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中考河南省卷作文题之一——以“留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有考生的选材是爸爸给“我”讲故事;2022年中考北京市卷作文题之一——以“那个星期天”为题作文,有考生的选材是给过生日的爸爸煎鸡蛋;2022年中考上海市卷作文题——以“这不过是个开场”为题写一篇文章,有考生直接写“中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开场”……以上作文的选材并无多少新鲜、独特之处,说司空见惯、平淡无奇似乎也不为过,但这些考生独具慧眼,将生活中常见的素材写进作文,且都得了高分。  相似文献   

2.
中考中,有些考生由于紧张或其他原因,经常发生作文失误,今举三例供明年考生借鉴。一、选材的片面性中考作文,80%是命题作文,命题者把主题定好了,并要求考生按要求选材。例如中考作文《温暖》,要求写初中生活二三事。题目要求考生通过回忆初中三年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不同角度体现学校生活给你的温暖,从而体现你热爱学校生活这一主题。怎样选材呢?最关键的是分角度。而有些考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在形式上,坚持“三自方针”(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空间。自1999年亮相高考作文以来,  相似文献   

4.
今年,无锡市(B卷)中考作文的题目为:《我的一次成功》。这是一篇记叙文,选材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考生写的内容大致为以下几个方面:“考试成功”、“投稿成功”、“竞赛成功”、“劝和成功”、“小制作成功”、“与病魔作斗争成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积极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题目】 请以《师生之间》为题,写一篇作文,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不少于600字。 【考题解析】 2009年安徽省的中考作文《师生之间》获得了普遍的好评,因为考生每天都与老师打交道,这个命题贴近考生生活,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样考生们都可写亲历的事情,写独有的感受,写真事,抒真情,讲真话,易于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6.
<正>真题回放以《行走间,我发现了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真情实感;(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命题解读《行走间,我发现了______》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考生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构思写作。这样的命题形式,使得考生在立意、选材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领域和写作方式,灵活选择作文素材,写出富有个性的见解,从而避免落入无病呻吟、机械套作的窠臼。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2002,(Z2)
假设性作文是经常见到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如《假如世界上没有绿色》《如果让我选择家庭》《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如果我是……》《如果真的没有冬天》等。写这类题目需要充分的想像力,又需要现实的生活基础,它可以训练、考查作者的写作能力,特别是想像力和选材能力。因而这类题目同学们经常碰到,在中考作文中也出现得较多。但从写作实践来看,同学们在作文中存在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松散。由于这类题目的限制很少,它的选材范围很广,有的同学逮着什么写什么,东写一点,西写一点,一点一段,最后什么也没写具体,一点也不集中,泛泛而谈让人读后不知所云。请看下面的文章:假如世界上没有绿色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宝地,我们应美化它,保护它,让它充满绿色,充满活泼可爱、蓬勃向上的生机。假如世界上没有了绿色,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世界将会变得很空虚,万物尽失。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通常的命题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教师直接命题。就是由教师直接出一个题目,或者是完整的,如《我的一个好朋友》《放风筝》;或者是不完整的,如《我爱家乡的××》《一个××的人》。直接命题的优点是导向明确,它能让学生一下子明白要写什么,可以写什么;缺点是选材的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写出来的作文接近和雷同的比较多。  相似文献   

9.
看图作文是指借助于图画或图表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它要求考生将画面直观的内容所包含的信息加工成书面语言。看图作文的文体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考生应根据试题的要求来确定文体。看图作文通常有四种:有提示有标题;有提示无标题;有标题无提示;无提示无标题。看图作文的题目,是以文字(中文或英文)和画面两种形式向考生提供信息的。考生在审题时,不仅要“审”文,而且要“审”图。考生只有根据题目的文字和画面内容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立意选材,才能写了切合题意,主题鲜明的短文来。写好看图作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作文要讲真话,不可说假话。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是讲的真话,但说假话的也不少。一位家长说过,他女儿的作文几乎全是写的假话、假感想,是“假故事大全”。他女儿讲,不光是她这么写,她们班上同学写作文都是这样,大家都写过“扶老婆婆过大街,给老师送伞那一类的故事”;大家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去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有一年高考作文题是《战胜脆弱》和《坚韧———我追求的品格》,考生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据有关资料统计,竟有“多达百分之几的考生”,在作文中谎称自己的父母都死掉了,以便“在这样一个背景…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写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几乎是现在所有小学生的必修课,这样的题目也是民国时期小学生经常面对的,在《民国模范作文》中就收录有这样一篇老作文,其半白半文的稚嫩语言中,尽显真诚和幸福感……条理清晰,真真切切。日前,《民国模范作文》一书的主编时毛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道出了自己对民国小学生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中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选材。内容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的作文是否有话可写,是否能写好,是否写得有新意。而决定他们选材的又往往是写作的视角问题。角度的局限导致他们选材的千篇一律,难有新意。譬如说写人,像《我的妈妈》这样一个简单且多次写过的题目。大部分同学选材的材料是妈妈早上为"我"做爱心早餐,送我上学,下雨天为"我"送伞,睡前为"我"泡牛奶,严格管教"我"的学习,母子间吵架而为了作文需要几乎又一秒钟和好等一类的材料。乍一看,这些材料也没问题啊。是的,这些都是学生生活当中很  相似文献   

13.
听一位语文老师上作文讲评课 ,题目是《记一件难忘的事》 ,身边有一个叫露露的女孩拿着她不及格的作文极为沮丧。我看了看她的作文 ,大概是写她有一天在地里锄地 ,发现一只青蛙被蛇咬 ,就急忙地跑去要打那条青青的蛇 ,因为她觉得青蛙很可怜……老师的批语是 :选材没有积极意义 ,故事太平淡。再听老师讲评 ,所表扬的好作文 ,是一个同学写他在公共汽车上跟小偷搏斗 ,结果他受了伤 ,终于把小偷给抓住了 ;还有一位学生写她有一天路过河边 ,看到一位同学掉进河里 ,她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 ,把落水的同学救上了岸。教师认为这两个同学的作文选材有积…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一种作文题型,而关于如何写好话题作文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我在这里仅仅就话题作文的拟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感受。话题作文一般都不规定题目,只给一个话题。因此,在写作时,就需要考生自己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选材的特点自拟题目。"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就会对他一见钟情。尤其是考场作文,一个靓  相似文献   

15.
习作要求《啊,我发现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有四点要求:一是选材的要求,即写“发现”,具体内容没有作限制,选材范围很广,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二是人称的要求,即用第一人称写;三是质量的要求,即要把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四是有题目的规定,即要以“我发现……”为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来拟定”。设计理念1.生活是写作的本源。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身边的人、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前期经验中找到与之匹配又易于表达的“相似块”。2.作文就…  相似文献   

16.
看图作文是指借助于图画或图表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它要求考生将画面直观的内容所包含的信息加工成书面语言。看图作文的文体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考生应根据试题的要求来确定文体。看图作文通常有四种:有提示有标题;有提示无标题;有标题无提示;无提示无标题。看图作文的题目是以文字(中文或英文)和画面两种形式向考生提供信息的。考生在审题时,不仅要“审”文,而且要“审”图。考生只有根据题目的文字和画面内容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立意选材,才能写出切合题意、主题鲜明的短文来。写好看图作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愉快的回忆》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这个题目在审题、选材、立意、谋篇上都很有讲究。只要在某一方面略有疏忽,就难以达到要求。应该怎样写这类题目呢?我在这里就我所教的夜校文科班康梅蒂及李晓晔两位同学所写的作文《愉快的回忆》,略作评介(作文附后)。  相似文献   

18.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同学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例如某省有一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结果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写得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来纯粹是在说理,很像议论文;接着陡然一转,说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于是就开始详细地讲故事,俨然是记叙文;接下来便“啊!……”直抒胸臆,又像是抒情散文。整篇作文,中心松散,真像“杂文”。这样的一篇文章,且不说文体上是个大杂烩,就内容而言,说理没说透,记叙没记清,抒情不酣畅,岂能得高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同学的各类文体知识薄弱,平时缺乏这类作文的训练;另一方面,还与不能正确领悟“文体不限”这一作文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文体不限”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动笔前,同学们有灵活选择文章体裁的自由,也就是每一个同学看到文题后应尽可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写。擅长记叙、描写的写记叙文,擅长论辩的写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写散文等。如有一中考作文试题《朋友》,考生结合自身写作实际和生活体...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也许都写过这样的作文:《20年后的我》《30岁生日在母校》《20年后相会在母校》《我在2020年》《21世纪给祖国的一封信》《假如我是……》以及《我的未来不是梦》等等。这类题目的作文最需要想象。有的同学能写出让我惊喜不已的文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只会写自己如何穿着整齐的西装,开着豪华的汽车,回来参加学校的校庆。这正是因为缺乏想象力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话题,让我们从一篇作文开始。 笔者的女儿就读小学三年级,老师布置写作文,女儿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玩“摩尔庄园”》,作文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