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良 《电子出版》2005,(11):49-51
2003年的全球互联网项目调查中。社科院社会发展中心通过对网民和非网民的对互联网的不同看法和态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对网络的消极态度影响了普通民众对互联网的使用的结论。2005年。人们对网络的印象是否有所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全景式的扫描分析如果说有什么关键词可以准确地描述出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移动"肯定是其中一个。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移动终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们的依赖性正在日益增加。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处身一个移动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王澜 《新闻导刊》2006,(3):41-42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新世纪社会信息环境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网络传播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因其全方位开放性.给最广大的受众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新媒体的农村信息传播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界》2014,(23):48-54
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日渐普及,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信息服务,变革了农村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本文通过考察新媒体在西部农村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优势和现状,分析以新媒体为接收终端以农民为中心对象的农村信息传播新模式,并就农村信息传播策略等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技术条件及移动终端设备均已发展成熟,自媒体在互联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首先论述自媒体的兴起及其传播形态,继而阐述自媒体的概念及其传播模式的变化,最后探讨自媒体的传播特点:传受一体化、碎片化及网状传播、双向反馈、节点共享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改变了中国,网络民意的主要社会功能在于:首先,它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变被动为主动的无穷大的“电子广场”,打破了时空界限,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在这里汇聚起不同于政府也不顺从于传统媒体的网络民意;“网络民意”以其独立的民间个性化视角和立场,对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作出精彩纷呈、莫衷一是快速反应的评论,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邓亚丽 《今传媒》2014,(12):112-11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将会引发社会新需求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大转变。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核心,相对于IPv4,IPv6具有网络地址容量巨大、网络更加安全可靠、网络服务质量高等优势。而且,IPv6与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将最终改变人类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应用等各个环节。同时,IP v6对于国际信息传播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IPv6对于下一代互联网以及信息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在一系列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的移动服务背后,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图l所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在一系列丰富多彩、方便快捷的移动服务背后,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图l所示。  相似文献   

11.
无线互联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今天,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网络接入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移动互联,需要过硬的技术、需要创新的想法,也需要政府和各个部门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具有构造社会、市场和行业全新格局的力量。互联网使个人操控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个人湮没的信息需求与偏好被激活、个人闲置的各类微资源被激活。因此,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要按照互联网的法则和逻辑来重新统合媒体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同样,媒体的管理者也要转变角色,从传播机构的管理者到社会传播生态的共建者。  相似文献   

13.
高钢 《当代传播》2014,(2):8-10
正20年前,尼葛洛庞蒂在他撰写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讲到:"比特(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位),作为信息时代新世界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当时看到这样的描述,我们可能还觉得美国人有些危言耸听。那时互联网刚刚对中国公众提供商业服务,人们还在用固定电话线拨号上网。每小时的费用高达几十元人民币。但是就是在那样的网速之下,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当天纽约时报,互联网开始把人们与世界范围的信息连接起来,我们不会质疑网络计算机技术具有的强大能量。但是互联网真的能够形成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灾害信息传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灾害信息传播主体发生多元化转变: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的合作共赢,非职业传播主体的多面化信息视角,公众个人传播主体成为突发灾害事件第一时间的传播者。灾害信息随灾害事件发生而同步发布、时时更新、专业全面,满足受众更多需求。灾害信息传播活动不断缩小传播时滞,及时引导舆论,新闻推送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受众到达率。  相似文献   

15.
郑敏 《新闻传播》2013,(12):11+13
西方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是讯息"这一观点。"媒介即是讯息"指的是媒介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源于新的尺度的产生;任何一种新的媒介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麦克卢汉指出,任何媒介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一种新媒介的出现总是意味着人的能力获得一次新的延伸,从而总会带来传播内容(讯息)的变化。[1]  相似文献   

16.
高钢文 《中国广播》2012,(11):94-95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拓展着信息传播的自由时空,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以实现,从而推动着人与信息之间的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人与物质世界的连接,使得信息传播得以在全天候、全地域、全社群中实现。二是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它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个人平台。与互联网直接连接的便携智能终  相似文献   

17.
媒体的竞争如今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报纸不再仅仅是传播信息、提供资讯、播洒知识的载体,还需要给读者提供独特的观点,新颖的视角,开启心智,开阔思路,开创生活。  相似文献   

18.
许培喜  安丽 《网络传播》2009,(12):46-47
所有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在诞生之时,都伴随着美好的憧憬与预言。上个世纪20年代,当广播技术开始扩散时,业余爱好者与教育者就曾经期盼无线电波会冲破所有的物质束缚,建立一个言路畅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巩妙音 《今传媒》2016,(3):25-26
以互联网平台为通用介质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已成为产业升级转型,创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领域."互联网+"计划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本文以平台理论为切入点,追根溯源地揭示了互联网的平台属性及其在"互联网+"不断推进、融合中的重要意义,平台的搭建、运营和规制理论也能为"互联网+"计划提供深层次的解读和新面向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