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前玉树大地震如出一撤,只不过汶川玉树改成了雅安:雅安不哭,  相似文献   

2.
杨发维 《新闻前哨》2008,(7):F0003-F0003
本期发稿之时,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一个月。遇难同胞的音容仍在眼前;"中国加油!"的呐喊犹在耳边;抗震救灾的场景历历在目;血浓于水的大爱催人泪下。为此,特刊发湖北日报记者杨发维摄于灾区的一组图片。再表对遇难同胞的悼念。再次向不屈的中国人民致敬!  相似文献   

3.
舆情热点     
《网络传播》2020,(2):72-75
1中国人民奋力抗击疫情获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沉着应对,坚定有力抗击。中国各大媒体在推特、脸谱、优兔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持续报道,全球网友热情点赞中国人民面对疫情所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团结。“面对这次疫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反应迅速果断。”“加油!伟大的中国将很快就能遏制这场疫情,我们非常清楚中国的力量,我们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诚心祈愿中国和世界战胜疫情,愿所有病人痊愈。”“中国将赢得这场战‘疫’,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互相帮助,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飞速发展,数千万人摆脱了贫困的原因。这场危机不是破坏了社会,而是团结了社会,你可以看到中国各地都在危机时提供援助。”“中国,加油!一切都将过去,你们也将变得更强大!”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陇南市作为与汶川毗邻的地区,7个重灾县(区)的档案馆库和大部分档案工作者的住宅均成危房。面临灾后恢复重建和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双重任务,我们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国内外的各类媒体纷纷聚焦汶川,中国的媒体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迅速反应,客观而全面地报道,打了一场抗震救灾的主动仗。  相似文献   

6.
<正>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11,(6):I0002-I0003
为充分反映汶川地震3周年后灾区重建的巨大成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2011年5月12日联合推出“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特别直播节目,展示恢复重建的巨大成就,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了突出节目的贴近性、鲜活,陛和现场感,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分别在汶川映秀、成都都江堰及北京三地进行了三场现场直播一“涅檠重生”、“温暖记忆”和“祝福明天”,并将其与全天的新闻轮盘、板块节目巧妙结合,既突出了当天直播的节目主题,又不失中国之声固有的新闻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报道效果。  相似文献   

8.
任海永  韩丽敏 《大观周刊》2013,(12):340-340,353
要提升石油一线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组织和企业应借鉴和使用构建稳固心理契约的科学方法,把“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理论力量转化为企业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具体管理实践,搭建起员工与企业之间“看不见的桥”,系牢“心理纽带”,推动百油企业实现“石油梦”,为“中国梦”加油!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震惊中国! 从这一刻起,全国人民的目光聚集四川,全国人民的心牵挂汶川。作为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全国的新闻媒体随即将宣传报道重点转移汶川地震灾区。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河北电台生活广播在局、台领导的指示要求下迅速展开了抗震救灾工作,结合频道特点策划、制作一系列活动和特别节目,为抗震救灾工作尽一份新闻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肖欣 《中国新闻周刊》2011,(9):I0036-I0037
摧不垮的天际生命线 汶川地震救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很多人第一次认识了“北斗”。 震中情况如何?人员伤亡多少?碎石瓦砾之下的同胞们还有无生的希望?在震区基础设施损坏、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在分秒必争的生命大营救中,中国卫星导航应用管理中心为抗震救灾小分队紧急配备了1000多台“北斗一号”手持终端,第一时间将最详尽准确的灾情都是通过“北斗短报文通信”传递出来,成百上千的群众因此获救。  相似文献   

11.
青山 《新闻导刊》2008,(3):22-24
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损失最大的灾难。汶川地震是天灾,也是大考,考验媒体在救灾报道中的作用;考验记者、主持人、把关人的基本素质。电视和网络媒体的24小时滚动直播,激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也将媒体的诸多不足暴露在观众和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12.
“5&#183;12”汶川大地震后,距离汶川不足50公里的绵竹市成为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位于绵竹市的剑南春档案信息中心大楼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13.
翻开2008年全年的《新闻与写作》,你会发现这一年的中国新闻界有三大亮点。第一大亮点:2008是新闻人吹响冲锋号战胜灾难的一年。在这多灾多难的一年里.年初的南方冰雪,“5&;#183;12”的汶川地震……,在这一次次的灾难中,我们的新闻人冲在了最前方。在第一时间把真实的情况告诉给全体人民,把中央领导人在前线指挥的情况告诉人民。领袖的泪,和人民的泪流在了一起,心贴在了一起,产生了搬山倒海的无穷力量。人民在灾难面前挺起了不屈的胸膛。  相似文献   

14.
震后一年     
今年的“5&#183;12”,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 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前夕,本刊记者再次来到四川地震灾区,了解灾区档案工作恢复重建情况。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份牵挂,更是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全国新书目》2013,(10):67-69
内容简介:“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多年,但其惨烈与悲壮仍历历在目,犹如昨天。抗震救灾、重建汶川是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应对巨灾的人间奇迹,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在这场天地浩劫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又一次担负起了历史的使命,力挽狂澜,与人民群众一起众志成城,共赴国难。全书分为序曲、七日抢险、百日攻坚、千日重建和尾声,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说明,完整、真实再现了重建汶川这个奇迹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我国媒体在汶川地震报道中的突出特点。各级各类媒体都将报道的焦点对准了人,报道以人为核心的抗震救灾活动,聚焦于人的生命价值、人的精神情感、人的尊严与荣誉,尊重人们的知情权和生存权,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通过新闻报道来激发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7.
“5·12”,一个黑色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使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汶川,所有中国人感受到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震动,更是心灵上的巨大悲怆。  相似文献   

18.
王亮 《军事记者》2008,(7):16-1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从5月12日19点起开始24小时无间断直播,直击灾情,传递温暖,被灾区群众称为“生命的电波”。地震发生后,我奉命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随部队徒步进入震中汶川映秀镇,并最早从现场发回报道。进入灾区工作以来,我几乎走遍了震中最危险的地段:汶川、北川、青川、绵竹、什邡、彭州、安县、都江堰……  相似文献   

19.
基层是最有故事的地方。群众在哪里,鲜活的新闻就在哪里。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深入基层寻找好新闻源头活水,走村串户讲述老百姓奋斗故事,通过视频、图文、广播、直播等融合创新手段,多样态多渠道呈现人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生动实践,多维立体展示欢乐祥和的新春图景。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此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和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