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吴文焘同志得知我们前去拜访的意图,不禁感叹道。 整整半个世纪以前——即1944年9月1日,新华通讯社在延安正式开播英文电讯,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外新闻广播事业的发端。当时作为新华社副社长和刚刚组建的英文广播部的主任,吴文焘直接参与并领导了对外广播初创时期的工作,是这段历安唯一仍然健在的见证人。最近,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81岁的吴文焘同志,同他一起重温了党的对外宣传事业的历史和传统。  相似文献   

2.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这天傍晚,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来到新闻台的窑洞。当时,新闻台总领班李光绳值路透社班,吴文焘还没进窑洞,就听李光绳在高叫:“快看,是啥?”吴文焘忙跑过去看,只见抄报纸上一连串英文“急电”的字样。  相似文献   

3.
1945年10月,抗日战争的烽火,随着敌人的投降刚刚熄灭,党中央即从延安抽调大批干部前往东北,其中包括一个由新华社、《解放日报》16人组成的小分队。这个小分队由当时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率领,是准备去东北建立总分社的,我也是其中的成员之一。10月初,我们从延安步行奔波了三个多  相似文献   

4.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这天傍晚,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来到新闻台的窑洞.当时,新闻台总领班李光绳值路透社班,吴文焘还没进窑洞,就听李光绳在高叫:"快看,是啥?"吴文焘忙跑过去看.只见抄报纸上一连串英文"急电"的字样,紧接着又有几个英文单词出现在眼前:"日本投降了!"这时,路透社又播出了一条比较详细的消息:日本天皇已经接受盟国条件,宣布投降.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10日后的几天,中国大地沉浸在无比欢乐中。人们含着热泪四处高呼:八年抗战胜利了!可是,在载歌载舞的延安,毛泽东却处于高度紧张中。他是欢乐中带着愤怒,喜悦中怀着忧虑。他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废寝忘食,一面向八路军、新四军发布一道道收复失地的命令;一面撰写一篇篇新闻评论,驳斥蒋介石的无理要求。可以说,他是在继续用他那高超的“枪杆子”和“笔杆子”两手,迎接新的战斗。事情要从8月10日傍晚讲起。这天,是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的第四天;苏联对日宣战,分四路向我东北地区挺进的第二天。正在密切注视战局发展的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又一次走进新华社收报台的窑洞。刚进门,就听到值班主任冲着收报机喊道:“快来看,这是啥?”吴文焘急忙走过去,只见抄报纸带上有一连串由路透社发出的英文“急电”字样。对于这个信号,大家习惯地称之为“十万火急”。报务员虽不懂英文,但一见到它就知道下面有重要消息。随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我们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根据当时全国的形势,中共中央果断做出战略部署,一面调遣各路部队星夜出关,一面更组织大批干部赶赴东北,以便迅速掌握党在东北大地上的主动权。 9月中旬,新华社和《解放日报》按照中央的要求,抽调了编辑、记者、翻译、电务等部门共16名同志,由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任队长,组  相似文献   

7.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44):66-66
★《精神在别处:布拉格艺术之旅》渠岩三联书店2005年10月定价:38元布拉格——这座欧洲惟一没被战火毁坏的城市,保存了完美的古建筑,并孕育了无数知名的艺术家。渠岩在此生活了4年。作为布拉格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对这座城市有着绝非走马观花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8.
聚焦     
《中国新闻周刊》2013,(41):22-25
周旋 11月2日,捷克布拉格,穿着民族服饰的当地民焱骑19世纪高轮自行车参加“布拉格之路“比赛。捷克高轮自行车俱乐部成立于1880年。他们的成员每年都举办这个比赛。  相似文献   

9.
李涵 《出版参考》2014,(9):24-25
“利迪策”是位于捷克共和国中捷克州的一个村庄,距离首都布拉格20公里。但是在德国占领捷克之后的1942年,一夜之间,这个村庄从地球上被抹掉了。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是1946年在哥本哈根成立的。1947年,在布拉格召开了第二次大会之后,国际记协内的东西方国家新闻组织,矛盾逐渐扩大,美国与西欧国家新闻组织从1949  相似文献   

11.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我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做好日内瓦会议的报道工作,中国新闻界组成了当时向国外派出的人数最多的记者团赴日内瓦采访,记者团成员包括国内主要新闻单位抽调的约30名记者、编辑以及技术人员等,团长是新华社社长吴冷西,副团长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吴文焘和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李庄.吴冷西还是中国政府代表团顾问兼发言人.  相似文献   

12.
第41届华沙国际书展和第2届布拉格国际书展将分别于1996年5月15—20日、5月22—25日在华沙和布拉格举行。 新闻出版署决定组织国内部分出版社参加这两个国际书展,具体工作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协办。参展的有上海、辽宁、山东、湖北、陕西等省市以及  相似文献   

13.
凡到过布拉格的国内外游客,都不曾忘记捷克的玻璃器皿素负盛名。游客在流览商店时,总要顺便捎一些带回去留作纪念。同时,更会兴致勃勃地去参观保存完好的千年历史遗迹——百塔城。可是游客偏偏忽略了值得一睹的布拉格市琳琅满目的书市。捷克人不分男女老少与书有着亲密无间的暖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布拉格:一座城市的幽暗记忆[爱尔兰]约翰·班维尔著,张鹤译,新星出版社,2007 2003年,爱尔兰著名作家,2005年布克奖得主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出版了一部新书,书名叫《布拉格:一座城市的幽暗记忆》(Prague Pictures,Portraits of a City),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特别的注意和兴趣:  相似文献   

15.
阿道夫·霍夫迈斯特(Adolf Hoffmeistte)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外交家和漫画家。他于1902年8月15日出生于布拉格,中学时代便喜爱写作和画画,早熟的霍夫迈斯特在十七岁那年出版了第一本书;1925年毕业于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离开学校后,他进入杂志社提任写作和画漫画的工作,开始以漫画评论时事。  相似文献   

16.
自由欧洲电台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外对捷播送新闻40年之后,于1990年7月31日开始直接从布拉格播音。自由欧洲电台捷语播音部主任说,该台在一个国家内而不是从国外直接播出有关该国的新闻,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过去该台的播音在捷和其他东欧国家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1月17日,路透社驻布拉格记者让科夫斯基拍发了一条电讯,内容是:在当天布拉格青年举行的纪念捷克斯洛伐克爱国青年奥普列塔被纳粹杀害50周年的游行中,一个名叫马丁·什米德的大学生被警察打死。这一消息立即被“美国之音”等西方新闻媒介大量传播,“舆论都被动员起来反对  相似文献   

18.
刘俊 《青年记者》2009,(15):87-88
马克&#183;莫瑞迪斯(Mark Meredith),曾任英国路透社记者、《金融时报》国外新闻主编、欧洲新闻培训协会主席、英国龙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课程系主任等职,拥有30年的记者经历和18年的教师生涯。东西德国对峙期间他做过路透社驻西德记者,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时他是路透社驻布拉格记者,越南战争期间他被派驻越南。  相似文献   

19.
去年九月末,我们趁着到布拉格参加国际广播组织理事会的机会,访问了布拉格广播电台。我们在主人妥善的安排之下,在短短的几天里,几乎遍访了布拉格广播和电视委员会的各个主要宣传部门。在交谈中,最使我们感到兴趣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广播的战斗传统,是他们广播宣传中那些紧紧结合人民生活中的重大运动所举办的一些节目。无线电广播在斯洛伐克人民的起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布拉格起义中,都曾起了重要的作用。“斯洛伐克人民起义的电台”——班斯卡·皮斯特里察广播电台,当时在起义中,对广大人民曾经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和鼓舞的力量。其后,在全国解放的最初的年月里,无线电广播曾成为中央同各地区进行联系的重要工具,政府的许多重要决议,法令和指示,都通过它传布到广大群众中去,广泛动员人民参加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号召人民组织工作队帮助各经济部门医治战争创伤和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20.
布拉格的北约峰会充满了求变的气氛,北约力图成为一个更加政治化的组织,并且摆脱美国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