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大学》2012,(6):2
12月20日下午14时,陈望道、范长江、邹韬奋铜像迁建工程完成暨揭幕仪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全国和上海新闻奖获奖者代表、全国和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生代表和陈望道先生亲属也出席了仪式。2012年12月14日,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正式开幕。  相似文献   

2.
仰慕陈望道     
人生在世,读什么书,与什么人相识,会有什么样的经历. 都是机缘.看陈望道的书,有意识更深层次地去了解陈望道,并和陈望道之子陈振新相识,充满了偶然.2009年8月底,因为要送初上大学的儿子去复旦读书,被局领导派遣与复旦大学联系征集陈望道名人档案资料一事,为义乌市档案馆新馆的展厅建设征集名人档案.  相似文献   

3.
明年为复旦大学新闻系成立70周年纪念,本刊特开设“我与复旦”专栏,以联络海内外系友。编辑部曾邀请谢六逸时期任教的杜绍文先生和陈望道时期任教的范泉先生撰稿。可惜杜先生手颤无法握管;范先生则刚动过癌症手术,病卧在床。现发表侨居菲律宾的系友林淑英女士回忆抗战前后学校生活片断和现在台湾的毛家华学长返校演唱的佳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严峰 《编辑学刊》2021,(4):31-32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位中文翻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年.复旦大学拟于2021年七一前夕编撰、出版《陈望道文存全编》,全书400万字,分12卷,由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担任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望道先生1891年出生于浙江义乌,是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也是著名学者、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920年,陈望道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同年春,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陈望道先生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5.
在陈望道的主持下,复旦新闻系办成了一个全国闻名的系科,他不担任新闻系主任以后,仍然一如既往关怀新闻系,替新闻系说话,为新闻系出主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新闻系。  相似文献   

6.
陈望道(1891—1977),我国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1949年后,陈望道先生历任华东文化部部长、复旦大学校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7.
陈望道是我国现当代著名教育家、学者。早年留学日本的他在修辞学方面颇有建树。在二十多年校长生涯中,他为复旦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值得世人永远铭记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1920年,陈望道先生参照英文版,依从日文版全文翻译了我国第一个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陈望道先生是在艰苦与危险的环境下进行翻译工作的,他于1920年三四月份在故乡义乌分水塘破陋的柴屋里进行翻译。为防备敌人的突然搜查,他在柴屋里摆放了几件用具,一块铺板,两条长凳,既  相似文献   

9.
陈望道(1891-1977),我国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1949年后,陈望道先生历任华东文化部部长、复旦大学校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0.
正望道先生最为人熟知的身份莫过于《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本的首译者。然而先生不只是中共建党的参与者,望老自1920年走上复旦讲台至逝世,在复旦任教50年,其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25年。他是奠定中国现代修辞学基础的卓越学者,更是师生心中屹立的精神丰碑。然而先生也不只是心怀仁爱的教育家,在儿子陈振新教授的眼里,父亲用自己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言传身教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梅贻奇、竺可桢等“当年”的大学校长甘冒巨大风险保护和营救学生早已成令人崇敬、怀念不已的杏坛佳话。不过很少有人知道,20世纪50年代陈望道当复旦大学校长时,虽然“正是校长缺乏权力之时”,但有感于学生来复旦读书不易,所以“每当有学生犯事,——多半是思想上的事,公安局要来抓人时,望老(陈望道)总说慢点批,他要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2月6日中午,惊悉有着浓厚复旦情节的校友张首晟先生突然离世,令我倍感惋惜!这十多年来,我与他的交往历历在目,宛在眼前。捐赠复旦老文凭2004年10月,我在复旦大学宣传部担任副部长,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史陈列馆筹建工程副总指挥。当时,我们一直渴望校史馆有几件"镇馆之宝",与百年复旦相匹配。复旦校史专家许有成教授曾在2003年的《复旦》校刊上专门写过《复旦最早的毕业文凭是个什么样子?》,在文章中他感叹"余生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陈望道先生(1891—1977)诞辰120周年。1991年,在望道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欣然命笔,盛赞先生德高学富,功业长存。应该说,望老之于近现代中国的贡献,是多维的,至少在中国革命、中国修辞、中国教育诸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4月25日,本人复旦博导陈鸣树先生来电,告之贾植芳先生前一天走了。92周岁高龄的老人,此前长期住院,又做了心脏“搭桥”,虽说不是太大的意外,还是心头一震。赶去贾府吊唁,由贾英(贾先生之女)陪着对先生遗像磕头,先生音容宛然,难以自抑,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0,(2):8-8
因为我的母校复旦与耶鲁是姊妹学校,复旦创始人李登辉校长就毕业于耶鲁大学,所以我这里常有一些耶鲁信息从校友处传来。复旦百年校庆时,湖北校友向母校捐赠的编钟,摆放在正大体育馆最显眼处,也曾引得前来祝贺的耶鲁校长莱文先生驻足观看。  相似文献   

16.
陈望道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他所创办并主编的<太白>半月刊,虽然只有一年短暂的生命,但它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追念和推崇.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就如同提到北京大学,我们立刻会想起蔡元培,说起复旦大学,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马相伯、李登辉、于右任等知名校友,却似乎很难将蔡元培这位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泰斗与复旦联系起来. 其实,在复旦还没有创办的1902年,蔡元培就已主动拜震旦和复旦的创始人马相伯为师学习拉丁文了.马相伯在晚年带有个人回忆录性质的口述史料<一日一谈>中,其中有一篇<蔡孑民先生与二十四个学生学拉丁文>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陈望道先生(1891-1977)诞辰120周年.1991年,在望道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欣然命笔,盛赞先生"德高学富,功业长存".应该说,望老之于近现代中国的贡献,是多维的,至少在中国革命、中国修辞、中国教育诸方面,都有着不同凡响、令人惊叹的特殊成就.他犹如一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永不消逝的明灯,照亮了和照亮着赤县神州无数嗷嗷待哺渴望求真求实求知的求索者,望道先生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敬仰.  相似文献   

19.
复旦全学(1905-1916年)是复旦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1911年底至1912年初曾短期迁入无锡,有关复旦校史的论著往往提及,但又语焉不详。当时如何联系迁入?在无锡情况如何?这次短暂迁校有何意义7笔者不端没陋,拟根据当时的有关报道,结合近年整理出版的无锡地方档案,试作论述,期就教于方家。复旦公学由马相伯先生创办于1905年。当时,原*旦学院中的法国帝国主义分子阴谋夺取该校的领导机,爱国学生愤而退学.拥戴马相伯另立新校。于是,马相伯在吴淞提督行辕创办新校,并引用“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虞复传》)改校…  相似文献   

20.
已故的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不但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而且还是著名的新闻教育家.对于前者,很多同志已写文章谈过;对于后者,至今还无人撰文论述.值此望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特写此文,谈谈他在新闻教育方面的主张和成就.编辑生涯望道先生早年就是以从事新文化运动,主编进步刊物与报纸副刊,开始他的战斗历程的.陈望道(1890·12·9—1977·10·29),浙江义乌人,1915年赴日本留学,习文学、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