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国学生体质状况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对1995年全国汉族7~22岁男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学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优这一层次;高中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差层次;初中阶段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中等层次;小学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分属于优、中、劣之间。同时显示出,基于灰色关联度聚类的方法计算简捷,结果直观清晰,从而为群体体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关联度的聚类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1995年全国汉族7~22岁男性学生的体质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大学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优这一层次;高中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最差层次;初中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处于中等层次;小学阶段的各年龄组学生群体体质分属于优、中、劣之间。同时显示出,该方法计算简捷,结果直观清晰,从而为体质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长三角地区部分高校20009名学生2011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静态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现象呈增长趋势发展;肺活量体重指数,女生优秀率和达标率与在校时间呈正相关性;耐力素质总体情况不理想,"低分多高分少,且两端极点突起"较明显,男生耐力素质与在校时间呈负相关;男生在速度灵巧类通过率高于女生,各年级呈负增长趋势;柔韧力量素质总体情况较好,男生通过率略好于女生,但及格率与在校时间呈负相关,女生优秀率与在校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跨世纪大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普通大学生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掌握了大学生各阶段各项指标指数变化规律,并以此提出了适应21世纪发展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用直观分析与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劣分析,以研究我国大学生体质发展的趋势、现状及影响大学生体质发展的主次因素,找出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体质状况的预测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素质教育是发展的需要 ,是学校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 ,了解学生体质的发展状况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制定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测试项目与对象以来自不同省市的500名大学男生为实验对象(其中西南地区150名 ,华北地区100名 ,华中地区100名 ,东北地区150名)。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测试对象 ,每年4月底~5月底对以上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10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共7项指标进行测试 ,并逐一记录。形态、机能变化趋势根据趋势坐标图和预测公式计算7项指标预测结果显示 ,学生身高、50米、立定…  相似文献   

7.
陆金冬 《中华武术》2018,(12):25-27
高中学生的体质从长远来看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的体质状况是多项身体指标呈良性上升态势,但体能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锻炼的时间不够,锻炼的条件欠缺。要扭转普通高中学生当前体质状况需要学校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做好锻炼时间的把控管理,开展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系列文件的颁布实施,提高对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的重视,加快推进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东阿县高级中学学生体质状况进行研究,针对东阿县高级中学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发现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几个方面分析问题,提出一些实用性的建议,为东阿县高中体育教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从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肥胖在我国的增长趋势日益明显,大学生的肥胖发生率增长迅猛并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体质、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文章通过对忻州师院部分肥胖学生和普通学生进行体质指标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参照《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报告》得出对他们的体质状况对比分析,探讨大学生肥胖的原因,为大学生减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广西汉族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分析及原因探究,为深入研究和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测试指标分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按照《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规定的检测项目及检测细则进行检测,同时就2011年广西学生体质健康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对各级各类学校主管领导进行调研访谈并向体育教师和学生发放了问卷。采用SPSS常规统计方法。结果:广西汉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总体提高;生理生化的功能水平有所改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有所提高。结论:从体育锻炼不足、学业压力沉重、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家庭环境的影响5个方面对广西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加强科学锻炼;减轻学业负担,保证睡眠,合理饮食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1995 年广西壮族9 ~19 岁女生体质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的女生,其群体体质状况优良;少年时期的群体体质却显示出较差的水平,处于升学的年龄阶段的群体体质状况不理想,较此年龄段前后的体质状况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9-2010学年对南京工业大学全体本科生进行体质检测。通过本次检测,全校总体平均为73.04分,未达到良好标准。优良率为52.26%,不及格率为14.32%。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项目指数、下肢力量一般,优秀率偏低,速度灵巧类项目(握力体重指数)较好,身高标准体重成绩较差。各年级身体素质2006级最好,2009级最差;女生的成绩好于男生。针对以上结果提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建议和方法,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是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指南。面对当前大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如何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深思的重要议题。通过分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深入阐述了两者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要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体育锻炼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全国学生体质数据研究分析,我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了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从多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方针,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也为体育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选材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取简易的选材预测方法,对77名不同的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在运动员选材初期,按早熟型、晚熟型所能代表的骨发育特征与规律,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具体需要,为初选预测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齐雷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7):606-607,662
利用潍坊地区某医学院大学生2003-2012的体质指数作为样本,构建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该地区大学生2013的体质指数进行预测、分析研究,掌握该地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除身体机能和女生16岁、17岁、18岁年龄组的50m指标低于全国同龄农村学生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同龄农村学生,并且大部分指标均与全国同龄农村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证实宁波市农村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符合人体一般生长发育规律,并好于全国同龄人,其中大部分指标与全国同龄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瑜伽教学对高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并与健美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为进一步推广和完善高校瑜伽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孙柱兵 《体育科技》2010,31(2):120-123
为了探讨不同体质的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差异性,针对毕节学院体质优良组与体质较差组学生进行体育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从体育人口、参与运动的目的性、运动项目和体育消费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实证了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在促进人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最终促进大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了体质、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表明现在研究已表明体质与心理健康存在相互关系,心理与体质的相互影响关系有待进行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