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者和受众的关系,是认识新闻传播过程、实施新闻传播行为的一个基本问题。综观新闻传播的历史演进过程,因人们对传者与受众关系的认识不同、处理态度不同,传播实践经历了几个阶段,即灌输论阶段、迎合论阶段、解释论阶段。有专家指出,下一步还将向接受论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新闻传播中的常见心理.新闻报道播放或发表之后,人们对报道的主题、判断、结论,报道宣传的思想和报道的意图等等,产生怀疑、动摇甚至反对,态度消极、不满,这种受众内发的与传播者意愿相反的心理阻抗,就是受众的逆反心理.新闻批评常常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喜爱、支持与共鸣.但是,如果把握得不好,同样会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受众:是受者也是传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传媒观察》2003,(3):47-48
网络媒体20世纪90年代中期冲入传媒圈,时至今日,对于网络媒体的特点,人们已经基本达到共识,诸如时效性、信息容量大、多媒体、交互性等。其中,“交互性”作为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被认为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受众可以自由地、主动地获取信息,摆脱了在传播过程中的被动地位;二是传播形成了双向互动的局面,原来意义上的受众现在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平等,使双向传播成为可  相似文献   

4.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最遗憾的事无非是脱离大多数受众,不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不注意研究怎样才能反映受众的需求、好恶,无法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新闻的“重量”愈显重要;单枪匹马的消息已显势单力薄,许多媒体想方设法采用集中策划的方法,体现编排思想、报道意图,以使新闻产生集束效应,凸显媒体价值。笔认为,将传播的创造性与受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市场,贴近受众,无疑是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中西新闻传播史各个不同时期的对照比较,得出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分别以传者为本位、以受众为本位的结论,并从文化传统、理论指导、办报主体、媒介体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根源,最后辩证地指出了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各自的利弊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解读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史实比较从新闻事业产生之前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源头说起,西方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民间自发的,即流亡歌手的口头传播活动。由于当时西方大众的价值取向是英雄崇拜,因而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歌颂古代战争英雄,可见已考虑到了受众的喜好。另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古罗马的新闻信处于合法地位,它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产物,内容主要是一些金融、商业方面的信息,可以定购,目的是为贵族、富商及有权势的高层社会人士提供信息传播服务,以领取适当报酬。即便是当时的官报,如《每日纪闻》的创办目的也非单纯为了传达政令,它是统治…  相似文献   

8.
张楠 《新闻传播》2002,(11):10-13
当前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网络新闻传播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平等,受众是主动的信息使用者,网络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就目前情况看,网络媒体传播并没有消释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不平衡关系:网络媒体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仍是被动的;他们尽管可以通过多媒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网络媒体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从本期开始本栏陆续刊登新闻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积极改善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传受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 ,进行舆论监督是它的基本属性和基本职能之一 ,是人民监督权利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新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内容。而且由于舆论监督具有公开性、及时性、广泛性的特点 ,所以在我国 ,它理应最能直接反映和满足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得到最广泛的信任和支持。然而我们却发现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普遍有种开展舆论监督很难的感觉。这其中的问题在哪里 ,又该如何解决 ,无论是管理层 ,还是理论界、专门的从业人员 ,都理应作积极探讨。按照传播学原理来看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 ,传播者与受众这两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2.
13.
受众接受: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力  何卫东 《新闻界》2004,(2):32-33
新闻价值实现是新闻价值要素以及这种价值要素对社会需要的最终满足,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新闻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要素;其二,新闻信息的价值要素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其三,新闻信息对社会的满足,关键在必须获得新闻受众的价值认可,即受众接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总是把新闻价值实现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首要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落实细化到各个传播环节。然而我们知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环节(包括记者采访、编辑制作、物媒传播等子环节),只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前流程”,继其后的还有一个以新闻信息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受众接受”环节,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后流程”。传播环节和受众接受环节的合力作用共同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实现提供了可能。在今天.传播环节作为新闻价值实现的重要维度的作用已经受到传播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受众接受环节,人们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受众接受,是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它贯穿于整个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受众接受程度在最大的意义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让广大受众接受新闻传播者传递的有关新闻信息,进而影响广大受众的思想、观念、情绪、价值取向和行动决策等等。因此,受众在传播活动中占据突出的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受众,传播与需求的关系,一直是新闻工作长期思考的问题,本欲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在阅读率、视听率为“第一生命线”的今天,如何提高传播效果,以争取最大数量的受众是各家新闻媒体殚精端虑、孜孜以求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传播效果的好坏与媒体所报道事实中的新闻价值在新闻传播中是否得到完美充分的实现密切相关。 新闻价值是客观的,这是由新闻事实本身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所以任何事实蕴藏的新闻价值都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变的。然而,新闻事实的价值实现则是可变的,这与新闻在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传播技术、社会环境、受众接受情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在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诸种因素中,传者对新…  相似文献   

18.
如何消除受众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  侯志强 《青年记者》2006,(22):36-37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与受众之间的矛盾产物,它作为一个新闻现象和心理现象,广泛而长久、渐进而深刻地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效果。它可使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值为零或负值,即产生零效果和负效果。作为传播都在努力避免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克服这两种效果的产生,但效果并不理想。究竟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从了解逆反心理概念说起。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是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社会新闻事件的一个交流的过程。没有受众的存在,新闻媒体就失去了其报道的意义和价值。受众是新闻传播存在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就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特点与重要性进行论述,以期促进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