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王勤  龚万幸 《现代声像档案》2004,6(4):F002-F003
城市档案信息资源是一个在不断探索发现,丰富积累的存储中,多层次、多角度的广阔领域里,建立与完善起来的。她构成了渊源流长的民族记忆:仔细观察探究其每座城市区域的历史沿革,必都蕴藏着极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与众  相似文献   

2.
3.
王珺 《中国出版》2020,(7):60-63
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实地步行)杭州西湖游览指南》由陆费执、舒新城先后编撰完成。该书具有许多特色,诸如注重科学性与及时性、充分考虑实用性、将商业广告合理融入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无论是对于当今新编旅游指南类图书,还是研究民国时期历史文化,这部书都值得珍视,是一部出版史上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06,(32):M0004-M0004,5
四季的交替,日月的变换,昭示着岁月的流逝;人间的悲欢,市井的喧嚣,讲述着岁月的故事……逝者如斯,只有真正的人间大事,才能在岁月中留下深深的印迹,才会成为永不磨灭的历史。[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4月26日上午,由杭州西湖之声电台全案策划的“全球百位领事杭州生活品质国际交流日暨杭州欢乐GO”启动仪式在杭州国家湿地公同——西溪湿地隆重举行,西湖之声全程现场直播。当天,来自意大利、俄罗斯、爱尔兰、波兰、保加利亚、瑞士、斯洛伐克、巴西、智利、南非、委内瑞拉、尼日利亚、斯里兰卡、菲律宾、以色列、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6.
建构南方丝绸之路文化记忆对推动沿线地方发展具有现实的需要与广阔的空间。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地方具有通过地方历史、地方媒体、地方认同三个层面来建构文化记忆的可能。其中,地方历史可分为基于历时性的记忆衔接、基于共时性的记忆选择、基于物理性的记忆场所三个维度,地方媒体包括地方新型主流媒体、地方自媒体和其他媒介形式等三种类型,地方认同的效果考察主要关注文化记忆的媒介内容感知以及媒介内容的差异化呈现。此外,记忆建构的行政因素作为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毫无疑问会进入地方的文化记忆建构当中。  相似文献   

7.
在二十世纪初,曾经有不少在华的西方人为了揭开罩在华夏大地上的神秘面纱,考察中国沿海地区和内地的真相,不辞辛劳,以非常简陋的交通工具,冒着随时都会遇到的不测事件和生命危险,走遍了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并用照相机为工具,忠实地拍摄和记录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原之江大学校长费佩德(Robert Ferris Fitch,1873-1954)就是这样一位中国人文地理和摄影艺术的爱好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鸟巢上空的圣火徐徐熄灭,北京奥运会终于完美落幕。作为地方广播,如何在采访难度大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赛事内涵的地方广播奥运报道特色?笔者现对杭州汽车电台西湖之声的奥运报道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架上绘画对电视事件的画面还原,陈曦的组画《中国记忆》表明电视是人们生活空间的视觉重心,也是一种在观看空间和观看过程中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和意义的生活实践和重要景观.作为一种象征权力的运行方式,电视使受众本身成为可以观察、测量、控制和挪用的对象.电视事件的仪式化呈现在展示着社会发展的连续轨迹时,重新定义社会界线,成为集体记忆的凭证和宏大叙事的节点.  相似文献   

11.
把《历史拐点处的记忆》称之为新时期湖南宪政民主研究的第一部生命著作,是不为过的。作者的研究视点——20世纪20年代的湖南宪政民主运动,是当时中国寻求民主、推行宪政进行得最为深入的,这个活剧的结局虽不尽如人意,但演绎的是一次精彩和悲壮,悲歌之中也不乏阵阵欢歌……该书对于揭示和把握湖南宪政民主运动,将会起到开垦与嬗变的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春耕  常珂欣 《视听》2021,(2):113-114
优秀系列历史文化纪录片《大明宫》以大明宫为主线,以民族文化为核心,从多个层面构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记忆:一是以历史文化与交流合作为主题的深厚内容层面;二是运用叙事元素与叙事手段的独特叙事层面;三是彰显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多层价值构建.该片既展现了唐代的历史风貌与人文情怀,又揭示了文化记忆构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在众多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纪念作品中,崔永元的《我的抗战》异军突起,产生了极大影响.该系列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影像史学的表现形式,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市场化语境下口述历史成果的营销和传播之路,赢得了时代与社会的认可.其鲜明的口述历史特色不仅体现在该片由口述史料作为核心与支撑,结构、布局以口述者个人在抗战中的生命故事为中心,更体现在整个片子所弘扬的精神以高度认同时代大背景中的口述者个人价值为圭臬.不过,在如何实现口述者与访谈者双向度的历史叙述模式,如何超越情感认同,通过口述历史实现求真、求解的理性追求等方面,《我的抗战》也存在着一些提升和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顾翔 《视听界》2008,(3):58-59
八集历史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苏州市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是一部凸显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的佳作。从主题与架构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昆曲发源、兴衰和复兴之路的大型纪录片;在节目形态上,它汇集了动画、访谈、空镜、再现、纪实、影像、资料、戏剧和图片等多种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15.
《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实践较早。最近几年该报的新媒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媒体建设、新闻的"滚动"与"实时"传播、采编队伍的全媒体转型以及开展"报、网、屏"互动活动等方面。《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在地方党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其它地方党报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启示。在传统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报、网、屏"融合发展是地方党报发展新媒体无法回避的一条正确道路,在移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实践较早。最近几年该报的新媒体实践主要体现在融媒体建设、新闻的"滚动"与"实时"传播、采编队伍的全媒体转型以及开展"报、网、屏"互动活动等方面。《杭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路径在地方党报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为其它地方党报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启示。在传统报业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报、网、屏"融合发展是地方党报发展新媒体无法回避的一条正确道路,在移动互联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趋势下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张书嫣 《视听》2016,(11):63-64
电视纪录片主要是通过记录来表现的一种艺术作品,这也赋予了作品一定的真实性。而解说词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元素,则是对纪录片充分表达的一种有声语言,更是对纪录片的一种全面、艺术的加工与展现。本文以电视纪录片《西湖》为例,以解说词为主线,着重分析了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泛滥了的广播读报节目里,西湖之声每天早上6:00播出的《报刊选播》以鲜明的个性脱颖而出,受到业界专家与普通听众的喜爱。这是一档有着15年历史的品牌栏目,15年来《报刊选播》的收听率一直高居榜首,领先于西湖之声乃至整个杭州地区众多电台的同类栏目。广播界的这棵“常青树”,  相似文献   

19.
李姝 《编辑学刊》2011,(3):70-72
美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实践形态,在"五四"前后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五四"前后,随着我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的发展,一批艺术教育家不满于当时美育理论研究落后的局面,而更加注重美育的实践价值,他们积极投身于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编教材、创歌曲,李叔同的嫡传弟子吴梦非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相似文献   

20.
口述历史,是世界各国广为应用的一种"公众记忆"式的历史记录方式,作为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这种从民间记忆的角度来记录历史的做法,是对历史的真实、形象、生动、深刻的再现,在西方国家已经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