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这是《吕氏春秋·疑似》篇中一句名言,其意思是:琢玉的匠人最担忧的是像玉一样的石头,相剑的人最担忧的是有像吴干那样的劣剑。这两句话常被用来比喻忠奸相混,贤愚相杂,不易识别。所谓"大奸若忠",就是疑似。玉人即琢玉的匠人。然而,"玉石相类  相似文献   

2.
说说赋比兴     
何为“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  相似文献   

3.
相似在认识中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有一般的相似应用和形象思维中的相似应用。相似和相似剩余是形象思维的一对主要思维范畴。相似剩余包括两个事物形象的不相似部分;两个事物形象相比较观察到的“似又不似”现象;两个事物形象未被观察到的部分。二物的相似可能表征二物的同一或类同,也可能并不表征二物的同一或类同。当二物是否同一并不取决于二者整体的相似幅度的大小时,则需要应用相似剩余方法,特别是要判明二物有无质态相似剩余。事物类同程度和相似程度的不一致是导致思维判定错误的常见原因,是假冒欺骗能够得逞、上当受骗所以发生的思维陷阱。相似和相似剩余范畴的作用还可以迁移到创造思维中。  相似文献   

4.
比喻,也叫打比方,就是借具体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比方说明生疏抽象的事物或道理。比喻的方法,很早就从理论上受到人们的重视。《周礼·先郑注》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墨子·小取》说“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这里说的辟,就是比喻,“也”即他,“侔”,即比较。《文心雕龙·比兴》说:“且何为比?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宋代朱熹在《诗经集传·国风·樛木》中说的更为明  相似文献   

5.
相似在认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有一般的相似应用和形象思维中的相似应用。相似和相似剩余是形象思维的一对主要思维范畴。相似剩余包括:两个事物形象的不相似部分;两个事物形象相比较观察到的“似又不似”现象;两个事物形象未被观察到的部分。二物的相似可能表征二物的同一或类同,也可能并不表征二物的同一或类同。当二物是否同一并不取决于二者整体的相似幅度的大小时,则需要应用相似剩余方法,特别是要判明二物有无质态相  相似文献   

6.
【题解】商汤王是商朝的开国之君,他与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并列,人们称赞他们为圣王。夏桀王与后来的商纣王、周厉王、周幽王等为伍,是著名的暴虐之君,也是亡国君王的代名词。成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夏桀王与商纣王这两个暴君和亡国之主。成语又有“助桀为虐”“桀犬吠尧”“桀纣之主”,就是从夏、商两个亡国之主的历史演化出来的。这里讲汤王灭夏。  相似文献   

7.
郭氏之墟     
刘向  刘向 《现代语文》2004,(3):10-10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音,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新序》  相似文献   

8.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10,(7):40-42,135-137
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且人臣有大罪,人主有大失,臣主之利相与异者也。  相似文献   

9.
    
正汤,即羹之别名也。羹之为名,雅而近古;不曰羹而曰汤者,虑人古雅其名,而即郑重其实,似专为宴客而设者。然不知羹之为物,与饭相俱者也。有饭即应有羹,无羹则饭不能下,设羹以下饭,乃图省俭之法,非尚奢靡之法也。古人饮酒,即有下酒之物;食饭,即有下饭之物。世俗改下饭为“厦饭”,谬矣。前人以读史为下酒物,岂下酒之“下”,亦从“厦”乎?  相似文献   

10.
《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开头,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是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的趣味。它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趣。主要表现在意趣、情趣、兴趣、乐趣和童趣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指出:“要用譬喻约有两个重要点须留神:第一,譬喻和被譬喻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第二,譬喻和被譬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极其不相同。”这段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比喻的特点,而且已被大多修辞书籍所沿用。对比喻的特点,古人也早有阐发,但不够全面。如《艺文类聚》卷五十六引晋挚虞《文章流别》说:“比者,喻类之言也。”朱熹在《诗经集传》里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里,前者道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间要有相似之点(类),后者说出了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是不同的事物(此和彼)。的确如此。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若为同一个事物,比喻就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但若二者之间绝无相似之处,则本体和喻体就失去了其联结的桥梁,没有了交通的媒介  相似文献   

12.
公孙尼子的《乐记》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音乐美学的专著。其《乐本》篇论述“乐”产生的根源曰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乐者 ,音之所由生也 ;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哀心感者 ,其声噍以杀 ;其乐心感者 ,其声口单以缓 ;其喜心感者 ,其声发以散 ;其怒心感者 ,其声粗以厉 ;其敬心感者 ,其声直以廉 ;其爱心感者 ,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 ,感于物而后动。由此可见 ,公孙尼子认为“乐”之本源是“物”。这里的“乐” ,是指“…  相似文献   

13.
人有酤酒者 [原文]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shì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千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hé,咬)之,此亦国之猛狗也。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  相似文献   

14.
对于赋、比、兴,古代学者曾经做过许多阐释,其中宋代朱熹的解释最为简明,他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泳之词也”。(《诗集传》)而李仲蒙的解释则较深入,他说:“序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物动情也。”(王应麟《困学纪闻》引)可以说,赋、比、兴是诗人形象思维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它使《诗经》不仅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  相似文献   

15.
郑众:“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物于事。”(《周礼·春官》郑玄注引)刘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文心雕龙·比兴》)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  相似文献   

16.
天下景观甚多,相似者也往往有之,而此间却有所不同。不同在何处?你若伫立眺望,但见郁郁葱葱,绝无溪涧山流之踪影;稍近,于丛树修竹间,似有潺潺隆隆之声。瀑流一如潜龙,隐而不见,非登临近傍不能目睹也。此其特别之一。沿溪而上,山岩层层叠架,湍流至此为小瀑或大瀑,各呈姿态,不计其数。飞泻直下,作奔竞迎迓状,游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亦可上溯深源而其乐融融。瀑之多之奇,是他处难以得见的。此其特别之二。俗话说“:名符其实”。眼前如此景观,使人不由得感叹“藏龙”二字,恰好道出了此间山水的意蕴奇妙!世间的景象事物,有峥露于外,有收敛于内;有…  相似文献   

17.
依据人或事物彼此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此”及“彼”的想象活动,叫做“联想”。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叙述所见所闻的同时写出联想,借以充实文章的内容。但怎样把联想表达出来呢?我认为,只要研究教材中联想的表达方式就将有助于指导学生写好联想。教材中的文章表达联想,最常见的有如下方式:1.相似联想。事物千差万别,但在形、声、色、味、触、数、意的某些点上,又常常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由甲的某一特点,想到与其相似的乙的某一特点,这种由此及彼,寻找相似点的联想,统属相似联想。相似联想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比喻,例如: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这里是形似。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这是意似。2.相关联想。事物之间的关联,千丝万缕,或由人想到物,或由物想到人,或由人想到事,或由事想到人,或由物想到物,或由人想到人。相关联想,正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关联进行想象的。例如:  相似文献   

18.
“源于”和“缘于”都是表示主语对象产生、存在、发展趋向的动词,都含有“来自”意,又兼系同词,故误用、滥用者多有之,很有辨析的必要。要弄清二者差别,必须首先弄清源”、“缘”之意。“源”本作原”,水流起头的地方,如源泉、源流长。后引申为事物的来源、根源出发点,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缘”本为佛教用语,谓宇宙中一切物皆待缘而起、因缘而定,如缘、因缘。后引申为事物产生、存、发展的起因、原因。“源于”即“来源于、源出于、自于”的意思,在实际运用中指主对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基。例如:无论任何时候,文学创作须源于社会生…  相似文献   

19.
比兴手法是诗经六义之二,朱熹的《诗集传》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相似文献   

20.
一“混沌”者,天地形成前之元气状态也。《周易乾凿度》:“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似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字亦作“浑沌”。《文选·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李善注引宋均曰:“言元气之初如此也,浑沌未分也。”李周翰注:“浑沌为一气也。”《论衡·谈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音转为“浑沦”。《列子·天瑞》:“太初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