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彤,丹东广播电视台资讯部副主任、记者。15年来,扎根基层,报道百姓生活。期间,他先后被评为丹东市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十佳记者、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庄稼地里"长"出来的记者"有一年,俺们小队都用面袋子往回拿钱"、"俺们村里,20岁往上的都有媳妇儿,俺们有钱啊"……一句句土得掉渣的话儿,经常出现在刘彤的新闻稿件中。这原汁原味的语言是刘彤踏破"铁鞋",硬生生从宽甸满族自治  相似文献   

2.
陈芳 《中国记者》2012,(2):24-26
一辆被修车师傅定性为丹东史上维修最频繁的破26自行车是刘彤的标准“行头”之一,老婆要给他换,他拒绝;台领导要给他换甚至想给他换成电动车,他拒绝;连采访对象都要出钱给他换,他也是拒绝.  相似文献   

3.
《记者摇篮》2005,(10):7-9
7月8日,一个火热日子,丹东市文化宫充满着火一样的激情:来自全市数百名新闻工作者,用激动和敬佩的心情倾听丹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彤的演讲。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为八个大字喝彩:我是记者,我是党员!  相似文献   

4.
一、记者把控"总体基层"不够作为县级记者来说,县区、农村即是基层。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对于基层的关注总体把控能力不够。首先记者对于相关政策了解不够。例如:上级台报道的土豆生产、囤积、销售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但报道得脉络清晰,而且对于国家支农政策剖析也非常清楚,对于怎样引导农民打开销售市场重点给予报道。我们县也存在着农产品生产、囤积、销售难的问题。我们的记者在"走基层"  相似文献   

5.
王婕 《新闻战线》2012,(2):56-59
2012年元旦刚过,中宣部组织中央媒体记者对丹东市广播电视台"民生早报"记者刘彤进行集中采访,我是采访团成员之一。在白雪皑皑的鸭绿江畔,我见到了这位百姓口中的"泥腿子记者"——憨厚、寡言、稍显木讷的东北汉子。一辆蹬了11年的红色女款自行车、一个稍显破旧的采访包、一支老式采访机,外加两条腿,就是他采访的全部"行头"。15年来,他行走在田间地头、城镇社区,话筒一直对准百姓,笔尖始终圈点民生。跟着挑粪工挑粪,帮着菜农卖菜,在建筑工地与农民工一起扎钢筋,和环卫工人扫大街到天亮……为了写稿,他用自己的盒饭去换老乡家里的电;为了采访,他把自己累出了心肌炎。他很"轴",连洗头洗澡的日子都固定雷打不动;他很直,为了工作不怕冲撞了谁;他很"木",话不多,却在这座小城有着众多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孙殿仙 《青年记者》2011,(33):53-54
自从党中央号召记者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以来,各级媒体的记者都积极响应,纷纷深入农村、企业、兵营、学校,与群众同呼吸同劳动,写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好报道,受到干群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土记者”(81岁的退休教师,老通讯员).一生钟爱通讯报道,屈指算来,已当65年的“土记者”了.  相似文献   

7.
基层电视台记者是电视台联系民众以及社会的基础性力量,而现实采访受阻事件频发,使我们不得不关注基层记者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本文就以基层采访受阻原因中记者的主观性素质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内容要来源于基层生活,要反映出民众的心声,这样的新闻才会更具真实性,有更大的报道价值。因此需要电视台记者深入基层进行取景、取材,采访内容要紧紧围绕基层群众展开,坚持走群众路线,只有采用走基层形式的报道,才能促使电视台制作出的节目收视率更高。本文就电视台记者走基层亲身蹲点采访报道形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孙殿仙同志是位81岁高龄的老通讯员,也是《青年记者》的老作者——40多年前曾在本刊发表文章。最近他寄来的这篇文章,围绕自己的经历谈走基层的重要性,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新闻工作的钟爱,更体现出一位老通讯员的睿智之思,值得青年新闻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从2011年8月9日开始,北京电视台落实中宣部和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多个部委要求,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我在基层》《我们在现场》《说句心里话》等系列报道,并和传统系列报道《开局之年走一线》《12345需求与反馈》组合出击,全方位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蹲点采访报道.第一批9路记者奔赴田间地头、街道社区、厂矿车间,拍摄、采写出一组组感人至深的报道.有的记者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和排水集团的职工一起排放积水;有的记者下到地下20米深的地铁10号线施工现场,跟随地铁建设者彻夜检查地铁安全保障;还有的记者与检测人员一起下井,冒着逾50摄氏度的高温,在仅有1.2米高的热力抢险沟中排除故障……一系列的蹲点体验,呈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闻报道,也是新闻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信念的一次洗礼、一次全新的铸造.  相似文献   

11.
围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山西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由三名总监分别带队奔赴基层,深入到老百姓中间,从他们真实的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将他们最感人的事迹用话筒鲜活地记录下来。我们作为其中一路,走进了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乡西庄村,采访一对老夫妇——陈天文、郭改然。  相似文献   

12.
内在所需、因时而动——"赶"记者下基层今年年初,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说:"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只有接'地气',才能冒'热气',写出的报道才会有灵气和生气."在襄阳市委宣传部、市记者协会的要求和统一部署下,《襄阳日报》《襄阳晚报》、襄阳广播电视台、汉江传媒网以及襄阳市的南漳、保康、枣阳、老河口、宜城、襄州等县(市)区相关的12家媒体,在2010年11月6日启动了记者"走边界、进百村"大型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国庆期间,山西卫视晚间黄金时间播出了大型走基层特别节目《乡情·乡爱》。主持人、编辑、记者与乡亲们手拉手,心贴心,乡音切切,乡情浓浓,亲切自然的交流,愉快融洽的氛围,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这档节目在山西太原市网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2.6%。其中,10月2日的节目收视率达到4.68%,收视份额达到了12.54%,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记协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以踏踏实实的采访作风,采写出一批反映基层实践,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的新闻作品。按照走、转、改的活动要求,嘉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也组织采编人员深入农村基层,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根据嘉兴的特点和新闻综合频道的实际,频道决定先把桐乡濮院镇作为记者蹲点的第一个联系点,随后再把建立联系点的工作在采编人员中铺开。台副总编辑、频道总监等亲自带队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记者在走基层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应在走中取得真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走转改"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锦州广播电视台广播电台中心播出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听众的节目,许多稿件反映顾原生态的百姓生活,充满浓浓的乡土味道,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这一切都源于新闻工作者踏踏实实走基层深入生活,与听众倾心交谈,真正走进了听众的心。  相似文献   

17.
在县市区基层单位工作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做采访写报道,还要编刊物当校对,更要写各式各样的材料,做接待干杂务等等,说是万金油式的"杂家"不为过。然而,如果只是"杂"而不"专",则业务水平终究难以提高,不能成为"专家"型人才,既"杂"又"专"是基层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层新闻记者为什么要"杂"。县市区基层单位的新闻记者主要包括宣传部新闻中心、地方报社、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基层工作分工不够细致,采访撰稿、编辑通联、发行接待、管理事务等等,样样都有,样样得会,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5月,广西玉林电视台推出"视线记者走乡村"节目(下均称节目)。该节目加大了对农村基层的宣传力度,收到了有力的社会效应和良好的媒介传播效果,成为广西玉林电视台较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为2011年8月9日全国新闻战线统一开展"走转改"活动的渐进深入,树立了良好的实体标本。  相似文献   

19.
刘利 《声屏世界》2009,(6):59-59
提问是记者采访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记者提问的好坏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20.
柴立 《青年记者》2012,(30):52-53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新闻采访也被赋予了更加神圣的使命,肩上的责任比以往更重。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用心聆听各行各业普通工作者的声音,反映触动人们心灵的善良和感动。"走转改"是个好契机,做好走基层的节目,记者与生活走得更近了。但用心、用脑地去记录一个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