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飞 《华章》2011,(14)
电影<80后>这是一部讲述"爱"的电影,细腻温婉.没有知名人物,也没有宏观特别大的场面,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它触动了处在这个年龄段和曾经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所有人的心弦.两位主人公20年的故事,让所有人都产生共鸣.电影作为一种声音与画面结合的艺术形式,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它总是会利用人物之间的言语交际行为来表现人物之间某种特定的关系,或者推动剧情的发展.<'[1]>本文通过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对话来分析爱是什么、爱难道真的没有"纯白"么?  相似文献   

2.
电影艺术离不开用特定的视听语言来表现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电影中的服饰设计作为影视美术的重要的部分参与电影的叙述和人物塑造并不是将自己隐藏在电影和人物背后,相反,是对影片的视觉形式起了致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感官盛宴的概念和感官盛宴的艺术思维阐述,通过对多部电影中服装设计特点的解析,归纳提出服装设计的"庞大感"能够增强人物在视觉上的力度,服装设计的"奢华感"能够渲染出影片的视觉质感。  相似文献   

3.
运用基于多模态符号理论的影视意义分析框架,考察87版电视剧中王熙凤在声音、语言和图像意义元素方面的布局.研究发现,在王熙凤首次出场的19个镜头中,她的身份无"实名"介绍,而是通过声音、图像和语言逐渐从"隐性推测"方式过渡到"显性推测"方式呈现;在前9个镜头中描述人物的意义元素以及人物所关联的过程类型凸显出王熙凤主要为说...  相似文献   

4.
顾长卫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采用主观镜语,有意识地在质朴的电影画面衬托下,凸显生活中小人物的形象特点。如影片中展现的大量富于生活质感和象征意义的细节,不仅增添了影片的时代气息,且令观众对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印象深刻;匠心独运的电影色彩生动地表现了影片中人物的思想情绪;出人意料的节奏处理给小人物悲情的生活带来一抹鲜亮。以及巧妙的声音处理和同步音画效果等,都成为顾氏电影诠释他电影中人物的镜头语言。  相似文献   

5.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出生于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学艺术世家,他是公认的自塔尔科夫斯基去世之后当代俄罗电影文化最重要的象征人物.本文主要通过他1990年创作的三部故事片来探析他影片中悲喜和谐交融的审美感受,简洁流畅的长镜头语言以及善于用简单的故事传情、说理、表意的电影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类,服饰积极参与到电影文本叙事和情节推动之中.折射出电影整体基调的情境下,服饰反映并承载了人物不同状态下的人生选择和变化,服饰的变换展现出人物"成长"过程.初期尚未成功的草莽时代,人物服装往往简朴,对时尚一无所知也不在乎,整个世界是简单的.自我审视阶段的人物服饰逐步改变,趋向时尚.崛起之后成为精英人士,服饰特点是精致时尚,传递出自信,展现出人物形象的深度变化.  相似文献   

7.
电影《桃姐》是一部反映老年人问题的优秀影片,剧中人物的台词是其众多和谐音符中的主旋律。通过对剧中人物对话的分析,指出其语言的和谐之处,进而阐述和谐的媒体语言对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影《催眠大师》是一部反映人物心理发展变化的悬疑剧情片,导演在影片中综合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詹姆斯"意识流"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来讲述人物的心理变化,进而完成了人物内心的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9.
随着儿童网络游戏的兴起,改编动画电影的风潮渐盛,逐步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新趋势。文章通过对《摩尔庄园之冰世纪》和《神奇宝贝之超梦的逆袭》两部动画电影的比较,从人物层面探讨电影文本所呈现的特点,对人物类型与功能进行概括,分析人物的外在造型、内在转变、语言与画面,总结网络游戏改编的特殊性对电影人物设置可能造成的影响,从不同媒介的横向比较中发现游戏改编电影的优势和劣势,所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詹长青 《初中生》2007,(27):13-16
什么是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的某个细微处所作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老师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强调的具体描写主要指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细节如电影里的蒋介石,动辄就骂一句"娘希匹",这句口头禅便是语言细节,凸现了这位政治大人物在上海滩里熏染出来的痞子气和在关键时刻缺少沉着的狭隘气度.所谓动作细节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进一步讲,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电影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塑造形象,剧情片更是如此,常常借助对话表现思想、刻画性格、推进情节等。电影中的人物语言富有性格化的特征。性格化是电影人物语言艺术的最高审美价值体现。电影翻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忠实地传达原片的这一审美特质,在译制片中再塑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视听艺术,使用镜头语言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在看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后很想谈谈它的语言艺术.我觉得,在电影将一部小说的故事完全以画面和人物对白呈现出来的时候,语言必须以高度凝练为前提,略去描述性内容,否则电影将很拖沓,画面失去流动性;同时还要具有语言动势,通过这种动势建构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致青春》的编剧李樯很好地把握了这两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重构民间文学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主要以电影《白蛇传说》为例,分析民间传说——"白蛇传"在程小东电影中的变化,导演主要在情节的衍生、人物的蝶变、语言的奇观化等方面用现代的视听语言重述了白蛇的故事,完成了民间文学的现代重构。  相似文献   

14.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通过改编民间神话故事表达通过抗争改变身份主题的中国动画电影,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建构身份的主题除了运用电影技术手段来呈现,还可以通过语言手段来表达。从语法层的语气系统和关系小句以及词汇层的态度词入手,我们可以分析语言如何通过表达评价意义来建构人物身份。总之,语气系统、关系小句和态度词构成了电影中用以建构主要角色身份的词汇语法资源,因而对语言评价资源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电影人物刻画和身份建构,表达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对剧本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E. M.福斯特是英国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六部长篇小说中有五部被改编成了优秀的电影,充分显示了其小说所具有的明显的电影化倾向.福斯特的小说具有许多电影化因素,如视觉造型性、人物电影化及情节的复杂多变性等.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福斯特的小说以及由它们所改编的电影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要有精彩的情节,出色的演员外,真实感人的电影对白也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电影对白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其语言表达形式.系统功能语言学以"选择就是意义"为原则.本文用人际意义理论分析<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临终独白,试图通过对其语言形式选择的分析,透视作者的意图,从而透视"意义",找到这段独白感人之光背后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20,(2):83-91
中国第四代导演作为电影史上承前启后的代际群体,其作品有着重要的研讨价值。电影采用的叙事内聚焦所延展的第一人称自述、"自传式"叙述、"他者"叙述与多重内聚焦叙述四种方式体现了导演将观影视点的限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完成电影中人物个体情感的抒发。这种限制功能将导演与观众置身于更有效的沟通场域,叙事语言的变化指涉了1980年代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转向。  相似文献   

18.
广播剧是听觉艺术,从表现形式上看,就像一部“交响乐”似的,它把“剧本中的文字”、“演员的表情”、“剧中所规定的时间、空间”、“建筑”、“色彩”、“动作”、“情感”,都声音化.用声音塑造形象、表现环境、推动剧情.因此,广播剧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这个特征,这一特性决定了广播剧的艺术形象必须依靠语言及声音,“以声立形,以音出象”.即剧中的人物的形象,包括他的性格、脾气甚至高矮肥瘦,都要靠语言来反映,靠声音来塑造.  相似文献   

19.
话语标记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其使用是制约话语理解的明示语言手段之一.在话语生成与理解的认知过程中,说话人会根据交际需要使用一些语言手段对听话人的话语理解进行制约.电影<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是一部经典的美国大片,片中人物性格鲜明,而语言正是人物性格的载体.本文以该片的人物对白为语料,研究分析了now和well在具体语境下的不同语用用意和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翻译工作者来说,要做好一部电影字幕的翻译工作,确非易事,它需要考虑电影的画面、声音、文化背景等诸多方面;同时,本土意识对翻译过程会发挥巨大作用.文章以英文电影《足球尤物》为例,探讨字幕翻译过程中本土意识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