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ngryEditor来自英国.现在供职于全球最强的公关公司之一.做着自己熟悉的editor工作。无论是英式英文还是美式英文.他都很拿手。曾经是英国《独立报》自由撰稿人的他在大学期间学过中英翻译。来到中国,他校对过《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的新闻,翻译过大型央企年报等各式文章.还教过明星在内的多个人群的英语。  相似文献   

2.
1918年8月初,英国人庄士敦成为溥仪的“帝师”,教授英文。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他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专门研究东方古典文学和历史,毕业后先被派到香港任英国总督的私人秘书,后又被派到山东任威海卫殖民地行政长官。最初他只能讲广东话,到威海卫后学会说北京的官话。  相似文献   

3.
作者是我     
语言学家、作家林语堂在轮船上散步时,看见一个英国人正在读一本英文书《生活的艺术》,便驻足瞧着那个英国人。英国人看他土里土气,不像一个读书人,便说:“有什么好看的,你  相似文献   

4.
<正>二十世纪使中国古代文化走向世界的第一个中国人是辜鸿铭(1857-1928),他曾将《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并用英文写了一本《中国人的精神》,于1915年出版,在国外影响很大,例如托尔斯泰就曾和他讨论如何抵制现代物质文明的问题。英国作家毛姆曾对他进行采访,说他是"声高望重"的哲学家。印度诗人泰戈  相似文献   

5.
被生活同化     
活在英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果你是一个很随意的人,也并不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看你是想怎样活.我的朋友的朋友,到英国三年,打了过来读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旗号,他的英文很有进步,反正到哪里他都不会憷头交流,不过他的英文绝对不是从语言学校得来的.从他来这里,就在肯德基打工,他的语言能力就提高自那里.我从没见他去上过课,每周五天的肯德基,已经让他没了精力读书.他是一个克勤克俭的人,连年下来,存了些钱,于是返中国,终于同他的未婚妻结了婚,然而,当老婆想申请到英国团聚,却被无情拒签.这已是第二次悲剧,第一次更惨,已经飞了十多个小时到了英国,在英国的海关竟以有“移民倾向”为由被遣送回国,两人在机场真正上演了一出泪眼汪汪、生死离别的话剧,那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相似文献   

6.
春秋·钩沉     
1918年8月初,英国人庄士敦成为溥仪的"帝师",教授英文。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他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专门研究东方古典文学和历史,毕业后先被派到香港任英国总督的私人秘书,后又被派到山东任威海卫殖民地行政长官。最初他只能讲广东话,到威海卫后学会说北京的官话。他读过不少佛家释典,感到东方的佛教理论比基督1918年8月2日庄士敦成为溥仪的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查词典为了弄懂词的意义,而有些人却把字典当作有趣、消闲的读物。据多位作者所述,钱钟书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读者。他把重得拿不动的大辞典挨着字母逐条细读;他在漫长的旅途上手捧一本英文字典,怡然自得地读了一个月;他在去英国的轮船上以约翰逊博士的《英文词典》伴随,深得其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年前,随省教育厅组织的小学校长考察团,赴英国学习一个月,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至今不能忘怀:在英国学习期间,因为在那个班中我是惟一能说点英文的“个体”,在曼城教育副局长Pat给我们上课前问我们的翻译,在这些校长中间有会说英文的吗?翻译指了指我说,她还可以。课中互动时,他  相似文献   

9.
妙语圆桌     
作者是我语言学家、作家林语堂在轮船上散步时,看见一个英国人正在读一本英文书《生活的艺术》,便驻足瞧着那个英国人。英国人看他土里土气,不像一个读书人,便说:“有什么好看的,你能读懂英文吗?”林语堂缓缓地说:“也许还看得懂,因为你看的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我。”妙语林肯的命令林肯在美国黑鹰战役期间,曾被任命为军队的一名连长。一次上级命令他带领士兵追击敌人,当到达一条小河边时,河上没有桥,士兵要徒步涉水,但他不知道下什么命令,此时,他灵机一动,高声喊道:“全连解散,5分钟以后在河对岸集合!”妙语圆桌观察力德国著名内科医生约翰·…  相似文献   

10.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出版了《英国化石爬行动物》一书,在书中他首先使用了“Dinosaur”(恐龙)一词。这个名词的愿意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和“Sauros”(蜥蜴)。他还在论文中加了一个脚注,英文是:fearfully great alizard,译成中文就是:非常可怕的蜥蜴。从  相似文献   

11.
刘畅 《英语沙龙》2010,(1):62-64
马克是一位英国人,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七年多。来中国之前,马克是遗传学专业的一位大学生,还是英国国家初级划艇队队员。2002年以来,马克在中国的一些中学和私立语言学校做英文老师。现在,马克与他的中国妻子薇薇安在北京生活。不久,前,马克与他的妻子接受了本刊记者刘畅的采访,主要就英语学习与跨国婚姻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庞泽欣 《留学生》2014,(4):12-16
2010年12月,Alastair Morgan正式就任英国驻广州总领事。为了更顺利地展开工作,在赴华任职之前,他曾接受为期6个月的密集式中文培训。他描述自己工作、阅读和学习中文的状态:voraciously(如饥似渴)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2014中国农历新年英文致辞中表示:“中英两国的深厚关系远不仅限于经济上。比如,很多中国学生有机会来到英国的大学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正>父亲学了一辈子英文,教了一辈子英文,晚年尚编写了《英国文学史》和《英国文学选》。他12岁入清华,读书8年,留美3年,退休后又居美七八年,似乎应该西化颇深。其实不然,父亲还是一个传统的中国读书人。父亲是次子,但长子早逝,所以在家庭中实际是长子,最为祖父钟爱。  相似文献   

14.
In the News     
编者按:本专栏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提供稿件,旨在让读者从中学习地道英文,体悟英文百味。本期介绍了网络带给英国传统报刊业的冲击。网络时代到来,新闻实现了24小时实时播报,英国纸媒业的寒冬真要到来了吗?  相似文献   

15.
父亲决心要我们进圣约翰大学,因是那时全中国最著名的英文大学。他要他的儿子获得最好的东西,甚至梦想到英国之剑桥、牛津和德国之柏林诸大学。因为他是一个理想家。当我留美时,以经济支绌,迫而离美赴法,投入青年会为华工服务。后来写信给他说,我已薄有储蓄,加上吾妻的首饰,当可再去德留学。我知道这消息会给他以未曾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木鱼歌《花笺记》相继被汤姆斯、湛约翰、包令和弗林奇译成英文。汤姆斯与包令所译作品均由英国本土出版社推出单行本,湛约翰所译刊载于香港出版的英文杂志《中日释疑》,而弗林奇的改译版本则被收入他本人编选的《中日古典诗歌英译选集》里。这些《花笺记》译者身份不一,阅历丰富。译文版本形式各异,既有英文全译和诗体节译,也有小说体改译和诗体改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的体裁为中国古典诗歌,晚清的诗歌翻译采用高度归化的策略,读起来犹如用中文创作的诗歌,几乎看不出经过翻译的痕迹,使得英文诗歌的他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8.
老外学中文     
佚名 《师道》2002,(1):62
如今欣赏古老的东方魅力在西方越来越时髦,想学中文的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曾教过一位即将赴华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约翰,他决定临行前先恶补一下汉语口语。我翻了翻他的汉语教科书,全书都找不着一个汉字,通篇皆是英文和汉语拼音.整个一本文盲汉浯教科书。据说此书  相似文献   

19.
Old Enemies?     
本专栏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处供稿,旨在让读者从中学习地道英文,体悟英文百味。本期介绍了英国的四个组成部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之间的“恩怨”与“宿仇”。由于英格兰地域广,政治、经济实力强,不了解英国的人通常误把英格兰当英国。但是,在体育上,其他几个“兄弟”可是要扳回一城的……  相似文献   

20.
丁刚 《教师博览》2005,(2):40-40
美国有个很有趣的绰号,叫“山姆大叔”。据说,在1812年,美国和英国争夺殖民地而打得不可开交。当时,纽约州的特罗伊城有个商人,专门负责向美军提供牛肉。此人名叫山姆尔·威尔逊,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山姆大叔”。美国政府采购部门在收购他的牛肉时,都要在牛肉箱上盖一个“US”的符号作为标识,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美国国名的英文缩写是“USA”或“US”)。巧的是,山姆大叔(英文拼写是UncleSam)的英文缩写也是“US”。于是,人们便把这两个名称合在一起,意思是:那些经过“山姆大叔”之手的牛肉,已成为“美国”的财产了。后来这件事传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