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运动生理学及运动心理学原理,与排球运动规律紧密结合。研究认为,优秀排球运动员应“从小培养”,并论述了优秀排球运动员“从小培养”的生理学及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熠熠星光 如果他走在大街上,恐怕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一名运动员。瘦削的身材,清秀的脸庞,活脱脱一副学生模样。虽然他的身材绝对不矮(1米87),可也很难和高大的排球运动员联系起来。事实上,今年只有21岁的他不仅是一名地道的 排球运动员,而且已成为人才济济的国家队一 员。这就是来自辽宁男排的初辉。 出生于大连这座素有“足球之城”美称 的初辉,最早也是足球爱好者。很小的时 候,他就参加了业余体校的足球队, 担任守门员一职。但守门员的训 练很苦,每天都要进行摔、 扑、滚等动作。 时间不长, 身体有 些单 薄的初辉就感到…  相似文献   

3.
论排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术意识是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重要心理素质,是当代排球专项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认为,排球运动员无球意识与有球意识的战术意识的培养,是战术意识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将其与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科学的结合起来,是排球比赛取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平平淡淡见真情──记中国男排队长、主二传周建安马丽作为中国男排的唯一“三朝元老”级运动员,周建安对排球的那份感情和对排球运动的那种执着追求,是十分令人感动的。虽然他也苦笑着自嘲“时运不济”,“胜利女神”似乎也吝啬着青睐的眼光,可我还是要写他,一位哲人...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男排运动员洛伦佐·贝尔纳迪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并不是佛洛伦萨人。相反,他出生于特伦托。15岁那年,他在帕多瓦度过了一年。随后,他又移居到摩德纳市。在这儿,年轻的洛伦佐第一次遇到了朱利奥·维拉斯克——一位日后将他引入职业排球生涯并迈进世界一流水平的著名排球教练。他在特利维索呆了8年。去年的8月11日,洛伦佐度过了他33岁的生日。现在,洛伦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名叫洛瑟娜,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8岁儿子理查德。洛伦佐和美国男排著名运动员凯拉里一起被国际排联评为20世纪最佳男子排球运动员,既在…  相似文献   

6.
岁月的痕迹最能在运动员身上体现出来,转眼间,时光已经将他——八一男排名将陈琦定格在而立之年。在别的职业中,这个年龄正是大显身手之时,可作为一名职业排球运动员,残酷的竞争,却即将为他的运动生命划上句号。蓦然回首,自己走过的10余年排球之路,多少沟沟坎坎,多少苦乐悲欢。然而,不管是伤病的困扰还是失败的痛苦,却丝毫不能改变他的排球情怀。在面对自己未来人生的又一次抉择时,他心中眷恋的还是排球。从业余体校到专业队、职业队,从板凳队员到首发出场,国少队、国青队以及后来的国家队,陈琦一步一个脚印在排球的道路上坚…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少儿排球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总结多年实际工作的经验,提出“平等训练法”的概念.结果认为:“平等训练法”是一种针对少儿排球技战术训练的有效的辅助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训练方法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训练方法学的研究靳小雨,徐国红,张冰,张俊宁1问题提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水平目前从巅峰走向低谷,许多专家认为,这正是失去时空优势的结果。如何迅速改善现状,走出低谷,是我国排球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的突增阶段,这...  相似文献   

9.
在排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中,很多教练员都把“意识”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名排球运动员的标准。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对“意识”的相关问题始终模糊,直接导致“意识”训练的效果不尽人意。本试从心理学角度对排球“意识”做一探讨,以期为排球运动员的“意识”训练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芬兰总统的排球情芬兰总统马诺·考依维斯托先生(译音)是地地道道的排球运动爱好者。在芬兰他既是排球运动员,也是排球迷。他每周都进行排球训练,并参加第5赛区的各种各样的排球赛事。1993年9月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在芬兰举行。总统先生亲临现场观看意大利队同荷...  相似文献   

11.
第三部分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实用方法   一、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    (一 )排球运动员体能的专项特征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是指其身体的运动能力。由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机体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综合构成。排球运动属技能类集体对抗性项群中的隔网对抗性项目。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具有鲜明的专项特征。具体表现为:   网上争夺是攻防对抗的焦点,扣拦是制胜的关键。排球运动员在身材大型化的前提下,还要具备高水平的跳跃能力。不仅要跳的高、冲的远,而且还要跳的快、能持久。   接发球和接扣球能…  相似文献   

12.
重视排球的无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排球运动是一项间接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比赛越来越精彩,尤其新规则的实施,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中运动员对于激烈复杂的竞争场面和变幻莫测的瞬间局面,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要想把已具备的与对手抗衡的能力转化为夺取胜利的实际,就必须认识到无形技术在现代排球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排球运动的“意识”是运动员感觉和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对排球运动规律认识的综合反映,排球运动中的任何一项实际技战术的提高都是先从“意识”提高开始的,而战术意识起源于运动…  相似文献   

13.
排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心理活动。它既是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能力,又是运动员充分发挥运动水平的基础.本文对排球意识的含义、内容、意义、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排球意识的培养对策,对提高高校排球专项课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排球优秀运动队15年动态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85年以来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人数急剧下降,至1999年排球运动员人数仅为1985年的40.55%,与人数最多的1979年相比则下降了76%。1985年以来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人数变化表现出两个阶段性的特点,1986—1993年为急速下降期,1994年以来为基本稳定期,但是这种稳定是一种低水平的稳定。东部地区是目前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地区,而我国排球运动队和运动员人数的大幅下降主要受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影响。要改变目前优秀排球运动员人数太少的状况,政策与管理体制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摸索出一套适应目前发育不完全的排球市场的管理与运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排球训练中“意识”问题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青少年排球训练中的“意识”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以期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意识”训练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一、排球“意识”的心理学本质 1996年版的体育院校排球通用教材《排球运动》对“意识”做了如下解释:“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发挥技术的过程中,支配自己行动并带有一定战术目的的心理活动,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和实现战术时所具有的经验、才能和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排球运动的“意识”被定义为一种“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6.
排球技战术意识是一名排球运动员掌握了一定的排球技战术水平后,“会与不会打球”的关键.本文试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从发、接、拦、防、进攻、二传六个方面对其技战术意识的实际运用提供一定层面的阐述,为培养运动员的技战术意识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少儿排球运动员由于场地变化造成的球性感知结果误差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流体力学分析认为,排球运动贝的“场地不适应”是一种错觉,并对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讨论了通过各种有效训练手段可以克服少儿排球运动页的“场地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提高排球运动员接发球心理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探讨心理因素对排球接发球效果的影响,认为运动员心理素质是影响接发球效果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除了自身的天赋、事业心和训练作 风以外,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培养是建立 在训练质和量的基础上,一名优秀排球 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是一个多方面和 复杂的训练计划的组合。也就是说,一 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要发挥出最大的运动 潜能需要经过高水平和全方位的训练, 初级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有别于培养优秀 运动员。本文的重点主要是谈优秀排球 运动员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比赛,不仅是技术、战术、体能和智力的角逐,更重要的是意志和心理的较量,这已是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所重视并能掌握的。作为教练员,在运动员进行技、战术等训练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心理稳定”的训练。排球项目,对于运动员的心理要求更高,在这里就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稳定”训练分四部曲作一介绍。一、赛前的心理稳定除了平时训练对运动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誉等教育外,在比赛前几天,要用“输赢乃兵家常事”的一般道理与具体事例,解除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