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警世通言话镜子●赵建仁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将历史教训,批评意见,譬之为镜子,大大扩展了镜子的用途。曹雪芹先生在镜子的用途上,更有其独到之处。《红楼梦》第12回,贾瑞因贪凤姐娇姿而色迷心窍。...  相似文献   

2.
美点赏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以“镜子”为话题的文章通常的立意,而《迷宫中的自我》一文却别出新意,把“自我”和他人都看作是一面镜子,这镜子不仅映现自己,也映照别人。自己作为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别人,别人作为镜子,也可以映照自己,自己和别人的一生都带着一面镜子,谁也无法摆脱被镜子映照。人的一生就是在相互“映照”中不断完善。以人为镜,可以反躬自省,以找出“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之间的差距,以便“再造一个理想的我”,在人生的舞台上做出漂亮的演出,展示自己的神韵和丰采。生活在…  相似文献   

3.
大宗谓梁公②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③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④。今魏征殂逝⑤,遂亡⑥。一镜矣。”[注解]①选自《隋唐嘉话》上。②梁公:唐太宗的名臣房玄龄,封为梁公。③朕:皇帝自称。④过:过大,过错、③殂逝:死亡。⑥亡;失去。[译文](唐)太宗对唐玄龄说:“用铜制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古人为镜子,可以知道政权兴衰更替(的原因);以人为镜子,可以明白(自大行为的)得失。我曾经珍惜过这三种镜子,用来防范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已经死去了。(我)就失去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4.
给学生做面合格的镜子●白丽王孟丽“以人为镜,可以正得失。”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给学生做面合格的镜子。一、班主任应是学生做人的镜子在教育孩子方面,明智的家长一般都持这样一种态度:做人比成才更重要。著名翻译家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也一再强调,首先是做人,...  相似文献   

5.
镜子的用途是反映人的形象。古人根据镜子可以真实地反映客观存有的特征,总结出这样的至理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话用在今天仍有意义。在学校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可以看出老师形象的美与丑,可以看出老师工作的得与失。如果我们做教师的平时多听听学生对自己的意见,善于从这面“镜子”里获取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对镜正己,适时调整,就会避免工作中的诸多失误。师者,人之模范。和社会上其他职业比起来,“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  相似文献   

6.
镜子     
升格前的《镜子》只写了一只鸟;升格后的《鸟镜》写了两只鸟,对比地凸现了题旨。题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相似文献   

7.
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堂堂一国之君尚且以大臣魏征作镜子,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工作中的失误,真的不愧为伟人,了不起!我们做小学班主任的,也常常把自己当作镜子,观照孩子身上的美与丑、得与失,评头论足。其实,易位观之,孩子何尝不是一面珍贵的镜子?这面镜子常常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你的方法对头吗?你把握细节了吗?你的眼光放长远了吗?你有爱的付出吗?如果你常常在镜子前照一照,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綦丹红 《班主任》2009,(9):60-61
执教鞭已十年有余,每次想起教过自己的班主任,回忆起他们的点点滴滴,总是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的班主任们都是我从师路上的“镜子”,我会时不时回忆起印刻在脑海中的那一幕幕,思索其中蕴涵的教育智慧,为我的教育教学加勉。  相似文献   

9.
“以铜为镜,可以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国家之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己之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悼念魏征时说的一段话。正是由于“以人为镜”的影响,我时刻铭记着初为人师时一个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镜     
(一)“以人为镜”是唐太宗说的原文是这样的:“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当皇帝的,一定要“以古为镜”,研究点历史,知道怎样才不会亡国。平民百姓却不一定去操那份心。但是,“以人为镜”,倒十分必要。以别人来对照自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以使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1.
正唐太宗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堂堂一国之君尚且以大臣魏征作镜子,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工作中的失误,真的不愧为伟人,了不起!我们做小学班主任的,也常常把自己当作镜子,观照孩子身上的美与丑、得与失,评头论足。其实,易位观之,孩子何尝不是一面珍贵的镜子?这面镜子常常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你的方法对头吗?你把握细节了吗?你的眼光放长远了吗?你有爱  相似文献   

12.
文章镜子     
关于镜子,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关于文章,也有“文如其人”、“字字看来皆血泪”的说法。因此,我认为文章也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照出的不是人外表的美丑,而是人的灵魂。古今多少名篇,除其在结构、文字上不同一般外,更重要的是其所体现的丰富内涵、真挚情感。一篇《出师表》,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一篇《爱莲说》,一位高洁、清高的周敦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体现了陶潜厌倦世俗生活和热爱田园生活的闲情雅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则反映了李白不…  相似文献   

13.
墨子说镜     
墨子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容,镜于人知吉凶."墨子时代没有镜子,人在水中照镜.这段话很受后人重视.到了唐代,<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谈魏征的言行,这段话改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相似文献   

14.
镜子的用途是反映人的形象。古人根据镜子这一特征总结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至理名言。这句话用在今天仍有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每一名党政官员应该认识到普通百姓正是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可以看出官员形象的美与丑;可以看出官员工作的得与失;可以看出官员政绩的真与假;可以看出官员所做所为人民满意不满意。如果我们做官的平时多照照百姓这面镜子,对镜正己,摆正位置,百姓就会给你笑脸和好评,异地为官之时,就会含泪相送,依依不舍;否则,你沦为贪官被绳之以法之日,就是…  相似文献   

15.
家访如镜     
谢永发 《班主任》2005,(2):46-46
一位电台记者采访我,让我用一句话概括家访感受,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家访如镜".后来我明白,那会儿我之所以能须臾出绝譬,实在是一种潜意识在起作用.是啊,一个多月的家访,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平时教育中的许多缺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家访又何尝不是一面明教育得失的镜子呢?  相似文献   

16.
明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相似文献   

17.
余显斌 《四川教育》2007,(11):16-17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其实,班主任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做好学生的这面镜子。要以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一个班主任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榜样,不只是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一个具有美好情操的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尤其在社会转型期,  相似文献   

18.
鸟镜     
题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没有玻璃镜而用铜镜,多作圆形,正面打磨光亮可以照人,又叫“鉴”。唐朝铜镜制作盛行。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就是和铜镜有关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唐玄宗李隆基把自己生日  相似文献   

20.
一个学生问:“我们的眼睛为什么不对着长,使两只眼睛对看,可以马上看到自己的样子,不必担心牙齿上有菠菜屑,也不必担心嘴边饭屑?”这是很好的问题,很多动物的眼睛都是长在两边,至少它看的范围广,不像人类,脑后无眼,被人暗杀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的确,诚如孔子所说,“人苦于不自知”。我们眼睛演化的目的是朝外看,“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看得见别人脸上的小雀斑,但是看不见自己脸上的青春痘。为此,人类发明了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但是有了镜子以后,人类就真的有了自知之明了吗?在心理学上曾有个很有趣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