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什么体裁的文章更能像古诗那样内蕴深厚,没有什么类型的文章更能像古诗那样引发孩童烂漫的想象。它句式工整,它韵味十足,它情感浓烈。但是,当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古涛的时候,困难同样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因为毕竟他们才是刚刚开始识字认读的一二年级孩子,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还处在一个很低的层面。那么,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究竟应该如何像诗词本身一样有效开展呢?  相似文献   

2.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那么一朵浪花,没有世态的炎凉,没有心中的忧愤,没有世间的争斗,它是那样的清新活泼,那样的令人陶醉,字里行间渗透着和谐与美好——它就是古诗中天真烂漫的童趣诗。描写童趣最著名的诗句当数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  相似文献   

3.
丁香花,很普通的花。它不像菊花那样圣洁,也不像兰花那样高贵。但是,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味。丁香花是哈尔滨市的市花。虽然没有古诗为它去赞美,但它却仍旧默默地开放。看它,从来没有"一枝独秀"过,都是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形成了丁香花独有的魅力。丁香花不像菜籽花那样张扬,开完的花被人摘走,它只是不紧不慢地绽放开来,枯萎后又变成了大树的养料。丁香花很小很小,每朵看起来都不大,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高中的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古诗阅读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古诗教学表面化。一、高中古诗教学现状在高中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单方面讲解的情况较多,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并不理解,教师与学生之  相似文献   

5.
马玉芹 《考试周刊》2013,(87):38-3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可以说是这灿烂文化的夜空中一颗最璀璨的星星,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传承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在古诗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悟得少,很多学生对于学习古诗没有兴趣,甚至不喜欢古诗。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古诗,在古诗的王国里驰骋呢?文章对此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育人作用。纵观古诗教学现状,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将古诗的魅力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反而让学生对其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觉。本文旨在通过对"唱""绘""诵"教学方法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古诗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古诗只有在你接近它,挖掘它的内涵的时候,你才觉得有内容可学,有内容可教,有内容可讲。其所囊括的意境、图画、故事情节总是那样丰富多彩,让我们产生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8.
《回乡偶书》是唐诗中的极品,被人们广泛流传。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反复思量,在教学中如何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古诗不同于他们喜爱的童话故事,它没有动人的情节、没有过多的悬念,甚至读起来都比较拗口,更不易于理解。在多次翻读课本后,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这样一朵浪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世态炎凉,没有心中忧愤,没有世间争斗,它是那样清新活泼,那样令人陶醉,那样无忧无虑,字里行间渗透着和谐与美好,它就是童心如花、天真烂漫的童趣诗.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是其他版本没有的。"文包诗"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短文大都编成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自然地引出要学习的古诗,而且根据古诗的内容和儿童学习的需要,简明生动地介绍与这首古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它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配合优美的插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体裁,古诗永远是中国人不能遗忘的宝贵财富。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了解古诗的释义,更重要的是体会故事中的意境,感受古诗传达的思想情感,把古诗当作最能抒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充分感受古人的博大胸怀。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不同于学前教育中的死记硬背,也不像初高中阶段那样复杂,而是要从了解古诗的释义入手,引入古诗的情景、字词的用法等,打好学习古诗的基础。下面结合笔者小学语文的教学经历从几个方面简要阐述小学的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12.
古诗在中华民族的的文言瑰宝中是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在初、高中语文课中所占比列的渐增,已决定了古诗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地位,可见,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进行古诗教学,才能让青少年最大限度地接受它的熏陶、理解它的蕴意、体会它的思想、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3.
新诗是与古诗相对而言,指“五四”以后的白话诗,又叫自由诗、现代诗。新诗与古诗不同:古诗语言深奥难懂,新诗语言比较通俗明白;新诗节奏自然,不讲究平仄对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押韵也不像古诗那样整齐;新诗每句字数不像古诗有严格规定,每首诗的句数也不作限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诗歌,内涵丰富,以形象美、联想美、意境美而盛行于世,可大多数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只将古诗译为白话文,对重点词作扫描,然后归纳诗人的思想感情作结束。忽略了它的自身特点,没有体会其意境,更没  相似文献   

15.
《上山采靡芜》的归属问题至今没有定论。例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把它归入《乐府诗》,而马茂元的《古诗十九首初探》则将它归入《古诗》。古代的《玉台新咏》将它归入《古诗》,而《乐府诗集》未收入这首诗。《太平御览》归入《古乐府》。从选本出现的时间先后看,从收入的次数看,我是赞成把它  相似文献   

16.
月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唐代大诗人李白对月更是情有独钟,其吟咏月亮的诗篇数量众多且表现出了独特的情味。他诗中的月已和诗人自己融为一体,具有浓浓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那样鲜明,那样多情。  相似文献   

17.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形象,句式特殊,因而阅读难度大。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古诗教学的“读通、读懂、读深、读熟”四步读法。这四步读法重在训练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简介如下: 一、读通读通有两个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学生可通过查阅字典,利用拼音来自学完成。2.读出节奏。古诗的节奏有一定的规律,教者在教学中把规律揭示给学生,使其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形成能力,便可顺利完成这一要求。读出节奏的规律大致有三个方面。(1) 停顿。古诗读法中的停顿不像一般文句中的停顿那样干净利落,它一般都带有拖腔。停顿规  相似文献   

18.
正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因其特殊的艺术形式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小学生学古诗,意在入情入境。那怎样才能入情入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情境,渲染意境古诗短小精炼、音韵和谐,诗中蕴含着音乐美、色彩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的因素。如果只是逐字逐句翻译、背诵,那样的学习是枯燥的,肤浅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古诗中的思想、精神、情感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  相似文献   

19.
古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一次次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中,发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我们不禁追问:我们做了很多,为什么学生在热闹的口语交际中收获的不如想像的那样丰盈?口语交际离新课标究竟有多远?基于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同时,表达技巧又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考试大纲》,还是有关的工具书或写作教材,都没有对它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