digital native” students has led to an increase in noise levels in academic libraries. The authors presen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increased noise levels in academic libraries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best practices for adapting libraries to noise and to assist reference librarians who must confront disruptive patrons. They discuss such practices as zoning libraries, furniture arrangement, written policies, signage, and peer policing for noise.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书馆图书供应商选择由多个专家根据多个指标进行决策的特点,考虑每个指标下的决策者权重,建立一种混合型多准则多层次群决策模型。首先,对各决策者以数值进行评价的定量指标,用线性加权和法求得决策群体对供应商的排序;然后,对定性指标,以逼近群体理想解法集结各决策者的序数偏好得到供应商的群体排序;最后,考虑各指标权重,用逼近群体理想解法求得供应商的最终排序结果,并以算例说明本方法的应用。本研究考虑多种偏好形式同时存在且具有多级指标的情形,定性与定量结合,为供应商选择提供群决策方法支持,可提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图书情报领域,不同的知识单元(如文献、作者、机构、期刊、学科、主题词和关键词等因各式各样的关联而形成了复杂的知识网络.传统的知识网络构建过程中往往仅依赖知识单元之间的单一关系,因而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单关系网络,然而真实的知识单元之间往往是多种关系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为解决复杂的知识网络构建这一问题,本文以科研人员这一知识单元为例,提出基于多关系融合的异构社会网络构建方法.将社会网络的构建与社会网络三大核心理论之一的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依据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来进行关联测度和融合,生成异构社会网络.针对科研组织的实证研究揭示出异构社会网络能够更好地融合研究人员之间与科研兴趣有关的多种关联,为更精确的社区划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阅读推广的视角来探究图书馆朗读亭的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图书馆朗读亭用户朗读偏好差异,提出图书馆朗读亭阅读推广的策略。[方法/过程]在界定朗读亭是一种新的阅读推广形式后,对12所图书馆105 496条朗读数据进行编码,运用SPSS 21.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在此基础上以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结果/结论]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朗读作品时长与播放次数呈显著负相关;朗读作品的查看次数与受众播放次数呈正相关关系;经典文学类素材、休闲作品类素材和主题教育类素材对播放次数有显著的正效应;受众对休闲片段类作品查看后播放率最高,主题教育类作品标准差最高;不同图书馆类型对于朗读播放次数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针对朗读亭的阅读推广策略可以从运营方对上线的作品分类审视及服务优化、图书馆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并引导深度阅读、阅读协会等社团和朗读者积极发挥阅读推广人作用等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以社交事件为中心构建社会情景本体模型,使其能够对社会情景进行动态的、丰富语义的描述。[方法/过程] 研究Web服务相关事件本体,确定基本体;分析以用户为中心、以交互社区为中心和以资源为中心的社会情景相关本体,确定扩展本体。通过本体集成的6个阶段对基本体和扩展本体进行集成,输出以社交事件为中心的社会情景本体(SIECSCO)。以微信平台中的用户社会情景为例,构建SIECSCO 实例,验证本体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 以社交事件为中心构建社会情景本体模型优于传统的社会情景本体模型结构,SIECSCO能够很好地对社会情景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引入Howard博士的五大个性因素分析工具(简化的MBTI个性分析体系)描述用户个性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学生选择五类信息源的偏好进行实证研究。利用t检验,发现“目标性”、“敏感度”等个性因素对用户的信息源选择偏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congruence between an organization and its goodwill ambassador in terms of audience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regard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ambassador's own perceived credibility.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audience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toward the organization and goodwill ambassador's credibility ratings were, generally, more positive with higher levels of celebrity-organization congruence. Comparison of the ambassador's perceived credibility before and after exposure to the campaign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for low congruence, and either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r a negative effect for high congruence. The results suggest a need for both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potential ambassado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level of congruence, the former when considering the effect with the public from using a celebrity as an ambassador, and the latter when considering his or her personal image management.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s well a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微博舆情的传播主要靠用户来推动。在《解释》出台的背景下,从用户感知、偏好和涉入三方面着手,结合信任因素,构建了影响微博舆情传播意愿的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构建模型和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风险负向作用于舆情传播意愿,用户涉入及事件关注偏好对舆情传播意愿具有积极影响,而信任信源偏好、感知信息质量则通过影响信任的形成进而对舆情传播意愿产生积极作用,此外,信任负向影响其感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