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教学呼唤主体性的回归,倡导精彩的预设与动态的生成,要求真实化的教学设计时,我们把目光都投向了我们的学生,似乎学生的个性化就代表着教学的最优化,学生的语言发展就是语文课堂的成功.于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便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中完成.新课标让我们想方设法为学生做些什么,但是我们在做的同时却把自己给忘记了,忘了自己是一名教师,忘了自己也是教材的读者.当我们带领学生去审视教材时,我们自己有没有审视、解读过教材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过多关注通过设计让学生来更多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正钢琴演奏的紧张在每一个演奏者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从何而来的紧张?又要如何控制紧张?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答案。一、钢琴演奏紧张的原因1.素质原因。当演奏者在演奏时,他在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态度和程度都直接影响演奏的成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听到老师说有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训练时无拘无束、动作灵巧,一旦上台便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出现"脱轨"现象。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它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更重要的是靠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去获得知识,通过阅读,我们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是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教学呼唤主体性的回归,倡导精彩的预设与动态的生成,要求真实化的教学设计时,我们把目光都投向了我们的学生,似乎学生的个性化就代表着教学的最优化,学生的语言发展就是语文课堂的成功。于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便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中完成。新课标让我们想方设法为学生做些什么,但是我们在做的同时却把自己给忘记了,忘了自己是一名教师,忘了自己也是教材的读者。当我们带领学生去审视教材时,我们自己有没有审视、解读过教材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过多关注通过设计让学生来更多的生成。难怪,如今许多看似动态生成的课堂细细一想却是那么…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形势下,教学课时减少了,教学任务却依然很重。为了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一、课文的处理课堂上,教师选出2~3篇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阅读。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把这几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况作大致介绍。教师设置几个能体现文章风格与特点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问题可称为导读思  相似文献   

6.
技工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有效地形成和巩固技能,我们注意抓好七个环节:一、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教师讲完一节课或一个原理,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进行有关练习,学生就会把它当做一项任务,被动地去完成,应付了事。如果把为什么要进行这种练习向学生说清楚,学生明白了进行这种练习的目的,热情就高,积极性就大,就会自觉地去练习。所以,我们在布置每一次课堂练习作业时,都把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向学生交待明白,使学生既知其然,更知其…  相似文献   

7.
我们阅读作文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为做到这一点,在阅读时除了要参考文末的讲评外,就是要靠自己去细细体会文章了.可有些文章没  相似文献   

8.
许多语文教师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孤立存在的。阅读课上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分析课文,而不能在阅读课上训练学生的写作;每到作文写作时,教师要费尽心思去指导,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却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的出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而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生成"这种新的课程理念被催生了。"生成"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依托一定的信息,通过发散思维而萌发出新的信息。当与动态生成性资源不期而遇时,我们要巧妙利用,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激发灵感、激发热情的学习乐园。一、预设留白,为生成腾出空间预设中注意留白艺术,能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出来,使他们在不经意间,为生成腾出了空间,实现师生生命的真正涌动。在预设时,要注重留白,通过迁移学生的兴趣,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敬爱的编辑叔叔、阿姨:您好!我叫曹景笑,是山东省嘉祥县梁宝寺镇一中学生。我非常喜欢《全国优秀作文选》,它的内容丰富,文章可读。当我从班主任那里借来第一本,阅读完第一篇文章时,我便喜欢上了它,与它做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时,我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时,在回家的路上阅读;甚至上厕所时我也要带着它。每当买来一期新的《全国优秀作文选》时,我会迫不及待地吮吸着其中的甘露。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充分放手,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中去思考并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最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把阅读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阅读似乎与朗读划上了等号。这种阅读显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书声琅琅"固然重要,"静心默读"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讲,默读是一种比朗读更为重要的阅读能力。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都要靠默读去完成,在语文教学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一定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使新课标145万字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肤浅的表象意义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深深的道理,都有对书面文字的理解和认知过程,都是靠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阅读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以后学习以及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这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00万字以上。而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任务,只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1.要把课外阅读和课内教学结合起来小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如何从字、词、句、段入手,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要靠课内教学来完成。语文教材只是"例子",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除课堂作文以外,广泛地开发课外练笔活动,让学生“在课内得法”,“在课外得益”,的确给作文教学开辟了新路。我们作了如下尝试。一、把课外阅读与课外练笔结合起来.写作要靠积累,积累首先是通过阅读,从阅读中让学生去发现生活,理解和认识生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又往往是从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的.我们作了这样的了解,当学生阅读文学作  相似文献   

17.
阅读心理与阅读效果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直接的、成正比的:阅读心理越好,阅读效果也便越高。因此,探讨一下最佳阅读心理,是很必要的。一、纯洁的心境即在阅读之前要把一切芜杂的、混乱的,烦琐的念头全部拭去,使心境如一块水晶、一池春水,这样阅读文章,印象才会清晰,记忆才会深刻,理解力和吸收力才会更强。三、安静的心绪即心绪要安稳宁静,要克除慌乱、烦燥和紧张。这种心境、这种阅读心理要靠教师去创造。三、乐观的心情即对环境、处境、应该有一  相似文献   

18.
一、教育学生正确审视和对待挫折 1.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既要有和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又要靠自身的力量和决心去克服它。不少学生之所以在挫折面前变得消沉、脆弱,关键在于他们一开始就缺少与困难作斗争的心理准备,把困难估计得不够。因而当生活或学习陷入困境时便怨天尤人,悲观失望,焦急不安。  相似文献   

19.
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迫切愿望。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看书读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能力”不能靠教师嚼烂了喂着去提高,“习惯”也不能靠教师硬填硬逼着去形成。只有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经常动口、动脑、动手,自己去感知、去摸索、去发现,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这是已为教学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根本规律。因此,一些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很有道理。近年来,我们对这个认识日趋  相似文献   

20.
现将我们在近年来加强对课外阅读指导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以求得到同行和专家们的指正。一、在书籍的选择上把好关我们提倡的课外阅读 ,绝不是“放羊式”的阅读。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原因 ,许多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而且有些书读不懂 ,有些书读懂的往往只是文章的大致内容。有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后 ,分不清主次 ,读得乱 ,读得杂 ,只凭自己的兴趣去看。更有的学生阅读时 ,良莠不分 ,把糟粕当成精华 ,反受其害。因此 ,我们教师要在书籍的选择上把好关。1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教师应及时了解新书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