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奥尼尔剧作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尼尔的死亡意识来源于深刻的社会背景和他本人的生活阅历。他认为强烈的欲望会导致毁灭 ,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只能靠死亡来求得精神上的寄托。他还认为死亡既是对苦难现实的逃避 ,也是生命的回归。奥尼尔这种特殊的死亡情结充分地体现在他的剧本之中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美国现实社会的强烈挑战精神 ,同时对他的人生哲学也有一种粗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曹禺的剧作充满着浓厚的家族意味,尤其是在他的代表作《雷雨》、《原野》、《北京人》中,封建家族制度及其伦理道德造成了无数青年人生命的被摧残与毁灭,人的美好情感被剥夺,被扭曲后倍受煎熬,折磨的痛苦,而且也使正常的人性,人情在横遭蹂躏后一步步走向畸形变态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作为东西方两大戏剧大师.奥尼尔和曹禺各自上演了一处人生悲剧,并在各自作品中展示了悲剧人生所引发的悲剧观念,命运的悲剧,欲望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成为其作品中相互关联,彼此深入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4.
奥尼尔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是孤独的、无助的.因此他在戏剧中揭示了人类无所归属的悲剧,也反映出人类生存和存在的荒诞.在一个一切都失去了意义的荒诞世界里,人类不可能找到命运的归属,找到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在曹禺的剧作里,处处都流露着"生命"这一主题。他抱着一颗爱国之心,抒发对"人吃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和残酷畸形的旧社会制度的愤懑。他成功的塑造了陈白露、方达生、金八、繁漪、周朴园、鲁大海、仇虎等人物形象,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他们"鬼"似的生活来影射当时社会的腐朽和肮脏不堪。他结合人物的命运向当时的统治阶级宣告:这样的社会即将崩塌,新的生命已经开始降临。曹禺通过作品发泄心中的情感,通过作品向世人呐喊:太阳可以驱走一切黑暗!  相似文献   

6.
奥尼尔中期创作体现了他对戏剧技巧的试验与主题多方位的探索.他的<毛猿>、<榆树下的欲望>、<马可百万>和<大神布朗>等剧作,反映出悲剧是个体无意识与文化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夏衍、田汉、曹禺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剧作家。文章拟从情调这一特定视角出发,以夏衍剧作为轴心,将其分别与田汉、曹禺剧作一比较。这种比较旨在以此突出夏衍剧作情调的独特性,而无意做出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夏衍、田汉、曹遇都是中国现代学史上重要的创作家。章拟从情调这一特定视角出发,以夏衍剧作为轴心,将其分别与田汉、曹遇剧作一比较。这种比较旨在以此突出夏衍剧作情调的独特性,而无意识做出孰优孰劣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曹禺早期剧作着力表现的主题之一,“性爱-死亡”、“出走-死亡”所形成的“罪恶-惩罚”模式是曹禺对人类悲剧命运规定性的独特理解。通过对死亡现象的诗意描述,曹禺表达了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曹禺和奥尼尔戏剧的比较文学研究进行综述,一方面力图理出曹禺奥尼尔戏剧比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以供研究和了解者参考:另一方面,力求从综述中找出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大胆﹑叛逆﹑与众不同,曹禺把她们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凸现出来,她们不再是男人的影子,而是像男人一样能够争取主动权、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也是曹禺不同于同时代作家的创作特点;但剧中女性人物的性格在她们悲剧性的人生历程中决不起主导作用,“情出于性”,所以,作者从情爱角度,将其投放在情感的三角关系中,用人性化的文笔剖析中国千百年来封建女性悲剧的实质——人性的复苏乃至与整个男权社会抗争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深沉的悲剧感,刻意渲染神秘气氛,这是《原野》与《琼斯皇》的相似之处,但是,奥尼尔是西方现代派戏剧作家,不关心社会政治问题,尽力使自己的人物摆脱时代,成为抽象的人类的象征;而曹禺则是自觉地反映阶级斗争的主题,这又是两者的相异之处,基此,本文认为《原野》是独立的、成功的创造,它的魅力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从曹禺早期的创作实践出发,论述曹禺早期作品中“狭之笼”的总体意象,从场景和冲突揭示“狭之笼”对人的压制,并从“门”和“窗”的意象解释人物的精神突围。最后着重阐述剧作家的审美感受与“狭之笼”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这一意象在曹禺创作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曹禺的早期剧作从头至尾演绎对真善美的真诚追求。从审美形态看,它们都弥漫着一种浓郁的诗化风格。诗意使曹禺的戏剧获得了澄明的生命境界。这些都是曹禺对西方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本质深刻领悟与探索的结果。通过曹禺前期作品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心理,可从“节奏”和“意境”两大方面透视其审美形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作家是通过文学形象反映生活的。作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研究和认识,总是寓于他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之中。因而,作品是作家世界观的最好说明。曹禺解放前的主要剧作,表现了他前期世界观的基本内容。自三十年代初《雷雨》出版以来,评论家通过曹禺的剧作,对他的世界观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这一课题至今还受到人们的重视。深入地、实事求是地研  相似文献   

16.
文明对愚昧、民主对封建专制的强行撞击是本世、纪初撼动人心的大事。继鲁迅、郭沫若而起的一代文学新人以令人注目的文学成就,在“人的文学”领域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思想空间和文化空间,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不断成熟与壮大。这其中也有驰名于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的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其持久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难以超越的话剧文学范本。曹禺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女性群象的构画与塑造,如果说他的剧本的成功是美丽的花环,那么女性形象则是这花环中煜煜闪光的明珠。 遗憾的是曹禺在《北京人》之后创作水准便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曹禺的剧作,有两点,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第一是唐弢先生在解放前讲的.他说:一位朋友看不起新文学作品,认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水浒红楼,百读不厌;而新文学作品,即使是名家巨著,读一遍后,再也不想读第二遍了.于是,唐弢先生就婉劝他先去试读一下曹禺先生的剧本,再来谈谈感想.结果,这位朋友后来不仅成了“曹禺迷”,而且连曹禺的戏也百看不厌了.第二是周恩来总理在解放后说的.那是在1962年二月十七日,他在紫光阁接见在京的话剧、歌剧、儿童剧作家时的讲话.他说: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主题,一方面是对人性美的赞扬和讴歌,另一方面是对摧残破坏人性美的社会黑暗势力的揭露和鞭挞,对通德和文明冲突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尤金·奥尼尔(一八八九——一九五三)是二十世纪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名字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众听周知的。在当时小说盛行的文学状况中,他的作品已渐为当时人所认识。仅就本世纪的前半期来看,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都被非常新鲜而惊叹地加以介绍,并多次上演。日本是这样,中国也如此。有人认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确立受了奥尼尔作品的影响,这是值得重视的。奥尼尔的作品被介绍上演,始终没有停止。中国的剧作  相似文献   

20.
曹禺和钱钟书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虽然两人分别致力于戏剧和小说创作的不同领域,却都能超越阶级、超越时代主潮,对人性之思进行深刻挖掘。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对人性善恶的独特理解,钱钟书倾向于表现人性之恶,曹禺则更执着于发掘罪恶人生中的人性之善。本文通过对人性善恶在二人作品中的表现进行阐释,进一步分析两位作家不同人性观形成之因,以此获得对人性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