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点 《江汉学术》2023,(4):113-122
阿来的诗歌和小说创造了一个几乎完全以过去的时代为背景的虚构世界,充满了宏伟和壮丽、浪漫和悲歌。这是一部受驱于怀旧抒情的史学史,强调历史的空间性而不是直线性,从而有助于定位和建构一个象征性的藏族民族主体。怀旧抒情是对失落的倒转、对缺失的补偿,同时也意味着对历史的拷问,对社会现实的探寻。这种反思精神和批评姿态正是阿来作品的意义所在。因为怀旧抒情的共情效能,阿来得以确立相对于激进历史进步主义和现代性话语的少数民族文学叙述立场,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慕课"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匆匆来袭,让不少大学在"深感压力"的同时,不觉发出"狼来了"的感慨。试图从"慕课"本身特性出发,来探讨分析其对未来教育尤其是未来高职教育的冲击,进而提出高职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套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具有的"虚拟化"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作为一种通过艺术化的形象表现攻防格斗技艺,也兼具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普遍特征——"虚拟化"的艺术特征,其表现为"虚拟化"的武术技击景象、"虚拟化"的武术技击对手、"虚拟化"的武术技击技法。通过"虚拟"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法,中国武术向审美主体展现了中国武术的艺术之真和艺术之美,彰显出中国武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格。  相似文献   

4.
黄河文化的生殖崇拜现象是中华原始文明出现的前兆。"原始阴阳观"出现于普遍"生殖崇拜"的原始社会,是易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伏羲易思想源于"原始生殖崇拜";所以,伏羲有"春神"和"一画开天"之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普遍流行的"体育微博"、"微运动"等体育"微"现象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索体育"微"现象产生的根源,把握当代体育流变的特点。研究发现:体育"微"现象是一种典型的解构式后现代主义现象,带有鲜明的反结构、反中心、反理性、反宏大叙事等解构式后现代特征,既需肯定,又需反思。建议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立场出发重新阐释"微"的本质并构建"微体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大学语文"是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文言文占了大部分内容,文言文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成语与教材中陌生的文言现象相比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巨浪总会推动文化的变迁,即使是在与世隔绝的净土也难免时代巨轮的碾压所带来的文化激荡。藏族作家阿来凭借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创造的长篇小说《空山》饱含着阿来对于文化动荡的得失的反思。《空山》揭开了藏族地区文化神秘的面纱,以虚拟的藏族机村中的众生为表现对象,展现了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时代激变下少数民族地区新旧文化、藏汉文化、现代化进程与精神文化的多重冲突以及藏族人民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时的无所适从。在文化冲突的背后,阿来刻画了文化夹缝中孤独又无奈的群相,质疑了人性的丑与美,引发了世人对于赖以栖身的生存空间的考量。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衍生出体育全球化,对各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就消极影响而言,全球化的功利性、盲目性和垄断性对健康体育文化的形成、运动员长远的发展和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利。所以建构起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和"人道性"特征的竞技体育生命道德精神是十分必要的,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各要素的发展状况,其建构也具有很大的现实可行性。生命道德精神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道德精神,它既能消解全球化对竞技体育发展的非良性冲击,也能为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与活力,推动中国竞技体育以更健康、更文明、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在回答普遍知识的来源问题上,提出了"灵魂回忆说"。"回忆说"将知识的来源从对象转移到了心灵自身,在认识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变革。"回忆说"是柏拉图在其思想发展一定阶段上所持有的一种认识论,也是其最具代表性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认识论,这不光因为它规定了先验性的基本原则,更主要的是为人类探讨知识的来源与途径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考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从步入"讲坛"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需经历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下教师的发展会呈现不同的特点。"理想"遭遇"现实冲击","真我"在"职业我"中迷失,教学中缺乏应对"实践情境"的知识图式是职业探索期教师的发展特点;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正轨,职业发展动力强,教育实践智慧不断生成是职业成长期教师的发展特点;消极应对工作、职业发展停滞不前,专业自觉尚未形成,职业压力大、心理负担重是职业高原期教师的发展特点;教育理念不断升华、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教育教学处于探索创新阶段是职业超越期教师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1.
力效和谐学说是探究身体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学说,基于力效和谐学说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问题力效,包括学业压力造成的"压动"力效,社交不适带来的焦虑性"冲击"力效,情感问题引发的"砍打"力效,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扭曲"力效。在阐释高校体育文化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指出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力效具有重要的"和谐"作用与价值,并提出了提升高校体育文化"力效和谐"价值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文学"是把各种体育活动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体现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最终融生命、健康、审美及艺术于一体的文学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极具前瞻性的文学类型,中国当代体育文学中人与体育的主题经历了一个从"解构"到"重构"的历史沿革。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出现了大量自觉赋予体育文化内蕴的文学叙事文本,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与价值诉求。在21世纪的文学格局中体育文学经历了从中心走向边缘,又从边缘回归中心的发展过程,必将对未来的体育与文学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硝烟散去,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对和谐世界的向往和追寻。本文阐释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其内涵,论述和谐世界的主旨是创造"普遍发展、共同繁荣与持久和平"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的发展靠体育教师。只有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一支专业性很强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最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知识是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体现,是体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保障。而现在的体育教师大都关注于显性化的体育知识,对于那些自己知道,但无法言明的"缄默知识"却极少关注,而"缄默知识"又是一种非常普遍且非常重要的知识。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将体育教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促进体育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最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人们普遍相信,只要通过不懈努力和辛勤劳作,上天总会眷顾他们而赐予他们财富和幸福,这便是"美国梦"。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梦"的影响或大或小,或推动社会的进步,或遭舆论谴责质疑。文学,作为社会变更的直接反映,吸收"美国梦"这一主题并出现在小说、戏剧、影视作品中。追溯美国历史长河,漫游美国文学巨作,我们可以找到一条"美国梦"的兴衰轨迹,它与美国历史紧密相关。文章旨在收集殖民时期以来,美国文学作品中以"美国梦"为主题的小说、戏剧作品,统计他们在全美文学同类作品中所占的比例,以图表的方式呈现,针对各个时期的不同特征,分析文学作品与社会因素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文学作品与社会因素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相关变化趋势亦预示着,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秩序的建立,"美国梦"必将重新主导美国大众主流思潮,再度成为文学界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6.
"寓言"是瓦尔特.本雅明文艺思想中最具有独创性的概念。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因其形式和内容上的碎片化、气质上的忧郁性和最后升华出的救赎意识,成为本雅明"寓言"理论在文学实践上的一个样本。作为那个时代的经历者和记录者,本雅明的文艺思想和福克纳的小说实质上都是对当时社会残破性的写照,也都反映了人们无所适从,普遍厌烦、绝望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7.
电影《钢的琴》在2011年获得普遍好评,其折射出的社会、政治、文化内容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围绕推动情节发展的两条线索——"造钢琴"和"两根烟囱",分析影片中暗含的对工人阶级主体意识、新自由主义改革及时代状况进行思考的寓言指向。  相似文献   

18.
"尊重的教育"是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强调生命是教育的价值依归,包含多重的理论意蕴。践行"尊重的教育"思想是职业学校教育文化的深层次变革,对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和教育质量具有普遍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对构建生命化基础课堂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生存环境的"丧失"、奥林匹克主流体育文化意识在全球的影响、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认知的缺位等因素的影响下,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祛魅化"、功利化、模板化等异化现象,扭曲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限制了其应有功能的有效发挥。保持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属性,拓宽推广路径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要遵循"善本"的原则,做到"本体"的善——内涵的"返魅"与形式的"祛魅";"载体"的善——扶持民间活动形式、借力现代传媒;"客体"的善——营造友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友好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浅析“周期训练”和“以赛代练”理论的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个世纪末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对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参加重大比赛而一贯遵循的"周期"训练理论形成了冲击,一些学者针对"周期"训练理论部分观点不适应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现象提出了质疑,并相应提出"以赛代练"理论以期适应现代高水平运动员全年多次参加比赛的需要。在介绍两种训练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冲突的同时,力图从方法论的层面揭示训练理论变迁的逻辑必然和哲学基础,从对这两个理论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今后运动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