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实 《钓鱼》2014,(8):22-23
规格相同,收缩长(仕舞寸法)99~130厘米的手竿多为鲫竿、鲤竿,另外按竿径、调性又有细身竿、极细竿、战斗竿的区别。这类竿的特点是末节后端缠有纺锤形手把,握竿舒适。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架竿     
林丽 《中国钓鱼》2006,(5):55-55
为解决钓友出行方便,市场上现有一种多功能架竿:一只架竿能解决您不同的需求,它可架手竿、海竿、手海两用竿。它体积小。有两节方形不锈钢铝合金竿,三个滑动不锈钢两节铝合金圆管支竿天线(可同时架三支海竿),收缩长80厘米左右。八字形两节伸缩不锈钢支架,稳定性好,重量轻,多用轻便是它最大的优点,相信它会让您的垂钓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3.
刘定龙 《钓鱼》2010,(20):20-21
钓鱼离不开鱼竿,并因鱼竿的长短、轻重、粗细和软硬形成不同的技术。自两岸钓鱼交流引入“调性”概念之后,鱼竿的分类更细。例如手竿有中硬调、硬调、超硬调和极硬调,区别于不同对象鱼有鲫竿、鲤竿、虾竿和中通竿,抛竿又细分为船竿、抛竿、矶竿、筏竿、路亚竿和飞蝇前打竿等等。一种竿对应着一种鱼也形成了不同的钓法和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体验一纹鲤     
王辛 《钓鱼》2008,(10):67-67
一纹鲤竿是客友钓具公司根据钓鱼人的需要研制开发生产的新品牌,这款手竿根据钓鱼人的不同需要,针对鲤竿的特性,在保持鲤竿的特点的基础上,加强了钓竿腰力的强度,使其能够轻松地克服十几千克的大鱼冲击,满足广大休闲钓友钓大鱼和部分竞技钓手比赛的需要。以4.5米竿为例,  相似文献   

5.
张福顺 《垂钓》2002,2(7):64-64
据一些常用手竿的钓友反映,有些看似超硬调的碳素竿实际上非常软弱。有时一根四五米长、看起来溜直的竿子只拉一条六两来重的小鱼就会弯如大弓,其使用调性甚至还不如超软调的玻璃钢钓竿。我称这种现象叫“碳竿跑调儿”。可碳竿为什么会跑调呢?难道这里有啥岔头儿不成?调性的实质是什么?这种标准到底适用不适用碳竿?  相似文献   

6.
姜丙利 《垂钓》2014,(1):52-53
随着冬季的来临,湖库岸边的浅水区几乎见不到鱼儿的踪影。就连比较耐寒的鲫鱼也躲入离岸较远的深水区,进入半休眠状态,这给喜欢用手竿垂钓的钓友带来了很大麻烦。面对茫茫大水面。如果你不想望水兴叹。那么海竿串钩或许会助你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7.
阿牛学钓记     
《钓鱼》2005,(4):16-17
手竿:不具备蓄线与放线功能的钓竿。悬坠钓法主要使用手竿垂钓,但并不是所有的手竿都适合各种鱼情,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支什么鱼都能钓的“通用竿”。因为每一支手竿都有其适用性和针对性。所以初学者在选购时,除了从经济角度考虑外,还得根据自己所善长的钓法、垂钓的对象鱼种、鱼体的大小等方面来选择。每款手竿在出厂之前,渔具生产企业都会针对这款手竿适用的垂钓鱼种、拉力负荷量,施钓方法等因素来进行反复试验。比如鲫竿、鲤竿、溪流竿及罗非竿(战斗竿)。这些手竿十分有针对性,每款中又各有软调至硬调之分。开发者不但用材考究,而且融入…  相似文献   

8.
手竿我常用的手竿是硬调玻 纤4.5米和3.6米的“小稻穗”,10节,每节长50厘米。非常适合溪流或小河流中垂钓,因是硬调竿反应灵敏,韧性强,竿体较轻,易携带。惟一遗憾的是竿体油漆易褪色。此款鱼竿适合大多数普通钓友,价格30-60元。 当我从朋友那儿拿到Fenwick-Skyflex Toumament Crucian(美国芬威克-晴空竞技竿)时,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3.6米、4节、收长112厘米,高密度碳纤、防水涂漆、精致厚实的手把,自重85克,弹性高,竿身纤细,外观豪华,十分惹人喜爱。试钓后,总感…  相似文献   

9.
王大禄 《钓鱼》2009,(8):14-15
矶竿,又称手海两用竿。原本为人站立矶岩之上,居高临下抛钩饵垂线而钓的理念而设计,多用于海岸矶岩垂钓。在外观上同海竿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海竿显得粗壮较短,矶竿却比较细长轻便。海竿一般3米左右,4.5米以上的就少见了。而矶竿,一般都在4.5米以上。它线轮轻小,竿身比海竿细软轻便,普遍挂立漂垂钓,鱼讯反应比较灵敏,既可以像手竿那样操作使用,又可以同海竿一样进行远投垂钓,兼有手竿、海竿两项功能。因此,为越来越多的钓友所喜爱。  相似文献   

10.
老渔夫 《垂钓》2005,5(8):32-33
夜钓是我非常喜欢的活动,但是蚊子的袭扰往往给夜钓带来一种悲壮的感觉,它不但会影响垂钓的整个过程,也会影响最后的结果。试想您坐在水边垂钓,几十只甚至上千只蚊子围在你头顶的周围不停地鸣叫,您的心情如何呢?当您正在仔细观察鱼标、准备伺机抬竿的时候,浑身都处于紧张之中,突然感到脚踝一阵针刺般的瘙痒,您又如何聚精会神地观标呢?即使只有一只蚊子给您捣乱,也足以影响您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华朝熙 《钓鱼》2004,(4):20-20
钓鱼人都知道,不论竞技钓还是休闲钓,提竿都是关键的关键。没有把握好提竿时机而跑鱼,会带来较多的可惜和遗憾,更糟糕的是将一个好“窝”给破坏了。  相似文献   

12.
刘国良 《钓鱼》2006,(3):32-33
从深圳搬到上海,每次出门都备了两支“枪”,一支4.5中等调性的手竿,用于斩杀鲫鲤鲢鳙;一条5.4米软调手竿,配10米的粗线大钩,用来对付大鱼。这个办法我是跟深圳坝光水库的遇到的那位老钓迷学的,他说,用短一些的竿子,专心钓鲫鲤,用长竿配长线大钩,则是钓那些意外之鱼,经常能够双丰收。今年11月初,受不了钓瘾发作的煎熬,与钓协的几位钓友,去钓黄埔江支流的一条江。那时,我们去那个钓点没几次,不知道那里除了1斤大小的鲤鱼和半斤的江鳊之外,还会有什么鱼,虽然耳闻常去那里的钓友说,有10斤以上的江鲤,但我们谁也没曾钓到,所以大家并不以为然,依旧…  相似文献   

13.
春天在水库钓鱼,钓友们多是寻找沟汊或有水草的地方,大面积的浅滩无人问津。岂不知,浅滩在仲春后,温度上升快,水温比较高,各种水生昆虫和浮游生物都在此繁衍生息,给鱼类带来了可口的食物。在距岸二三十米,水深在1.5米左右的地方,很适合软调小海竿钓鲫鲤,尤其是浅滩外有深沟的地方,更是绝佳的海竿好钓场,在钓获大鲫鱼的基础上,往往还能收获多条大野鲤。  相似文献   

1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2):12-13
提竿技术:是指在垂钓的过程中,鱼儿被诱进窝内,在吞食钩饵的情况下,垂钓者通过抬臂扬竿,将鱼儿钩住钩牢。大家都知道,悬坠钓组素以高灵敏度见长,其丰富的漂讯语言,以及刁猾鱼儿对钩饵的瞬间吞吐现象,无疑是对垂钓者提竿技术的考验。所以熟练地掌握提竿技巧,将会给你的垂钓活动增添无限的乐趣。当然,采用何种提竿方式,除了个人习惯外,你还得根据所垂钓的鱼种大小,使用的钓具及钓取的方式来确定。下面我们为初学者介绍几种不同的提竿方式:  相似文献   

15.
王大禄 《钓鱼》2007,(8S):26-27
一般认为,相对手竿来说,用海竿钓鱼上鱼慢,投钩饵次数少,灵敏度不佳,见效慢,上钩率差一些。自塘竞技,半天时间,一支手竿投钩饵次数可达数十次甚至数百次,而海竿,抛投钩饵次数不超过十次,其钓获量往往远远不如手竿钓获量。加之海竿操作较手竿复杂,饵料用量大大超过手竿,携带也不如手竿轻便,给垂钓带来诸多不便,因而,除比赛外,  相似文献   

16.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01,(12):22-22
北京钓友何先生来信说:现在用两用竿的人很多,自己也打算用,所以希望了解一些两用竿使用的方法,请帮助。 以前,有些人将矶钓竿称作两用竿,现在厂家根据需要,专门生产供淡水垂钓用的各种不同长度的两用竿,它们的特点是比矶钓竿硬,比正宗海竿秀气灵巧。 两用竿在一定条件下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钓具,近几年我在垂钓中基本上都是使用两用竿,有一点体会,写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任一啸 《垂钓》2010,(1):42-43
如果你有长期的淡水钓鱼经历,那么请打开竿包,看看有没有多余的2.7米或3.6米手竿?如果有,跟我学,把它改成多用途短矶竿吧!  相似文献   

18.
王大友 《垂钓》2005,5(10):28-30
矶竿也称手海两用竿,自问世以来广受众多钓友所青睐。其实矶竿只是抛竿的一种,只不过在制作上更为轻便、精致而已。由于竿梢较细.在用于抛竿钓时主要彰显的是灵敏,而用于串星标以手竿方式底钓大鱼时,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再加上绕线轮的自动放线功能,更显示出此竿所特有的魅力,而传统手竿在遭遇大鱼时往往受到一些固定因素的制约,最终多半会以断线跑鱼而告终。  相似文献   

19.
陈心宪 《中国钓鱼》2000,(11):35-35
一、建议配备一套竿止 现在市场出售的玻璃钢手竿,大都为抽拉式的。这种竿用久了,其接口处因磨损而有松动现象,每当抬竿时,由于松动而易下坐,令钓者颇党心烦。建议厂家生产一种附件——竿止(其实是大小口径的一套橡胶圈),便于钓者于垂钓前将其—一对应配套在每个接口处。这样,即使接口处有了松动,由于橡胶圈紧贴后节管外壁,前节也不会轻易下坐了。 二、建议生产插接式玻纤手竿 现在的渔具市场,很难见到有插接式玻纤手竿出售。其实,这种手竿也有很多优点,明显的是它比竹竿轻,耐老化腐朽,也不会像抽拉式玻纤手竿那样易十节,…  相似文献   

20.
刘定龙 《钓鱼》2009,(15):22-23
四十三.基本线结和它们的强力特点 一副完整的钓具,它的有效拉力是由强度最低的一个地方决定的。一副手竿线组的五种线结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获得最大的有效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