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清 《现代语文》2013,(1):154-155
韩汉语言差比句的结构特点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巨大的差异.韩汉差比句比较标记的位置不同,韩汉差比句谓语部分存在差异.通过对比分析韩语与汉语差比句在结构上的特点和差异,为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差比句避免产生语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需要比较两个物理量的大小才能作出某种判断时,通常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比较办法;若定性比较不够确切,直接定量比较又发生困难时,差比法常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差比法就是根据两数之差是大于、等于、小于零,从而确定大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杰肯道夫依据乔姆斯基的语法生成性的基本思想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概念语义学,该学说由本体概念范畴和概念结构构成,句法结构由概念结构按一些规则投射而成。国内外语言学界积极地对概念语义学进行分析及引介,但缺少对作为概念语义学核心的概念结构的本质研究。从概念范畴的来源和组成成分两个方面对概念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概念结构具有普遍性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英汉概念结构对比》是英汉对比研究学科中有创新、有特色的力作,对语言实践活动尤其是翻译活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著书颇具新意,提出了概念能力和概念表现这一新理论,创立了概念结构思维模式,并且回归到实践,建立了概念结构数据库,为语言研究、机器翻译等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扩展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比较句一般来说分为三种:平比句、差比句和极比句。马建忠指出,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差之之字,概为"於"字,"于""乎"两字亦间用焉。《晏子春秋》中的差比句共26例,根据比较词的不同,可以分为"于"字句、"如、若"字句以及"与……孰"构成的差比问句三类。我们分别从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结果、各句式中使用的副词以及不同形式等方面对这些差比句式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最终,对《晏子春秋》差比句式的使用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代汉语白话小说《西游记》中出现的差比句武进行了详细地考察,既考察了它们的意义用法,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又援引各家对其来源予以简单地说明,并探讨了与现代汉语差比句相比词序的演变,属专书中的专题研究,力图对汉语史研究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为有关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7.
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考察了英汉语言中食物名词概念隐喻的异同,并阐述产生异同的认知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英汉两种语言共享了食物名词概念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各自特有少部分投射,反映了两个民族在主体体验及思维上存在的同一性及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语言类型学相关知识对汉维差比句的构成要素及基本语序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汉维比较标记的标注方向,找出汉维基准短语的位置差异,并探讨汉维差比句的否定形式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汉维差比句语序特点的不同是决定汉维差比句表达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要分析了汉语差比句的形式语义解读,其中形容词差比句的语义解读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还特别分析了"比"字在不同差比句式的语义,旨在通过对汉语差比句进行初步的分析,找到符合刻画汉语差比句的语义描写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伟  杨政华 《考试周刊》2009,(6):101-103
本文主要通过对表示程度差别的汉日语比较句(本文称为差比句)进行对比,找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结构上的不同.及在两种语言内部不同类型差比句之间的结构差别,进而归纳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之间的意义对应,并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2.
概念隐喻是人类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通过对英汉语中"吃、嚼、吞或咽、消化、喂、品尝"等一系列有关消化范畴动词的思想概念隐喻进行语料库研究发现:汉语消化范畴动词的思想概念隐喻和英语一样有着丰富的表达,但"吃"的下义词在表"获得思想、观点是吃"上较英语丰富;汉语几乎不用"喂"表"传达"这一隐喻义;消化范畴动词投射到思想概念域在英汉语中都成系统性.  相似文献   

13.
严斌 《现代语文》2009,(12):87-89
本文主要考察了湖北省红安方言否定差比句的基本形式和语义、语用的特点。根据现有的调查材料,对红安方言否定差比句的基本格式进行了描写,同时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初步分析其句法特点,包括各种形式否定差比句的使用条件和语用价值等等。  相似文献   

14.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时,差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八种类型:XA焉、XA於Y、XA于Y、XA乎Y、XA如Y、XA似Y、X比YA、X比似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七种类型:X无以A于Y、X未必A于Y、X非A乎Y、X不比YA、X不如YA、X不似Y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比YA”型句式最终成为汉语差比类形比句的主要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5.
0.1邵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属衡邵丘陵地域;东界双峰、衡阳,南临祁东,西接邵阳市郊,北连新邵、涟源,处于北纬26°50'-27º28',东经111º30'-112º05'之间;面积176875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0.83%,邵东方言属于湘语娄邵片.  相似文献   

16.
李勇娜 《文教资料》2011,(36):102-104
“不如”差比句作为古代汉语表“不及”义差比的主流句式,与表超过义的“比”字句形式相似,但其语法化过程却远慢于后者。“不如”句的语法化过程和“比”字句同中有异,其语法化缓慢的原因可以从比较句的积极性作用,使用频率和最初用法三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娜 《文教资料》2007,(7):178-180
现代汉语的比较范畴首先可以分为高下比较和异同比较两个大类,高下比较是关于“量”的比较,异同比较是关于“质”的比较。高下比较又可分为平比、差比和极比三个小类,其中差比又可分为“胜过”和“不及”,而极比又可分为“最胜过”和“最不及”。  相似文献   

18.
着重对维、汉语中的差比句的特点以及具体格式的不同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表示程度差别的汉日语比较句(本文称为差比句)的否定形式进行对比,找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否定结构上的不同,进而归纳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否定形式之间的意义对应,并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国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有“双元结构”的存在,因而造成了成年人在进行语义理解时对不同语言的不同原型不能理解和转换,这时就需要借助概念进行转换,而在概念转换时激活不同文化模式下认知域,从而达到匹配语义、理解语义的目的,当不能匹配时,就需文化的介入,进而完成概念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